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梗死108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临床分析

高月翠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摘要:冠状动脉造影术是通过影像学方法确定冠状动脉有无病变以及为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的介入性诊断技术,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的唯一的方法.笔者就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枕神经痛30例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枕神经痛3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5~50岁,平均40岁;病程5~10年,平均7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2~55岁,平均41岁;病程5~11年,平均6.5年.临床表现为烧灼或刀割样疼痛,位于一侧枕下及乳突区,可向枕上、耳部及头顶放射,疼痛呈自发性、阵发性,或因头部活动而诱发,如咳嗽、打喷嚏、转头等而引起,发作期过后仍有钝痛,同时伴有颈肌痉挛及颈部僵硬感.两组均有后枕部以枕大、小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枕神经痛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清鹏;刘颖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肝衰竭(重型肝炎)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为临床上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达60%~80%.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实质是肝细胞大量坏死/凋亡,它与死亡受体和配体(TNF/NGF受体)、胱天蛋白酶(caspases)、Bcl-2家族、线粒体的作用、核因子B的激活等有密切关系.

    作者:谢冬梅;杨壮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防己黄芪汤对LPS作用下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对内毒素脂多糖(LPS)作用下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TSC-T6细胞株置DMEM中,37℃5%CO2条件下培养传代后分为空白组、内毒素脂多糖组、防己黄芪汤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培养液中均加入终浓度1EIU/ml LPS,防己黄芪汤大、中、小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10、5、2.5mg生药/mL.连续5天以MTT法检测HSC-T6的吸光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48小时后HSC-T6 的TIMP-1、MMP-2和TGF-β1的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防己黄芪汤能明显促进MMP-2分泌,抑制TIMP-1、TGF-β1分泌,有效抑制大鼠HSC-T6增殖,大剂量防己黄芪汤抑制作用尤为明显(P<0.01).结论:防己黄芪汤能有效抑制大鼠HSC增殖,促进MMP-2合成,抑制TIMP-1、TGF-β1合成,这可能是防己黄芪汤抗内毒素干预型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冯劲立;沈海蓉;杨丽;刘妮;王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试论脾虚血亏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病机

    中风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常用补脾养血法治疗该病.现就中风后遗症病机、治法探讨如下.1 中风后遗症病因病机探讨 目前,对中风后遗症的病机认识虽未统一,但不外乎本虚标实,多认为此症属虚实夹杂证,其虚多为气虚、阴虚,实多为痰、瘀、浊、毒,诸病理因素能否全面反映中风后遗症的本质?除此之外是否尚有更深层次的病机?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研究、认识该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金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 是一种因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伴有滑膜炎症的关节病变,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KOA是影响老年人运动,导致慢性残疾的首要原因之一[1].2005年3月~2009年3月笔者在口服消炎镇痛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基础上配合针刀、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娟;王敏;陶晓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亚砷酸、维甲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DS-RAEB 1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成熟障碍及其所致的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及原始细胞增多并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征.MDS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治疗、诱导分化治疗、生物反应调节治疗、去甲基化治疗、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在于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疾病的自然病程.但无论采取何种治疗,能使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或血液学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对患者的预后都是有利的.我校附院血液科采用亚砷酸、维甲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DS-RAEB 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坚;顾春燕;沈一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2007年4月~2009年7月笔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9~75岁,平均54.6岁;骨折类型:肱骨中段骨折6例,中下1/3段骨折14例;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跌伤7例,砸伤6例;第一次手术固定方法:加压钢板17例,重建钢板2例,交锁髓内钉1例;内固定松动3例,钢板断裂2例;骨不连类型:增生性骨不连2例,萎缩性骨不连18例.

    作者:陈恩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消炎痛栓纳肛治疗癌性疼痛50例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痛苦的自觉症状之一.笔者采用消炎痛栓纳肛治疗中晚期癌症疼痛,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善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连萸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目的:观察连萸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降压作用.方法:SHR 24只,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连萸胶囊组,每组8只,另取正常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每组雌雄半.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缬沙坦组予缬沙坦溶液,连萸胶囊组予连萸胶囊溶液连续灌胃4周,剂量均为10ml/(kg·d).所有大鼠用尾部加压法测量灌胃前,灌胃后2、4、6、8小时,以及1~4周时的大鼠尾动脉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1、2、3、4周血压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与连萸胶囊组大鼠1~4周的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连萸胶囊组大鼠在灌胃后2、4、6、8小时血压即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连萸胶囊可降低SHR的血压,且降压效果持久稳定.

    作者:李琳;胡元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42例

    老年乳腺癌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多以生长慢,病程长,发生淋巴转移相对较晚为特点.老年乳腺癌,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低下,新陈代谢弱,常伴有其他合并症等特点,其临床治疗具有特殊性.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42例,报道如下.

    作者:陆照林;钱铮;高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现状

    颈性眩晕是指起源于颈椎的、以头晕为主诉的综合征[1].为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从而引起眩晕,亦称Barre-Lieon 综合征.治疗上根据病情有保守和手术两种疗法,保守疗法又有中医药和西药疗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在临床上已取得肯定的疗效,运用的方法各有特色,将近五年来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三联疗法辅治口服药物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30例

    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经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检查发现有背痛病史,X线检查显示胸椎退行性病变,小关节紊乱症.针对这类情况,笔者采用脊柱微调疗法、刺络拔罐和隔物灸神阙穴三联疗法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孙戴;娄坤;林德快;陈敏杰;林建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伸直性膝关节僵直17例

    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膝关节及周围骨折常需较长时间的外固定,以利于骨折修复,但同时又常引起膝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出现膝关节僵硬.2002年7月~2008年11月,我院采用手术方法松解伸膝装置,治疗伸直膝关节僵直17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生化汤在药物流产中应用

    笔者应用药物流产同时配合口服中药生化汤,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008年1~12月自愿来我院要求药物流产者260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孕囊<25mm,白带常规、尿常规、血常规均正常,无药物流产禁忌症.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年龄19~39岁,孕次1~6次,产次0~3次,停经38~53天,孕囊7~24mm;对照组142例,年龄18~40岁,孕次1~5次,产次0~3次,停经37~55天,孕囊6~24mm;两组患者的年龄、孕产次、停经天数、孕囊大小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朱继红;南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临床应用经方验案举偶

    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经方,每有获效,报道如下.1 梅核气 谢某某,女,36岁.2007年8月12日初诊.咽痒伴咽异物感5年就诊.近5年来,咽痒,口燥咽干,咽似有虫爬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咳而有痰,心烦失眠,脘腹满闷,得气则舒,纳呆,大便溏,稍有情志不遂,上述症状加重,后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收效甚微,遂来院诊治.诊见:体温37.1℃,苔白厚,舌质红,脉弦细.咽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全身淋巴结未见肿大.

    作者:陈武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新型气泡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由于肺发育尚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临床上如何预防肺泡萎陷,保证良好的通气是早产儿娩出后首要解决的问题.新型气泡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ubble nasal continuos positice airways pressure,BNCPAP)可以增加跨肺压,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和呼吸作功,增强呼吸驱动力,同时BNCPAP能产生高频振动,达到高频通气相似的治疗效果,因而可以用于治疗新生儿RDS[1].2007年4月~2009年3月我们应用BNCPAP治疗轻症RDS早产儿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兴龙;郭叶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资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治验二则

    章巧萍教授临证多年,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症、盆腔炎、带下、多囊卵巢综合征、尿路感染及内科常见病,颇具效验,今摘录其补肾活血法治验二则,以示同道.

    作者:刘佳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微泵注射氯化钾在老年重度低钾血症的应用

    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症,严重的低钾血症常导致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酸碱失衡甚至死亡.因此,迅速纠正低血钾是临床常遇到的问题.传统的静脉补钾原则因其对补钾液体浓度的限制,而导致血钾回升缓慢、补液量大,常与临床其它治疗产生矛盾.近年随着静脉微量注射泵的广泛使用,经中心静脉以微量泵输入高浓度钾在抢救重度低钾血症时收到良好效果,但该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尚鲜见报道.笔者应用该法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中的29例,报道如下.

    作者:徐慧莲;郑娟;蒲骁麟;陆真;段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治疗时中医治疗策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产生较多的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较多和数量减少[1].

    作者:曹灵勇;温成平;谢志军;李海昌;范永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