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堵止血法在难于处理的术中出血与渗血中的应用

谢文彪;刘国文;杨文军

关键词:粘堵止血, 医用ZT粘合胶, 明胶海绵
摘要:缝扎、结扎及电灼等传统的止血方法是处理术中出血有效、常用的手段.但对扩张的薄壁静脉(丛)破裂出血以及术野解剖关系不清,盲目缝扎导致严重副损伤的出血,这些手段多不便应用或难以奏效.近年我们采用粘堵止血法处理此类出血、渗血6例,均获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7例报告

    目的提高下颈椎骨析脱位治疗水平.方法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析脱位17例.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随访4~32个月,截瘫平面下降2~3个脊髓节酸,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明显进步.结论经椎弓根钢极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有效方法.

    作者:邵云伟;黄士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法乐四联症并冠状动脉畸形一例

    患儿,男,33 d,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无青紫,食奶好.体检:生长发育尚可,哭时未见唇周发绀.听诊:L3-4Ⅲ/ⅥSM,P2减弱.心脏彩超:主动脉根部内径1.3 cm,骑跨率40%~50%,右室流出道内径0.5 cm,室间隔近主动脉根部见连续中断约0.7 cm,房间隔连续中断0.3 cm.诊断为法乐四联症+卵圆孔未闭.

    作者:林红;张华;江泽熙;杨楚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胰腺动脉解剖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为区域动脉灌注(LAI)疗法中胰腺动脉的选择提供解剖学的依据.方法对有关胰腺动脉解剖学研究及重症急性胰腺炎LAI治疗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胰头部血液供应主要依靠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以及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胰颈、胰体部的动脉血液供应主要依靠胰背动脉.结论对于胰头部炎症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肝总动脉灌注较为理想;胰颈、体、尾部炎症经脾动脉或胰背动脉灌注较为理想.对于胰腺疾病的LAI治疗,动脉的超选或联合灌注是其发展方向.

    作者:张翀;李非;孙家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食管贲门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探讨

    我科自1980~1996年共行食管、贲门等手术1658例,术中发生脾损伤33例,总损伤率为2.0%,后期1990~1996年损伤率为1.4%.医源性脾损伤与术式的选择、术者操作技能及对脾损伤的认识程度等有关,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刚;王德;白晓明;杨更朴;冯云;任侯奴;孟河贵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20例报告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技巧.方法施行2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中包括肺大疱切除及胸膜粘连松解术8例,肺楔形切除术6例,胸膜活检3例,纵隔肿瘤摘除1例,创伤性血胸止血术1例,肺棘球蚴内囊摘除1例.1例中转为开胸术.结果 20例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正确掌握电视胸腔镜手术技巧,结合具体情况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新海;刘锟;王忠华;刘培良;李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个有多种炎症因子如细胞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氧自由基(OFR)、磷脂酶A2等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炎症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引发急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1].本实验采用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MOSF,观察血清中TNF-α、NO及OFR的改变,同时观察乌司他丁对TNF-α、NO及OFR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作者:王春友;赵刚;张维康;润晓勤;周峰;屈新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处理

    腹部闭合性损伤(blunt abdominal trauma,BAT)的急救处理从空间上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两个阶段;从内容上包括基本创伤生命支持(basic trauma life support,B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及确定性处理(definitive care,DC)三个过程.BTLS应该在院前完成,DC只能在院内完成,ATLS可能始于院前,并持续至院内.BTLS、ATLS是所有创伤急救的共同要求,但其内涵可能因创伤部位、性质、程度不同而有所侧重.

    作者:石汉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支气管剔除术在左肺下叶并舌段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支气管剔除术在左肺下叶并舌段支气管扩张(支扩)中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左肺下叶切除加舌段支气管剔除治疗左肺下叶并舌段支扩1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肺不张经纤支镜吸痰治愈.随访1~5年,全部病例症状消失,X线检查术侧肺膨胀良好.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创伤小,能较好替代舌段切除术,是治疗大多数舌段支扩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徐业新;谢再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脊柱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伤的早期诊断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的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80~1998年本院收治的84例脊柱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各种诊断方法与手术结果.结果腹腔穿刺阳性率82%,CT阳性率74%,B超阳性率70%.12 h内手术病死率9.8%,72 h后手术病死率36%.结论脊柱骨盆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损伤易发生误诊,漏诊.其病死率与手术时机有明显关系,腹腔穿刺是一种有效、简便的诊断方法.

    作者:马进;王正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乳头癌11例诊治体会

    我科于1989年3月~1999年3月,共收治十二指肠乳头癌11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飞;李福新;胡浩忠;浦国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颅内巨大金属异物摘除三例

    例1,男,27岁,头左颞被他人用刀刺伤3 h,于1993年12月31日入院.查体:病情危重,深昏迷,左颞有刀刺入颅内,刀柄外露.双瞳孔等大,约4.0 mm,光反应均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阵发性去大脑强直抽搐.头颅X线片显示颅内有约13.0 cm×2.2 cm的金属异物(匕首刀)残留,已过颅中线,外侧与颅骨嵌顿,试拔出困难.诊断:颅内巨大金属异物并脑干损伤.急诊在全麻下行颅内金属异物摘除术.行左颞直切口,牵开头皮,颅骨钻四孔,线锯拉开,将骨瓣与金属异物一起取出,无活动性出血,骨瓣复位固定,术后行头颅CT扫描,显示左颞及中脑损伤,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周志武;衣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髌韧带离断伤的修复

    髌韧离断伤后,由于股四头肌强有力的收缩,断端分离大,大上移可达5 cm,单作吻合,愈合将不良.我院自1996年始,应用吻合后加用Mclaughlin固定方法进行减张,修复髌韧带离断伤,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巫智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32例.结果 32例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恢复正常.获随访30例中,平均随访时间3年1个月.术后20~30 d,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45~70 d取出张力带,2~3个月可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结论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早期活动肩关节,疗效满意.

    作者:欧国潮;邱植栋;卢生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方法采用TRMZS型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保列治及单用保列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各20例.结果治疗后1个月及1年随访,IPSS评分联合治疗组的5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保列治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詹鸣;吕胜启;王玲珑;张孝斌;詹炳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妊娠期胆石阻塞性黄疸致多器官功能不全二例

    例1,女性,25岁.既往有胆石症病史3年,此次因妊娠5个月,畏寒发热,巩膜黄染15 d,下腹有规律性疼痛,阴道少量流血,少尿2 d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而入我院.入院后4 h发现胎心音消失,经引产娩出一死婴,之后患者出现少量血尿,继而无尿,全身皮下出现出血点和紫斑,呕吐少量血性胃液,解少量柏油样大便.查体:急性痛苦面容,神清.

    作者:陈右江;文明波;赵为国;龚海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62例腹部危重病术后治疗体会

    1994~1996年,我们共治疗不同类别的腹部危重病术后患者62例,报告如下.

    作者:曲明;姜希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循证外科

    外科治疗在不断变化,朝向提高手术效果而又减轻病人痛苦.例如腹股沟疝的术式,就经历了修补腹股沟管前壁的各种术式变为修补后壁即腹横筋膜的各种手术.这是由于前者复发率高,以及认识到腹外疝的根本原因是腹横筋膜缺损.

    作者:张应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作用

    腹部闭合性损伤发生率逐年增加,其死亡率高达20%~30%.由于CT广泛地用于病人检查和急症医疗服务系统的建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对血液动力学稳定的病人,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它发现外伤及其程度高度敏感、特异和准确,已成为腹部损伤临床评价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田志雄;孙骏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多发伤的防治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工伤和交通事故日益增多,闭合性腹部损伤已在各种损伤的前列,病死率高,且多为青壮年.因此,早期防治是急诊外科的重中之重;各级医护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精神,按照急、快、准的要求,争分夺秒的挽救病人.

    作者:史海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粘堵止血法在难于处理的术中出血与渗血中的应用

    缝扎、结扎及电灼等传统的止血方法是处理术中出血有效、常用的手段.但对扩张的薄壁静脉(丛)破裂出血以及术野解剖关系不清,盲目缝扎导致严重副损伤的出血,这些手段多不便应用或难以奏效.近年我们采用粘堵止血法处理此类出血、渗血6例,均获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文彪;刘国文;杨文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