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圆利针针刺腰大肌配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30例

郭金颖

关键词:圆利针, 腰大肌, 盆底功能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摘要:笔者采用圆利针针刺腰大肌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康复针灸科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轻度18例,年龄57±9岁,病程37.69±22.65月;中度12例,年龄58±9岁,病程41.37±23.55月.对照组中轻度15例,年龄56±10岁,病程38.72±21.25月;中度15例,年龄55±10岁,病程42.68±22.31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右归饮加减方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治疗老年肾阳虚证疗效比较

    肾阳虚证,是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右归饮来自《景岳全书》,其对肾阳虚证有着直接的疗效.本研究选用右归饮加减方,采用传统饮片煎煮服用和中药配方颗粒剂冲服的方式,利用症状分级量化方法,观察二者的临床疗效差异.

    作者:楼益平;章小飞;王祝英;杨芳;陈超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真武汤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本实验通过观察真武汤对高糖培养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究其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爽;高祥福;朱孝娟;刘会林;涂毅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味地黄汤治疗慢性精囊炎26例

    慢性精囊炎是常见男科疾病,多系急性精囊炎较严重或未彻底治疗而衍变所致,容易反复发作,主要症状有精液中带血,伴有尿频、尿不尽等症状,而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对此,笔者临床运用滋阴降火、活血止血法,方用加味地黄汤治疗26例慢性精囊炎效果较为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成博;陈舒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灯心草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120例临床观察

    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疾病,调查发现至少人群的10%~25%患有该病[1].近年来,本院采用灯心草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 年1 月~2017 年1 月期间在口腔门诊诊断为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患者(孕妇除外)240 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 例,其中男55 例,女65 例;年龄15~60 岁,平均37.5 岁;病程6个月~20 年,平均30 个月.治疗组120 例,其中男60 例,女60 例,平均16~60 岁,平均年龄37 岁;病程6 个月~20 年,平均30 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敬之;葛康康;金红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东贵荣针刺治疗更年期阴痛案一则

    东贵荣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从事针灸临床与科研工作四十余载.余有幸跟师学习,现将东师治疗更年期阴痛验案与同道分享.

    作者:周亮;东贵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温针灸结合超微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超微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超微针刀治疗,温针灸取穴参照《针灸大成·胜玉歌》处方,温针灸每周5次,超微针刀每周2次,共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连服6周.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都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WOMAC量表各项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超微针刀能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疗效优于硫酸氨基葡萄糖,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曹莉;金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桑白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桑白皮(Morus alba L.,MOR)醇提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致糖尿病大鼠中血糖、甘油三酯(TG)、抗氧化酶(SOD)和胰岛素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加以STZ化学方法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MOR(1.0和3.0g/kg)连续灌胃28天,每7天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大鼠中空腹血糖,使用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中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使用分光光度计方法检测血脂和肝脏抗氧化酶水平.结果:MOR(1.0和3.0g/kg)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胰岛素和TG水平(P<0.05),并显著提高ISI和肝脏组织中SOD含量(P<0.01).结论:MOR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TG),且结果显示MOR降糖作用与增加SOD功能有关.

    作者:陈舟;黄和;陈其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电针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本研究采取电针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8例,因7天内死亡、自动出院及不配合治疗而退出的18例.终完成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29± 10.12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19.86 ± 2.05分;C反应蛋白(CRP) 122.47±25.31mg/L;肠鸣音1.11±0.32次/分.对照组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31±12.02;APACHEⅡ评分19.49 ± 2.59分;CRP124.70 ± 37.89mg/L;肠鸣音1.14±0.36次/分.两组资料均衡(P>0.05).

    作者:张微;季春莲;许秀娟;赖志珍;胡马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肠痈针刺验案一则

    患者,男,21岁.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病人.主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5小时余.现病史:2018年6月30日凌晨3时许出现腹痛、腹胀,疼痛评分3分,无恶心呕吐,值班医师予泮立苏40mg稀释后微泵静推,未见明显好转.7时30分左右,患者腹痛情况加重,刻下症见:痛苦呻吟貌,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压痛及反跳痛,疼痛评分7分左右,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医诊断:肠痈?取穴:巽位.操作:使用探棒,从艮位顺时针开始寻找压痛点,于巽位发现压痛点,后予神阙穴常规碘伏棉签消毒后,使用0.25mm × 25.00mm佳辰牌毫针沿巽位敏感压痛点脐壁上1/3处快速捻转进针,进针约1寸,进针后指下有沉紧感,同时做小幅度提插捻转5s左右,进针部位局部出现明显抽痛感,刻下复查:麦氏点局部压痛及反跳痛即刻消失.留针约20min.3天后随访,查证后续急诊血常规+PCT、急诊右下腹B超、腹部CT平扫均提示急性阑尾炎.患者自诉当时疼痛可明显缓解2h左右,疼痛评分约1~2分左右,虽因步行活动导致疼痛再发,但疼痛感较前明显减轻.后请外科会诊,建议抗生素保守治疗.

    作者:袁健辉;陈园园;包烨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议调神(静息)状态下的针刺效应中枢整合效率

    治神与守神是针灸发挥佳疗效的要素之一,针刺临床对患者和医者要求做到治神和守神,但其如何影响针刺疗效的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基于针刺作用效应的各环节,特别是针刺效应中枢整合机制分析入手,从针刺治神、守神的理论渊源、针效中枢整合效应特点、调神(静息)状态下的中枢各单元运行特点等方面出发,提出针灸临床强调治神、守神,其关键环节可能是提高针刺效应中枢整合效率,从而提高针刺疗效的观点.

    作者:俞倩丽;施昌飘;焦俊玥;赵逸彬;林咸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养胃颗粒佐治毕I式胃肠吻合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36例观察

    我们运用养胃颗粒佐治毕I式胃肠吻合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3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D2根治+毕I式胃肠吻合术的胃癌患者72例,病理类型均为腺癌.根据2014年第4版日本《胃癌诊疗指南》及2016年第3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临床实践指南:胃癌》的要求规范手术.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胆汁性嗳气或呕吐后腹痛呕吐等症状改善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75±10.97岁;TNM分期:0期2例,Ⅰ期8例,Ⅱ期12例,Ⅲ期14例.观察组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14±9.69岁;TNM分期:0期2例,Ⅰ期11例,Ⅱ期10例,Ⅲ期13例.

    作者:王伟;陶锋;陶克龙;李尧清;叶民峰;徐关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清化汤对足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所致副作用的疗效评价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临床多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症状为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水肿及高脂血症.肾小球疾病是我国PNS发生的常见原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提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类型包括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等类型,中老年以膜性肾病多见,青少年则多表现为微小病变肾病.本病病机复杂,目前认为各种病因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渗透性提高,血浆白蛋白大量流失,超出机体生理调节的极限而发病[1].治疗方面,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具有意义,糖皮质激素标准治疗方案已成为本病的一线方案,但长期应用可产生较多并发症,如消化道溃疡、重症感染、骨质疏松、库欣氏综合征等.中医学认为激素制剂性温,中药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激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保证了治疗进程正常进行.清化汤具有清热养阴功效,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进行加减,本文将观察其在足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婷;嵇冰;蓝家荣;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陈霞波益气养阴消癥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指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以致发生微血管病变引起肾小球硬化,从而导致肾功能障碍和损害[1].现代医学以Mogensen DN 分期诊断标准将本病分为5 期,其中临床期DN 即为早期DN,以持续和进行性加重蛋白尿为其主要临床特征[2].陈霞波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兹将其运用益气养阴消癥汤治疗早期DN 经验浅述如下.

    作者:宋恩邸;刘擎;罗文佳;陈霞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药物铺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观察

    本院采用药物铺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30 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 至2017 年本院针灸科和妇科收治的60 例CPID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未婚19 例,已婚11 例;年龄21~55 岁;病程5 个月~7 年.对照组未婚20 例,已婚10例;年龄20~53 岁,病程4 个月~6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杨静逸;韦莉莉;卢金景;丁劼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圆利针针刺腰大肌配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30例

    笔者采用圆利针针刺腰大肌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康复针灸科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轻度18例,年龄57±9岁,病程37.69±22.65月;中度12例,年龄58±9岁,病程41.37±23.55月.对照组中轻度15例,年龄56±10岁,病程38.72±21.25月;中度15例,年龄55±10岁,病程42.68±22.31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郭金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35例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是心脏的异常电活动,并且在众多的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常见,患者发病后临床上表现为胸闷、气促、心悸等,严重者甚至会威胁其生命[1].目前,对于心律失常主要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主,药物虽然能减轻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但是长期疗效欠佳,且药物安全性较差,难以持续改善机体心功能.近年来,中医药在控制患者心律失常方面发挥了一定优势.笔者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热敏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例

    患者,女,27岁.2018年5月2日初诊.主诉:右上肢反复疼痛3月余,加重2天.3月余前患者工作后出现右上肢疼痛,胀痛为主,偶有放射痛,夜间加重.曾至当地医院行颈椎X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月来,疼痛反复发作,2天前因受凉疼痛再发.诊见右上肢前臂远端沿肺经和大肠经刺痛,疼痛范围局限于前臂,疼痛剧烈,局部皮肤轻触即痛,按压则出现疼痛感沿桡骨外侧向右手食指放射,手腕屈伸时疼痛加重,并可引发疼痛沿大肠经向肩部延伸,伴右上肢无力,二便无殊,寐欠安,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作者:李晓宇;孙海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头皮针结合无错性学习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30例

    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死亡的原因,其中50%~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认知功能是人类重要的高级脑功能之一,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笔者采用头皮针结合无错性学习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30例,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赛璇;胡江飙;陈海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ACEI类药物性咳嗽60例观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且能抑制心室重构,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病和心衰的治疗.但在应用过程中,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剧烈的咳嗽,从而导致停药.约10%的女性高血压病人服用ACEI类药物后出现咳嗽,男性约为女性的1/2[1].对此,笔者临床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ACEI类药物所致的咳嗽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东;陈克正;陈苗苗;周影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辨证治疗Ⅲ型前列腺炎57例观察

    笔者对57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外科就诊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2.14± 4.27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45±1.33年.观察组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1.96±4.70岁;病程0.5年~8年,平均3.73±1.28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龙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