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探讨

王世芬

关键词:静脉输液, 改良排气法, 传统排气法, 液体损失量
摘要:输液前排气是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临床输液排气时常出现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壁残留小气泡或管内有空气柱,需要再次用药液冲洗排气,这样既造成药液的浪费又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少量空气,会在穿刺成功后随液体进入血管,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为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药液浪费及环境污染,我们于2008年6月~2009年7月采用改良排气法,并与常规排气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于1932年被Devgneaud首次发现.1969年,Mccully从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死亡儿童尸检中发现,其体循环内存在广泛的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理表现,由此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的假说.1976年Wicken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提出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就高Hcy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在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丽君;沈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皮肤病一得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是治疗中风等血栓性疾病的名方.笔者临证借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症,亦颇有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鲍丽霞;吴勇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合并肠梗阻1例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病,以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浸润、管壁水肿增厚为特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将我院先后经消化科、普外科诊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合并肠梗阻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剑;洪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穴位埋线法治疗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证的乳腺增生病患者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女性.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22~ 49 岁,平均34.2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4.8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20~48岁,平均35.3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32.1个月. 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慧芬;楼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踝关节损伤48例临床分析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踝关节损伤的患者48例,通过保守或手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8~72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车祸撞伤21例,高处跌伤9例,压伤8例,其他伤10例;损伤及骨折类型:单纯性韧带损伤26例,其中左踝14例,右踝12例,外侧韧带损伤16例,内侧韧带损伤10例;内踝骨折6例,外踝骨折9例,双踝骨折6例,三踝骨折1例.

    作者:齐益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以往多采用卧床休息牵引治疗,但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疗效不满意.我院自2006年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树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护理

    2006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对药物流产后的部分患者配合使用加味生化汤,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早孕要求药物流产者187例,均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自愿服药终止妊娠,均无用药禁忌证.

    作者:王芬珍;徐剑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36例临床分析

    记忆合金因其具有良好的可延展性、可扭转性及可弯曲性,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植入材料被运用于临床.记忆合金髌骨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髌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损伤的10%[1].如处理不当易遗留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不良后果.2008年2月~2009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髌骨骨折病例36例,均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云鹏;冷涛;黄亚增;姚新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骨折

    笔者采用闭合复位合并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47~69岁,平均52.6岁;左侧11例,右侧12例;AO分类:A型20例,B型3例.

    作者:陈世龙;张旭东;丁沈军;项德华;胡剑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内外复合妊娠1例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少见,现报道1例.1 病例介绍 龙某,女,34岁,湖南人.停经50余天,下腹痛2天,腹痛加剧伴恶心排便感3小时.妇检:外阴婚产式,阴道畅,见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宫颈光滑,举痛明显,子宫前位略大,左附件紧张,包块不明显,压痛明显,右附件压痛不明显.B超示:宫内见一孕囊回声,其内见卵黄囊及胚芽,胚芽坐高13mm,心管搏动可及.孕囊旁见液性暗区20mm×10mm,盆腔内见一混合回声团,约76mm×53mm×62mm,盆腔积液范围39mm×15mm.

    作者:耿红玲;戴舜梅;程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药复合麻醉与肾保护

    针药复合麻醉是针刺麻醉与现代麻醉技术为互补,增加药物麻醉效应、减少麻醉药物毒副反应的一种新型麻醉方法,为临床麻醉寻找更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状态的方法和理论开辟了新途径.优良的麻醉方法不仅可保证患者的安全,而且能使患者平稳而迅速地康复;但如果麻醉处理不当甚或失误,轻则延迟患者的恢复,引起某些器官的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重则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郭小青;方剑乔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肾脏损害21例临床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脊柱关节肌腱附着点炎症为突出临床表现.脏器受累以心肺为主,近年来对AS相关肾损害的研究也日渐重视.

    作者:励韶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康莱特联合参麦注射液对NSCLC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低下是恶性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关键,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肿瘤易复发、转移从而直接影响预后.笔者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予康莱特联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对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谢炜丽;郭勇;杨维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救治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可出现诸多并发症,对并发症及时、正确的处置直接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2004年10月~2009年10月笔者收治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29例,分析探讨其伤后1个月内常见并发症的早期处理特点.

    作者:姚郁华;杜春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全膝置换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关节炎4例

    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院应用全膝置换术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4例6膝,经6~36个月随访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6膝),均为男性A型血友病患者,FⅧ (第八因子)抗体阴性,年龄31~43岁,平均37岁.均在青少期即出现原因不明出血,轻微外伤即引起关节出血和肿胀.

    作者:潘涛;童培建;厉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直肠手术后早期进食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仍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传统的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大约为20%~30%,术后住院日期平均8~12天[1].导致患者康复延迟的主要原因包括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和脏器功能障碍.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新的止痛药物、麻醉技术、微创外科的产生和发展,丹麦的Kehlet提出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

    作者:周磊;张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8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常常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淤胆型肝炎等,或诊断为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或因其他原因而误诊.以往认为该病在我国罕见[1],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及诊断技术的进步,此病的报告逐渐增多.本文回顾分析18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朱伟珍;朱肖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大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我科从2004年5月~2009年2月收住ALCL 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彬;胡旭东;钱红兰;孙岚;胡永仙;俞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王金生妇科临证经验择要

    王金生主任中医师,系杭州市名中医.曾师从其母亲、国家级名中医、著名中医妇科专家裘笑梅,为裘氏妇科嫡传弟子.王金生老师长期从事妇科病尤其是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简介如下.

    作者:张婷;罗杏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颈椎病的发病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目前,对颈椎病的研究多局限于椎体、椎间盘、韧带及小关节等.颈椎周围肌肉组织的病变对颈椎病的发病及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刀治疗也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理论基础与基本解剖学情况阐述如下.

    作者:王建胜;魏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