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联合FTS抗大鼠梗阻性黄疸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张军;傅永清;华晨;陈炳荣;裘华森;王海娜;周剑

关键词:大鼠, 梗阻性黄疸,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快速康复外科, 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健康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非FTs组、FTS常规组及FTS+中药组,各15只.所有大鼠均行胆总管结扎制备为梗阻性黄疸模型,FTS组及非FTS组均进行肝脏缺血再灌注操作.FTS+中药组加用中药干预.24h后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TUNEL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原位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假手术组与FT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FTS组与F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中药组与FTS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FTS组肝脏损伤情况轻于非FTS组;假手术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非FTS组高于FTS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方法可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泰安宁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泰安宁颗粒系由地黄、合欢皮、赤芍等中药经提取加工制成的颗粒剂,具有滋肾养阴、平肝宁心的功效,用于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为泰安宁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试验数据.

    作者:陈新江;陈丹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低,以及运动和感觉分离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本研究拟评价罗哌卡因一芬太尼等比重液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梁永妃;屠福汉;何美媛;章钧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卡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原发于胸膜本身恶性肿瘤引起的常见并发症,胸腔积液的出现往往为晚期肿瘤表现.目前大多采用腔内局部治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具有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生的作用,临床应用以静脉辅助化疗多见,胸腔内局部治疗尚未广泛应用.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卡铂胸腔内注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3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聪;崔恩海;王斌;张双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瘢痕粘连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疾病,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在临床中术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使症状复发,而术后瘢痕粘连是椎管内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7年起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发瘢痕粘连,对拒绝再次手术的12例患者,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疾病疗效观察

    近年来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已广泛用于宫颈疾病治疗中,但其术后的脱痂出血、阴道流液、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翻等是临床难题之一.我院自2009年2月-20lO年2月,应用LEEP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糜烂,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静婉;全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风湿病患者糖皮质激素相关性溃疡35例临床分析

    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目前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等.NSAIDs及糖皮质激素在风湿病患者中的大量应用,导致该类患者药物相关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的问题已为广大临床医生所关注.笔者回顾性分析因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相关性溃疡35例的临床及内镜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洁桐;陈光兰;徐芳;黎红光;何兆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冠心合剂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5只,除假手术组8只外,其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40只.随机分为冠心合剂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各8只.造模后冠心合剂治疗组应用相应剂量冠心合剂灌胃,阳性对照组结扎后立即在结扎处周围喷洒1揿bFGF(125AU),术后5天皮下注射肝素1250 U/kg 1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给予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术后2周处死各组大鼠,取心脏标本,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显微镜下定量分析心肌bFGF蛋白表达,并根据VIII因子染色结果计算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冠心合剂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心肌bFGF蛋白表达与新生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0.01);随冠心合剂剂量的增加,心肌梗死面积逐渐减小,心肌bFGF蛋白水平相应升高,心肌梗死边缘微血管密度逐渐增大;冠心合剂大剂量组疗效与阳性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冠心合剂可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梗死区心肌bF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同时减少梗死面积,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冠心舍剂促AMI大鼠血管新生的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bFGF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祝光礼;陈启兰;陈铁龙;方伟;祝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药联合FTS抗大鼠梗阻性黄疸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健康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非FTs组、FTS常规组及FTS+中药组,各15只.所有大鼠均行胆总管结扎制备为梗阻性黄疸模型,FTS组及非FTS组均进行肝脏缺血再灌注操作.FTS+中药组加用中药干预.24h后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TUNEL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原位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假手术组与FT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FTS组与F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中药组与FTS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FTS组肝脏损伤情况轻于非FTS组;假手术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非FTS组高于FTS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方法可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作者:张军;傅永清;华晨;陈炳荣;裘华森;王海娜;周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型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改变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与实验组,各10只.实验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动物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的细胞色素C蛋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orris水迷宫实验示实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搜寻平台策略成绩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大鼠海马组织Cyt-c表达增加相关.

    作者:阮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益精稳压方早期干预对SHR血压、ET-1及TM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中药益精稳压方干预对大鼠高血压发生的预防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中药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益精稳压中药3.16、1.58、0.79g/mL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各组治疗前、中、后血压、ET-1及TM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干预组大鼠血压、血ET-1及血TM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血压、血ET-1及血TM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大鼠治疗前后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压升高进展延缓,ET-1及血TM水平升高幅度下降.结论:益精稳压方早期干预可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进展,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T-1及TM水平有关.

    作者:孔丽君;刘宏飞;江丹娜;张南龙;胡宁;蔡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黄芪颗粒治疗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肾脏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临床分为单纯型和肾炎型.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疗程较长,易复发,长期大剂量应用有较大的副作用.我们采用激素加黄芪颗粒治疗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戴宇文;傅海东;刘爱民;陈业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8例儿童血清过敏原测定分析

    过敏原是指那些凡经吸人或食人等途径进人体内后引起相应L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过敏性疾病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所致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过敏原测定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患儿是否为过敏性疾病,同时确定何种过敏原在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章爱莲;吴鸣;王兆丰;张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合紫外线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观察

    结节性痒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具有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皮损疣状结节性损害,好发于四肢伸侧,一般药物渗透性差,效果不佳.以往文献显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类病有一定疗效,紫外线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较快.为寻找一种简便、疗效快的结节性痒疹治疗方法,我们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结节性痒疹患者2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满平;蒋惠平;王雪萍;钱利兴;金刚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改良小切口联合辅助微创切口在腋臭治疗术中的应用

    腋臭与青春发育密切相关,常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目前应用小切口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的文献报道较多,所谓小切口,其长度至少也有3~4cm,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裂开的风险较高,且瘢痕仍较为明显.自2008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小切口联合辅助微创切口治疗腋臭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波;张菊芳;李金晟;贾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量化评估围手术期直肠癌中医证候变化规律的研究概况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的常见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疾病,近年其发病率成逐步上升趋势[1].中医古典医籍中无直肠癌的病名,对其的描述散见于“肠覃”、“(麾)瘕”、“肠癖”、“肠风”、“脏毒”、“积聚”、“锁肛痔”等病证中[2-3].

    作者:沈泳;陈杰;张兆宏;魏星;张琪;裘华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每遇冬春季易复发.近年来,中医冬病夏治,采用穴位贴敷疗法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并取得较好疗效.笔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疗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与单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疗效更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春明;辛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从中医体质学说探讨反复自然流产的防治

    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近30年来许多学者提出,把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者称为反复自然流产或复发性流产,其发病率一般占育龄妇女的0.4%~0.8%,占妊娠总数的10%~15%,其中早期流产占80%以上圆.笔者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切入点,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体质状态进行调查、分析,调整其所处的偏颇状态,为预防再次流产的发生,提高保胎成功率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李慧;叶平;黄丹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多因素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以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术后视力恢复快及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白内障复明的首选方式.但由于种种原因,临床上还是存在不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的情况.本文就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病例进行回顾,探讨可能造成低视力的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王晓萌;来坚;温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加味苇茎汤治疗COPD稳定期下呼吸道细菌定植58例

    笔者应用加味苇茎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ABC),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方灵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药鼻腔灌洗治疗鼻病100例疗效观察

    经鼻腔给药是临床上常见的用药方式.我们应用鼻清灵灌洗治疗慢性鼻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9年8月-2010年9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及鼻窦炎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5~70岁,平均35.5岁.对照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5~70岁,平均37岁.

    作者:张东霞;章伟刚;蔡伯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