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眼球内炎症性肉芽肿5例分析

单子昂

关键词:小儿, 眼球内病变, 炎症性肉芽肿, 非特异性
摘要:小儿非特异性炎症性肉芽肿引起的眼球内病变,在临床上很少见.笔者2次参加中国援外医疗队.3年多时间内,在中非共和国友谊医院共收治该病患儿5例,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中YMDD变异

    2000年~2006年,笔者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程中发生YMDD变异36例,治疗3年尚未发生YMDD变异27例.现对63例血清HBeAg动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沈喜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血管病变致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而合并感染的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1,2].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37例,无一例截肢,现将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钟澜;谷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外伤早期感染52例

    笔者自2003年10月~2007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四肢外伤早期感染患者52例,全部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均雄;黄有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葛根素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目的:探讨葛根素配伍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及酚妥拉明,1天1次,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配伍酚妥拉明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童浩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针刀治疗枕神经痛的安全性评价

    枕神经痛是枕大、枕小神经痛与耳大神经痛的总称,采用针刀治疗疗效可靠.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进针定位方法有两种,但缺乏安全性评价.我院疼痛门诊分别按两种定位方法进针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

    作者:叶金波;谢健;郝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胰岛素抵抗42例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本文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或不伴胆石症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血糖、血脂、血钙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探讨胰岛素抵抗是否为2型糖尿病患者胆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章宪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可造成严重和持续的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经皮椎体成形术已逐渐成为一线治疗方案.标准的双椎弓根入路是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常用的入路.单侧穿刺因能缩短手术时间,更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患者,逐渐被临床医生关注和采用.我院自2004年12月~2007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外上方入路法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3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斌辉;张明;李松巍;张勇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笔者从2003年1月~2007年4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来建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穿透性胎盘致子宫破裂大出血误诊分析

    穿透性胎盘是一种较罕见的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不及时作出诊断、处理,可导致自发性子宫破裂、腹腔大出血,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笔者对2例误诊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王志华;张玲云;黄安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AF内固定失败的生物力学分析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具有三维空间复位、恢复椎管有效容积和脊柱生理曲度等优点.但并发症并不少见,断钉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也屡见报道.我院自1999年6月以来,应用AF治疗胸腰椎骨折113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85例,其中断钉7例,发生率为8.23%,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黄青;金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调脂方治疗脂肪肝64例临床观察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摄入脂肪过量、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过多、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清除减少,均可导致脂肪肝.主要的是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笔者应用自拟调脂方治疗脂肪肝6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立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国内外已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1].我院用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观察,比较其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兰智勇;胡伟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1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祛瘀中药(药用黄芪、党参、元参、半夏、茯苓、白僵蚕、丹参、水蛭、虫)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两组心绞痛疗效:治疗组76例中显效23例,有效4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8%;对照组47例中显效7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0.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76例中显效23例,有效4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8%;对照组47例中显效7例,有效2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3.8%.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祛瘀法有较好的调脂及改善供血、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疗法,其中化痰必不可少.

    作者:董大华;刘云芹;冷庆大;谷士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的创口并发症有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并发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延迟综合治疗的进行,影响综合治疗效果,因此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间两种不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方式的创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曹明华;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复异位妊娠18例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再次在子宫以外的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者.重复异位妊娠绝大多数仍为输卵管妊娠[1].近年来,由于妇女生殖系统炎症发病率增加,使异位妊娠发病率也逐年增高,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国内曾报道发生率为5.4%[2]和3.7%[3].笔者对我院收治的重复异位妊娠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胎盘植入12例临床分析

    胎盘植入是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所致的一种异常胎盘种植.产前诊断困难,易致产后出血,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现对我院近10年来诊治的12例胎盘植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高危因素、产前诊断的可能性和治疗.

    作者:严巧峰;金美萍;程小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合澳泰乐治疗妊娠期肝功能受损

    妊娠期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变化使肝脏负荷明显加重,易出现肝功能受损,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窒息,甚至胎死宫内.鉴于此,笔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合并澳泰乐颗粒治疗妊娠期合并肝功能受损患者,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邬亚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但消化道的其它手术有时也发生胃动力性障碍导致胃排空障碍.我院自1998~2006年共诊治腹部手术并发FDGE 9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春;朱旭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内固定治疗骨折并发骨不愈合15例分析

    我院1993~2007年,发生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骨不愈或延迟愈合1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8~80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跌伤8例,刀砍伤1例.部位:锁骨5例,尺桡骨4例,股骨颈2例,股骨3例,胫腓骨1例.

    作者:张建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讨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65例患者于发病的第1、7、14天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选取来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结论:hs-CRP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且与病情程度成正相关.

    作者:占德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