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烯磷脂酰胆碱合澳泰乐治疗妊娠期肝功能受损

邬亚妙

关键词:妊娠, 肝功能损害, 多烯磷脂酰胆碱, 澳泰乐
摘要:妊娠期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变化使肝脏负荷明显加重,易出现肝功能受损,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窒息,甚至胎死宫内.鉴于此,笔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合并澳泰乐颗粒治疗妊娠期合并肝功能受损患者,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1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祛瘀中药(药用黄芪、党参、元参、半夏、茯苓、白僵蚕、丹参、水蛭、虫)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两组心绞痛疗效:治疗组76例中显效23例,有效4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8%;对照组47例中显效7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0.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76例中显效23例,有效4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8%;对照组47例中显效7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3.8%.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法有较好的调脂及改善供血、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疗法,其中化痰必不可少.

    作者:董大华;刘云芹;冷庆大;谷士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笔者从2003年1月~2007年4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来建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发老年性糖尿病中医辨治浅析

    新发老年糖尿病是指60岁以后发病的老年患者.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据流行病学研究,糖尿病患病率<30岁2‰,<40岁10%~15%,60~70岁达高峰,约35%~40%.根据英国前瞻性研究(UKPDS)显示,新发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仅为正常人的50%,其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每年以4%~5%的速度下降.因此,对新发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现就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及诊治侧重点予以阐述.

    作者:苏琼;叶真;倪海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晚期内痔30例

    笔者采用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度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文静;陈红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国内外已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1].我院用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观察,比较其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兰智勇;胡伟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抗Hp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肝功能明显受损,导致免疫机能下降,易合并Hp感染.国人感染率已高达50%[1].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p感染者同时进行抗Hp治疗,观察对提高肝炎治愈率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柳明;吴炜;滕建军;包雪芬;周益峰;赵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内固定治疗骨折并发骨不愈合15例分析

    我院1993~2007年,发生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骨不愈或延迟愈合1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8~80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跌伤8例,刀砍伤1例.部位:锁骨5例,尺桡骨4例,股骨颈2例,股骨3例,胫腓骨1例.

    作者:张建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吻蝮咬伤33例诊治分析

    尖吻蝮咬伤注毒量大,极易引起死亡及伤残,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我院自1986~2006年共收治尖吻蝮咬伤33例,就其诊断及治疗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春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AF内固定失败的生物力学分析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具有三维空间复位、恢复椎管有效容积和脊柱生理曲度等优点.但并发症并不少见,断钉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也屡见报道.我院自1999年6月以来,应用AF治疗胸腰椎骨折113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85例,其中断钉7例,发生率为8.23%,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黄青;金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外伤早期感染52例

    笔者自2003年10月~2007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四肢外伤早期感染患者52例,全部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均雄;黄有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进展

    成分复杂是中药的一大特点,而中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就在于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药效成分,去除非药效成分,从而提高中药的利用率和临床疗效.

    作者:邬浩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先安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笔者用心先安加参麦注射液治疗38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徐爱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讨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65例患者于发病的第1、7、14天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选取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结论:hs-CRP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且与病情程度成正相关.

    作者:占德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手术抗凝问题探讨

    为防止血栓形成和循环栓塞的发生,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抗凝治疗,使机体长期处于抗凝状态.若患者需要再次接受手术,医生即要考虑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又要避免因暂时停用抗凝药物而发生血栓栓塞.现报道心脏换瓣术后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1例,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抗凝问题.

    作者:王勇伟;杨勇;董礼文;王军;程根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金钱对座合剂治疗胆石症临床及药效研究

    目的:观察金钱对座合剂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方法:胆石症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金钱对座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胆通胶囊治疗,治疗3个疗程.实验研究,以致石饲料诱发豚鼠胆结石,设模型组,胆通阳性对照组及金钱对座合剂不同剂量组.70天后处死动物,手术取出胆囊观察成石情况.收集血液及胆汁,检测结石情况,胆汁分泌量、胆汁生化测定,血清生化测定.结果:金钱对座合剂临床治愈率43.2%,有效率97.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组成石率明显低于模型组,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加,胆汁中总胆红素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总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金钱对座合剂防治胆石症作用显著.

    作者:姜志坑;曹建标;周文豪;李燕华;傅华梅;周大兴;阮叶萍;葛蕾;朱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中YMDD变异

    2000年~2006年,笔者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程中发生YMDD变异36例,治疗3年尚未发生YMDD变异27例.现对63例血清HBeAg动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沈喜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针刀治疗枕神经痛的安全性评价

    枕神经痛是枕大、枕小神经痛与耳大神经痛的总称,采用针刀治疗疗效可靠.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进针定位方法有两种,但缺乏安全性评价.我院疼痛门诊分别按两种定位方法进针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作者:叶金波;谢健;郝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调脂方治疗脂肪肝64例临床观察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摄入脂肪过量、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过多、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清除减少,均可导致脂肪肝.主要的是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笔者应用自拟调脂方治疗脂肪肝6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立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复异位妊娠18例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再次在子宫以外的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者.重复异位妊娠绝大多数仍为输卵管妊娠[1].近年来,由于妇女生殖系统炎症发病率增加,使异位妊娠发病率也逐年增高,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国内曾报道发生率为5.4%[2]和3.7%[3].笔者对我院收治的重复异位妊娠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但消化道的其它手术有时也发生胃动力性障碍导致胃排空障碍.我院自1998~2006年共诊治腹部手术并发FDGE 9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春;朱旭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