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蕾;许素玲;林秉奖;石磊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我科根椐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四磨汤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苏红;周福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由于新生儿所特有的对病原易感性和感染后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的免疫特点,使临床医生很难准确把握应用抗生素的治疗指征和预防指征.我院新生儿病房的使用率几乎达100%,因而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所导致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也日渐增多.为此我们用微生态调节剂贝飞达胶囊口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竺乖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脉康颗粒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天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1991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腹泻2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岑;李继宏;王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大黄预防组和非大黄预防组,将非大黄预防组中出现的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和中毒性肠麻痹患者作为大黄治疗组的研究对象.观察预防组和非预防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大黄预防组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预防组,大黄对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有效率77.8%,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75%. 结论: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
作者:袁正强;陈微微;张历;温建立;曹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年发生率达8%~10%.2型糖尿病发病初期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在10年后仅有50%的病人血糖仍控制满意.现将我院用磺脲类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28例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同时与有效胰岛素剂量治疗效果作一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孙梅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3月,应用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8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来自门诊,诊断符合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的标准,并自愿接受激光治疗.年龄21~50岁,平均32岁,以25~37岁多.80例中轻度21例,中度27例,重度32例.
作者:程书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能够很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减少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残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现予报道.
作者:赵菊伟;滕慧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死亡率高.2001年5月~2003年8月,我院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CHF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外感咳嗽、支气管炎是寒冷季节极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气候突变、寒暖失常、冷热不调或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疲劳等情况下易感染发病.临床一般采用抗菌消炎、止咳化痰药物治疗,但多数患者常需一个很长的过程才能治愈.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和传统中药的独特药理作用,采用有关穴位中药贴敷的方法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虞金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样恶性肿瘤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恶变的认识.方法: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样恶性肿瘤32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内镜检查所见病理类型、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症状以上腹痛者占90.6%.以前壁及大弯为主,腺癌占1/2.结论:本病明确诊断应以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为主,其确诊率78.6%;建议对可疑患者应作全面检查.
作者:翁雪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治愈率81.5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汪丙柱;林丹薇;郑舟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选择近来门诊的早中期妊娠尖锐湿疣(CA)患者99例,按不同方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蕾;许素玲;林秉奖;石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 麻痹,亦称‘口眼涡斜’或‘口僻’.是由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面瘫早期治疗则是关键,治疗正确则阻止病变发展使病及早治愈.
作者:张梅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肌麻痹疗法即应用肌肉松驰剂和呼吸机控制通气治疗重型全身痉挛性疾病的一种方法[1].我们用此方法抢救出现频繁抽搐或惊厥的急性灭鼠药中毒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志范;沈志恩;俞国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颌面部颈部富血管性病变,术前通过血管造影了解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进行术前栓塞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1].现将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的颌面部颈部血管性病变37例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祝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各种严重胸部创伤是引起呼吸衰竭原因之一,机械通气作为一项基本治疗手段,可保障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避免并发症发生.本科自2001年10月至今,采用经口插管和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胸部创伤性病例43例,报道如下.
作者:任佩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Fabry病是一种罕见的性连锁显性遗传的弥漫性血管胶质瘤及糖鞘脂贮积症.发病率为1∶40000男性人群,国内仅10余例报道.
作者:马纪林;陶筱娟;陈立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神经外科从2003年1月~2003年11月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33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丰;杜笥凤;徐强;吴挺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肥胖是指机体脂肪组织绝对增多或比例增高,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体重指数》25kg/m2,可诊断为肥胖病.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有资料表明,超重者高血压患病率比非超重者高3倍,明显肥胖者高血压发生率比正常体重者高10倍.而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是联系肥胖与高血压的桥梁,也是目前医学界研究肥胖型高血压的重要锲入点.笔者总结了10多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情况,现综述如下.
作者:石占利;程志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