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风活血、润肺利气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陈黎;李红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消风活血, 润肺利气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消风活血、润肺利气治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具有消风活血、润肺利气作用的中药煎剂,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及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血清总IgE水平及大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PEFR).结果:两组中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为78.94%,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痰EOS计数及PEFR%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IgE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中医消风活血、润肺利气治法对CVA有明确治疗作用,能较快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变态反应,减轻气道炎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625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发病率约占儿科门诊患者的60%以上[1].有资料表明,本病90%以上的原发病原为病毒[2],支原体和细菌占少数.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失去抵抗能力,细菌乘虚而入,并发混合感染.我们对625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病程关系的调查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宁;劳慧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降脂茶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降脂茶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降脂茶合辛伐他汀组(治疗组)60例,辛伐他汀组(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降脂茶合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明显.

    作者:罗树梅;陈志华;陈南官;周智文;辛振杰;黎海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150例

    研究表明[1],多数早期非意愿性妊娠妇女愿意选择药物流产(简称药流)终止妊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有效、简便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但有10%左右的患者发生不完全流产或流产失败.为探讨米非司酮的剂量因素对药流的影响,我们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观察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金茶花;楼淑芳;吴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FD)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重视、关注的消化内科常见病,其病因和机制的复杂性和不明确性给FD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FD发病率高,缺乏特效药物,复发率高,故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俞冲;陈炯华;薛博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瘢痕小,肛门畸形发生率低,肛门部分失禁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效果较切开挂线术为佳.

    作者:曹波;邓文玲;李绍堂;陈永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近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igia,PHN)是皮肤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皮损治愈后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是急性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定义、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进展.

    作者:饶飞;张恩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重型肝炎的系统评价

    病毒性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病情为严重的类型,其病情复杂,恶化迅速,病死率高,病理实质是大块性或亚大块性肝细胞的坏死[1],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促肝细胞生长素是一种分子量约为11kDa的小分子多肽,能够特异性刺激肝细胞的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并且能阻断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肝细胞膜,在治疗重型肝炎上显出特殊的作用.

    作者:蔡义勇;扈晓宇;钟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通心络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发作性短暂性胸骨后疼痛,而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临床上常见,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活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缺氧.

    作者:赵金龙;徐黛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能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对838例临床诊断为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MI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838例AMI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42例,占5.0%,CAG正常组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明显低于CAG异常组(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较异常组明显降低(P<0.05),吸烟、起病前诱因较异常组显著增多(P<0.01).CAG正常组预后较好,发生心衰及总心血管事件少(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小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继而发生血栓自溶而致造影无异常,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张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9例乳腺原位癌诊治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原位癌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7月间诊治的19例乳腺原位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抗体的表达率并进行分析.结果:19例乳腺原位癌占同期乳腺癌病例的6.6%,平均就诊时间12.4个月.其中18例乳腺原位癌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基因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7.8%、38.9%、27.8%.结论:p53、c-erBb-2以及ER、PR表达状况有助于判断乳腺原位癌预后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乳腺原位癌手术预后较好,保乳术成为术式的选择之一.

    作者:楼丽华;赵虹;王群飞;孙常波;李红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P21蛋白在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P21蛋白与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和10例正常人表皮细胞进行P21蛋白检测.结果:正常组织无P21的过度表达.各型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表皮细胞均有P21过度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各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状态下,P2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

    作者:郑益志;朱金土;邓丹;余土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的再手术常见原因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对2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肝肾功能异常9例,厌食营养不良6例,并发胆漏2例,膈下感染1例,切口疝1例.随访18例患者,15例情况良好.结论:吻合口狭窄、结石复发和胆管炎反复发作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处理应强调术前正确评估,术中努力解除病因、通畅引流,术后加强监护支持和随访.

    作者:冯刚;戚仕均;谢立江;方泉;赵萍;葛剑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连建伟治疗女性不孕证经验介绍

    连建伟教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主任委员、第三批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治疗女性不孕,辨证细微,颇有见地.强调欲知其病,先审其因,寒者宜温,热者宜凉,虚者宜补,塞者宜通.现介绍连师治疗不孕症经验如下.

    作者:毛军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概述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严重者可伴有智力低下,感觉障碍、不随意运动和抽搐发作;病理检查可见大脑某区软化、萎缩和发育不良,严重者有脑实质缺损和畸形.

    作者:卞月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

    我院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共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FFA)检查659例(918眼),发生不良反应6例,报道如下.

    作者:戴红梅;徐俊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隐蔽性鼻出血23例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大多数前鼻镜检查能够发现出血点的鼻出血,处理比较简单.而对前鼻镜检查无法找到出血点者,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该法不但增加病人痛苦,而且盲目性大,效果不确定.我科2004年6月~2006年3月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治疗隐蔽性鼻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泽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热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严重者可形成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出现坏疽和坏死等.笔者运用清热通络法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举隅如下.

    作者:陈武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动脉顺应性的研究进展

    动脉顺应性又称动脉弹性,它是指血管壁的缓冲能力,是动脉血管壁的内在弹性特征.动脉弹性功能受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水平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脉内皮功能状况.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已经成为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张保珠;石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8例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复杂,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且缠绵难愈的一种病症.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消风活血、润肺利气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目的:观察中医消风活血、润肺利气治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具有消风活血、润肺利气作用的中药煎剂,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及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血清总IgE水平及大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PEFR).结果:两组中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为78.94%,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痰EOS计数及PEFR%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IgE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中医消风活血、润肺利气治法对CVA有明确治疗作用,能较快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变态反应,减轻气道炎症.

    作者:陈黎;李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