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拉西酮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兰智勇;胡伟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齐拉西酮, 氯氮平
摘要: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国内外已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1].我院用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观察,比较其疗效和副作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3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5例,随机分为电疗牵引组102例,男48例,女54例,年龄21~89岁.

    作者:章勤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合澳泰乐治疗妊娠期肝功能受损

    妊娠期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变化使肝脏负荷明显加重,易出现肝功能受损,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窒息,甚至胎死宫内.鉴于此,笔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合并澳泰乐颗粒治疗妊娠期合并肝功能受损患者,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邬亚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钙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VAP)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MI)之间的一组临床状态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现就低分子肝素钙与冠心宁注射液治疗VAP的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叶兴文;罗余生;桂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骨康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骨康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成两组.骨康方治疗(观察组)42例,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41例.观察组予以骨康方,1天1剂,分2次服;对照组给以阿仑膦酸钠片,1次10mg,1天1次,口服,疗程均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骨矿含量、骨密度、雌激素、血睾酮、肾阳虚证候及用药安全性等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骨矿含量及骨密度均有显著上升(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前后雌激素和血睾酮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总有效率92.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7%(P<0.0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85.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骨康方能显著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验方.

    作者:陈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但消化道的其它手术有时也发生胃动力性障碍导致胃排空障碍.我院自1998~2006年共诊治腹部手术并发FDGE 9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春;朱旭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长秀霖联合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直至肾功能衰竭.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本组对35例血压正常,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ER)30~300mg/天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长秀霖联合文迪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蓝海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针刀治疗枕神经痛的安全性评价

    枕神经痛是枕大、枕小神经痛与耳大神经痛的总称,采用针刀治疗疗效可靠.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进针定位方法有两种,但缺乏安全性评价.我院疼痛门诊分别按两种定位方法进针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作者:叶金波;谢健;郝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葛根素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目的:探讨葛根素配伍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及酚妥拉明,1天1次,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配伍酚妥拉明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童浩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国内外已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1].我院用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观察,比较其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兰智勇;胡伟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抗Hp治疗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肝功能明显受损,导致免疫机能下降,易合并Hp感染.国人感染率已高达50%[1].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Hp感染者同时进行抗Hp治疗,观察对提高肝炎治愈率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柳明;吴炜;滕建军;包雪芬;周益峰;赵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痰热清合头孢哌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痰热清组20例,单纯头孢哌酮组20例,痰热清、头孢哌酮联合应用(联合组)20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白细胞、CRP、临床症状改善及肺部X线摄片改变.结果:联合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改善均好于其它两组,P<0.05或P<0.01.痰热清组和头孢哌酮组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白细胞、CRP等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或P<0.01.痰热清组和头孢哌酮组比较,白细胞变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RP改善,痰热清组优于头孢哌酮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对缓解患者症状、体征,促进肺部病灶吸收均有较好疗效,且具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和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抑菌、抗病毒、解热祛痰药.

    作者:詹建伟;陈清勇;杨凌;江中勇;方睿;何阳丽;祝永邦;解放军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笔者从2003年1月~2007年4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来建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的创口并发症有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并发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延迟综合治疗的进行,影响综合治疗效果,因此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间两种不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方式的创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曹明华;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儿眼球内炎症性肉芽肿5例分析

    小儿非特异性炎症性肉芽肿引起的眼球内病变,在临床上很少见.笔者2次参加中国援外医疗队.3年多时间内,在中非共和国友谊医院共收治该病患儿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子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测定和血糖控制的调查

    血糖监测,特别是自我血糖测定(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一个前提[1].另外,SMBG还是加强对患者糖尿病教育及增加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作者:费扬;孙丽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血管病变致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而合并感染的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1,2].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7例,无一例截肢,现将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钟澜;谷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复异位妊娠18例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再次在子宫以外的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者.重复异位妊娠绝大多数仍为输卵管妊娠[1].近年来,由于妇女生殖系统炎症发病率增加,使异位妊娠发病率也逐年增高,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国内曾报道发生率为5.4%[2]和3.7%[3].笔者对我院收治的重复异位妊娠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中YMDD变异

    2000年~2006年,笔者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程中发生YMDD变异36例,治疗3年尚未发生YMDD变异27例.现对63例血清HBeAg动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沈喜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化痰方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

    笔者自2005年以来,用自拟方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30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00例,男200例,女100例,年龄40~80岁,病程1周~20年.X摄片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所有病例均以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为诊断依据.

    作者:陈智勇;龙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手术抗凝问题探讨

    为防止血栓形成和循环栓塞的发生,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抗凝治疗,使机体长期处于抗凝状态.若患者需要再次接受手术,医生即要考虑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又要避免因暂时停用抗凝药物而发生血栓栓塞.现报道心脏换瓣术后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1例,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抗凝问题.

    作者:王勇伟;杨勇;董礼文;王军;程根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