吴中学
十二指肠是憩室的好发部位,仅次于结肠.我院自1984年1月~2004年3月共收治128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其中21例次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28例,男58例,女70例,男女比例为1:1.2,患者年龄17~86岁,60岁以上者70例(54.7%),中位年龄62岁,病程11d~30年,平均约3年.
作者:江华;廖泉;陈革;戴梦华;胡亚;张燕娜;赵玉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区域性胰腺切除(regional pancreatectomy, RP)术后胃瘫(postoper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 ,PGS)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壶腹周围癌RP术后PGS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 PGS多发生于RP术后6~14 d;经分阶段营养支持、改善胃肠动力等保守治疗,PGS多在术后4周内消除.结论 RP术后PGS的病因复杂;采取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RP术后PGS的有效手段,分阶段营养支持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不宜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韩保卫;王春友;周峰;熊炯炘;李凯;李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胰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常见的肿瘤,传统影像检查方法虽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但敏感性较低.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胰腺癌特别是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并能对其肿瘤TNM分期和功能进行评估.
作者:胡道予;王承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成人继发性尿道下裂伴尿道外口狭窄龟头腹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4例患者采用阴茎腹侧带蒂T形皮瓣一期修复.结果 14例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无尿瘘及尿道狭窄.结论阴茎腹侧带蒂T形皮瓣治疗成人继发性尿道下裂伴尿道外口狭窄龟头腹屈,手术简便,效果可靠.
作者:杨增悦;巨生产;邱建新;张鸿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7例,其中3例改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共19例,其中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9例,开窗术5例,半椎板切除3例,全椎板切除术2例.结果随访全部病例,平均随访时间5.8年,优良率达95.6%.结论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特征是症状轻,体征明显;临床上应有保持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达到临床疗效的思维,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彭昊;刘军;刘世清;王刚;梅红军;张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复肾并积水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8例小儿重复肾并积水中,26例为单纯重复肾积水,1例为重复肾及下肾积水,1例为下肾积水,27例行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1例行下肾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重复肾积水多由输尿管囊肿所致,下肾积水术前要了解是输尿管反流还是梗阻,才能决定手术,不要轻易切除下肾.
作者:秦正旺;罗建喜;郑凯;戴世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研制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电解脱弹簧圈(electrolysis detachable coils,EDC),其目的就是为了替代进口的电解脱弹簧圈,提高动脉瘤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将我国的介入医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孙瑞发;焦德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及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及微血管计数,分析其意义和相关性.结果 32例前列腺癌中8例PTEN蛋白表达阳性(25%,8/32),并随病理分级升高阳性表达率下降,高分化组同中分化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分化、中分化组同低分化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在浸润型肿瘤(C+D)期与局限性肿瘤(A+B)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MVD(52.86±17.87),MVD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并同PTEN蛋白的表达成负相关(r=-0.653,P<0.01).结论 PTEN蛋白低表达和微血管的形成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和MVD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PTEN蛋白的低表达与肿瘤微血管的形成相关.
作者:高强利;王玲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了解热化疗对肝癌BEL-7402细胞杀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为临床热化疗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分别经单纯热疗,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单纯化疗,或二者合并热处理,利用MTT、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研究热化疗对细胞毒性,诱导凋亡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热化疗对BEL-7402细胞的杀伤、诱导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的能力明显优于单纯热疗和单纯化疗.结论全身性热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是可行的,其机制与增强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和诱导凋亡有关.
作者:张蓓;刘志苏;孙权;黄汉涛;杜中东;袁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我们回顾分析了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1例原发性胆囊癌的病历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进发;易继林;孙华朋;沈文状;陈晚平;郭悦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2~70岁,平均36.7岁.其中头面部外伤70例,手术中粘合皮肤黏膜切口30例,用于咽部手术中止血及鼻出血止血20例.
作者:谢放平;张宗林;陈晋川;武建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汁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对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转移癌提供一新的思路.方法 81例患者分为3组:A组26例,为非肿瘤行腹腔手术治疗患者;B组45例,为结肠癌患者;C组10例,为结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手术前空腹抽取前臂静脉血,同时术中作胆囊穿刺抽取胆汁,测定CEA值.对B组中的45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19个月.结果 (1)A、B和C组血清CEA值分别为(3.1±0.6) ng/ml、(10.9±2.2)ng/ml、(14.5±3.2)ng/ml;胆汁CEA值分别为(24.7±6.5) ng/ml、(136.5±38.0) ng/ml、(875.0±213.0) ng/ml.B.C两组胆汁CEA值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B组患者分别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回院复查,作B超及CT检查,直至发现肝脏转移灶.结果发现胆汁CEA值的变化在术后肝转移出现之前,数值的高低与转移出现时间的早晚有明显的相关性,可提示肝脏病变从微小转移灶向可察见的占位转移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结论胆汁CEA的检测对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其CEA值能比临床症状提前6~18个月提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检测胆汁CEA对诊断和预测结肠癌肝转移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文振;黄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虽然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根本手段,但目前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仅为10%~15%,因此围手术期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使用的化疗药物中5-氟脲嘧啶(5-Fu)和丝裂霉素(MMC)的抗胰腺癌作用较为肯定,广为临床应用.目前各化疗方案仍主要以5-Fu为基础,常用的方案有:5-Fu+阿霉素(ADM)+MMC;5-Fu+顺铂(DDP);5-Fu+健择(GEM)等.
作者:廖泉;赵玉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外科操作技术进步,围手术期处理日趋合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空肠漏已很少发生,发生率远低于胰漏,空肠漏一旦发生其危险性决不低于胰漏,需引起普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式,主要沿革Whipple和Child方式或在此基础上的改进,肠漏依其发生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但各种漏预防措施有共同方法:要求吻合口血运良好、无炎症水肿、缝合针距合理、无张力、良好通畅的引流、合理的营养支持、吻合口不发生感染.
作者:黄鹤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TRISS法和ASCOT法预测交通重伤结局的差异,探索适合交通伤结局预测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1171例交通重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RISS法和ASCOT法预测交通重伤伤员的预期生存和预期死亡概率,测算误判率,比较各自判别效果.结果 ASCOT法预测伤员预期生存和预期死亡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明显高于TRISS法,前者的误判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ASCOT法对交通重伤结局的预测明显优于TRISS法.
作者:廖忆刘;白祥军;田利华;宋先舟;陈继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的进展使越来越多的颅内动脉瘤得以治愈,但是,仍有一部分颅内动脉瘤,主要为颅内巨大动脉瘤,因生长部位、瘤颈宽大或呈梭形生长等原因,难以通过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牺牲载瘤动脉的动脉瘤孤立术就成为治疗的可选方式.但对颅内侧支循环发育不良的病例,牺牲载瘤动脉可能导致术后缺血性脑梗塞.Yasargil等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1967年与Donaghy等先后推出STA-MCA搭桥术用于颅内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此后,该手术方式一度风靡世界,尤其在我国,使用STA-MCA搭桥手术治疗了大量烟雾病引起的颅底血管闭塞患者.
作者:史继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部出血性疾病,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可脱性铂金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技术,以其微创、简便和迅捷的优点取得了长足进步.2002年10月Lancet杂志公布了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协作组(ISAT)历时8年的关于破裂囊状脑动脉瘤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和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国际多中心随机试验的结果,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相对和绝对危险性均显著降低.
作者:吴中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理想的肿瘤分期不仅可以判断患者的预后, 制定治疗策略,而且用于比较治疗结果,设计和评估临床研究的长期趋势.胰腺癌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准确的分期手段,影像学和内镜技术的进展为胰腺癌的术前分期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胰腺癌分期方法包括B超(US)、内镜超声(EUS)、CT、ERCP、MRCP、PTC、PET、经壶腹胰管镜和腹腔镜等.胰腺癌术前分期的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判断是否转移,另外是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作者:邵永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儿,男,11岁.以头痛、头晕5年,右眼突出伴恶心呕吐3个月入院.患儿长期居住在牧区,有狗羊接触史.入院查体:T 36.2℃ P 90次/分R 20次/分BP80/40 mmHg.精神可,神志清,对答切题,右眼外突出明显,右眼全盲,无光感,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未见异常,双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提示:①右额颞叶多发脑棘球蚴病;②脑积水;③颅内高压.胸部X线拍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包囊液皮试(+).入院诊断:①右额颞叶多发脑棘球蚴病;②脑积水;③右视神经损害.
作者:达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胰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早期诊断困难,治疗的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进展,关于肿瘤相关的免疫调节与应答、癌变、转移以及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之间的作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许多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及基因标志物被发现,不少的免疫基因治疗手段已经进入临床试验[1,2],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作者:黄东胜;严盛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