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合并肠梗阻1例

张剑;洪丽华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肠梗阻, 诊治分析
摘要: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病,以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浸润、管壁水肿增厚为特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将我院先后经消化科、普外科诊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合并肠梗阻1例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克敏通窍止嚏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gE、IL-4和IL-5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克敏通窍止嚏汤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中IgE、 IL-4和IL-5含量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和地塞米松(DXM)干预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余三组用卵清蛋白(OVA)建立AR大鼠模型,DXM干预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DXM、自拟通窍止嚏汤中药汤剂干预14 天,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 及干预药物.用被动皮肤过敏原试验(PCA)检验大鼠模型制备及药物干预后情况,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清IL-4、IL-5和IgE.结果:模型组大鼠鼻喷嚏平均次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和DXM干预组(P<0.05).模型组大鼠PCA试验阳性率为92%,其余三组全部表现为阴性.模型组IgE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IgE、IL- 4、IL-5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窍止嚏汤可降低AR大鼠IL-4、IL-5和IgE含量,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作者:李志鹏;王丹凤;郑沙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肾脏损害21例临床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脊柱关节肌腱附着点炎症为突出临床表现.脏器受累以心肺为主,近年来对AS相关肾损害的研究也日渐重视.

    作者:励韶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救治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可出现诸多并发症,对并发症及时、正确的处置直接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2004年10月~2009年10月笔者收治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29例,分析探讨其伤后1个月内常见并发症的早期处理特点.

    作者:姚郁华;杜春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刍议

    补阳还五汤是临床上治疗气虚血瘀证的经典方剂,在应用该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时,尤其要注意其独特的配伍特点及加减变化,灵活应用,合理调配,使其发挥大疗效.

    作者:高军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内外复合妊娠1例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少见,现报道1例.1 病例介绍 龙某,女,34岁,湖南人.停经50余天,下腹痛2天,腹痛加剧伴恶心排便感3小时.妇检:外阴婚产式,阴道畅,见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宫颈光滑,举痛明显,子宫前位略大,左附件紧张,包块不明显,压痛明显,右附件压痛不明显.B超示:宫内见一孕囊回声,其内见卵黄囊及胚芽,胚芽坐高13mm,心管搏动可及.孕囊旁见液性暗区20mm×10mm,盆腔内见一混合回声团,约76mm×53mm×62mm,盆腔积液范围39mm×15mm.

    作者:耿红玲;戴舜梅;程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甲状腺素(L-T4)50μg,1天1次,口服,疗程4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EKG检查、血清甲状腺素测定、超声心动图检查和6min步行距离测定,治疗期间观察体温、食欲、出汗等甲亢症状.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甲亢症状,治疗组心功能、心超(LVEF、LVDd、E/A)、6min步行距离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T3、FT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SH无明显变化;6个月后随访显示,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上加用短疗程小剂量甲状腺素,安全有效,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查济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脾温肾汤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便秘发生率10%~1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发病人群的18%~23%[2].临床上功能性便秘(FC)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 STC) 、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其中STC约占FC的37.5%~45.5%[3].2007年8月~2009年8月, 笔者自拟健脾温肾汤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峰;张旗;王厹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探讨

    输液前排气是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临床输液排气时常出现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壁残留小气泡或管内有空气柱,需要再次用药液冲洗排气,这样既造成药液的浪费又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少量空气,会在穿刺成功后随液体进入血管,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为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药液浪费及环境污染,我们于2008年6月~2009年7月采用改良排气法,并与常规排气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王金生妇科临证经验择要

    王金生主任中医师,系杭州市名中医.曾师从其母亲、国家级名中医、著名中医妇科专家裘笑梅,为裘氏妇科嫡传弟子.王金生老师长期从事妇科病尤其是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简介如下.

    作者:张婷;罗杏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

    小儿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少见,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岁,突发腹痛20小时余就诊.患儿于进食半小时左右,出现中上腹痛,疼痛为持续刀割样,伴恶心、呕吐,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8.8℃,呼吸22次/min,脉搏90次/min,血压18.1/11.1kPa,表清淡漠,急性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背腰部无Grey-Tumer征,脐部无Cunen征.

    作者:李培峰;贾曦;王瑜;王永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以往多采用卧床休息牵引治疗,但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疗效不满意.我院自2006年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树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踝关节损伤48例临床分析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踝关节损伤的患者48例,通过保守或手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8~72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车祸撞伤21例,高处跌伤9例,压伤8例,其他伤10例;损伤及骨折类型:单纯性韧带损伤26例,其中左踝14例,右踝12例,外侧韧带损伤16例,内侧韧带损伤10例;内踝骨折6例,外踝骨折9例,双踝骨折6例,三踝骨折1例.

    作者:齐益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养血平肝汤治疗血管性头痛42例

    血管性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急骤,发作时患者极度痛苦,痛止如常人,但缠绵难愈,常反复发作,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该病病因复杂 ,多数认为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笔者自2007年以来应用养血平肝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玉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合并肠梗阻1例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少见病,以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浸润、管壁水肿增厚为特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将我院先后经消化科、普外科诊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合并肠梗阻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剑;洪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骨折

    笔者采用闭合复位合并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47~69岁,平均52.6岁;左侧11例,右侧12例;AO分类:A型20例,B型3例.

    作者:陈世龙;张旭东;丁沈军;项德华;胡剑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皮肤病一得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是治疗中风等血栓性疾病的名方.笔者临证借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症,亦颇有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鲍丽霞;吴勇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康莱特联合参麦注射液对NSCLC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低下是恶性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关键,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肿瘤易复发、转移从而直接影响预后.笔者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予康莱特联合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对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谢炜丽;郭勇;杨维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拟内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症之一,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激素和手术治疗,复发率高.中医疗法在内异症中已被广泛应用和研究[1].笔者采用自拟内异汤治疗内异症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清;郭树榜;刘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颈椎病的发病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目前,对颈椎病的研究多局限于椎体、椎间盘、韧带及小关节等.颈椎周围肌肉组织的病变对颈椎病的发病及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刀治疗也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理论基础与基本解剖学情况阐述如下.

    作者:王建胜;魏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于1932年被Devgneaud首次发现.1969年,Mccully从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死亡儿童尸检中发现,其体循环内存在广泛的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理表现,由此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的假说.1976年Wicken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提出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就高Hcy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在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丽君;沈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