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下喷洒石榴皮液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80例

叶红柔;陆维宏;程胜平

关键词:石榴皮液, 胃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常见的原因有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Dieulafoy病变、Mallory-Weiss综合征等.该病起病急,出血快,大量出血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休克和死亡[1].近年来,笔者采用内镜下喷洒石榴皮液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药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43例临床观察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刺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43例,疗效颇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来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选取符合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86例,年龄小19岁,大65岁.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男19例,女24例,病程1个月~4.5年;对照组43例,男17例,女26例,病程3个月~4.2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任萍萍;汤加利;邵淋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参桂养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参桂养心汤治疗阳虚水泛型心衰38例,观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66例系2014年1月至2016年 1月本院收治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55~81岁,平均69.8 ± 2.1岁.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55~80岁,平均68.9 ± 2.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周杨;张赟华;马黄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祛风平喘汤治疗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本文研究祛风平喘汤对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风痰闭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32~64岁,平均44.1±0.8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33~65岁,平均44.0±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柴可群辨治结直肠癌验案举隅

    浙江省名中医柴可群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药防治肿瘤工作三十载,对结、直肠癌的诊治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特撷案如下,以飨同道.1 健脾益气,通利下焦,促直肠癌术后康复胡某某,女性,44岁.Ⅱ期,2014年5月行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中-低分化腺癌).2014年6月17日首诊.主症:大便次数频多,不成形,肛门异物感明显,尾骶部疼痛,NRS 2~3分,不能平卧与坐位.虚劳乏力,便次频多,溏结不调,舌淡、苔浊腻.中医诊断:大肠癌,气血亏虚,兼见湿浊之证.故以补气养血,利湿泄浊为治.处方:太子参、米仁、无花果各30g,白术、当归、芡实、半夏、黄柏、苍术、枳壳、佩兰各12g,延胡索、茯苓、藤梨根各15g,甘草3g.14剂.7月1日二诊,服药后自觉气力渐复,大便渐成形.前方加制大黄、郁李仁、丹参.8月5日三诊,服药后疼痛改善明显,能平卧及久坐,但排便不爽,便次频多.前方去制大黄、丹参,加山药、杏仁.11月29日四诊,服药后尾骶部疼痛症状改善,偶有排便困难,大便基本成形.前方去徐长卿,加肉桂、玉竹、神曲.后患者病情平稳,持续门诊随访治疗.

    作者:杜瑀煊;柴可群;陈嘉斌;张袭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跟腱断裂32例观察

    笔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足浴疗法辅助治疗跟腱断裂32例,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64例跟腱断裂患者,均为闭合性完全断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1.74岁;受伤到手术时间2~9日,平均5.3日.观察组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2.13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11日,平均5.6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等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邵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拟补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观察补肾解毒汤对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治疗慢性肾衰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门诊慢性肾衰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19~68岁,平均56.3 ± 5.1岁;病程2~10年,平均6.4±1.3年.

    作者:许正利;林星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外用对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4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90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1例,女14例;右侧27例,左侧18例;年龄19~58岁,平均33.72岁;起病时间3~10日,平均5.2日.治疗组中男34例,女11例;右侧30例,左侧15例;年龄21~55岁,平均34.11岁;起病时间2~10日,平均5.4日.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慧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调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早搏21例

    笔者使用调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早搏21例,取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18~53岁,平均38.14±10.48岁;病程11天~5个月,平均64.29 ± 36.46天;24h动态心电图平均早搏次数1208±352次/24h.对照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9~54岁,平均37.91±10.55岁;病程15天~5.5个月,平均63.59 ± 37.12天;24h动态心电图平均早搏次数1285 ± 367次/24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盛洋;张田杰;陈旭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王邦才从脾胃论治复发性口疮心得

    王邦才主任中医师,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王师熟读经典,长于临证,师古不泥,多有创新.笔者有幸随师临证,现将王师治疗复发性口疮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 从脾胃论治 虚实有别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不已.王师认为本病证非一端,有实有虚,虽发于口腔局部,但却与全身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而其中又以脾胃病变为多见.盖口唇属脾,脾的经脉连舌本而散舌下.且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口腔舌体溃烂应责之于脾胃.但临证之机当辨虚实.王师从长期临床实践中将本病的脾胃病机概括为虚实二端.实者常见有二:一为脾胃伏火,乃胃经实热蒸于口,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呈不规则,有黄色伪膜覆盖,较表浅,周围充血广泛.治宜清胃泻火,凉血通腑.

    作者:骆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运脾和络方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保护及机制研究

    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增加其病残发生率,而且给患者本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与沉重的负担.目前除常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问世,而中医药对DPN的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疗效确切,而作用机制却亟待阐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运脾和络方(专利申请号:ZL200710156412.4)可上调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碱性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修复受损神经[1].此实验研究旨在通过探讨运脾和络方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血清GSH-PX、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机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欢;王东军;翁思颖;柴可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姚楚芳运用六安七味煎加味治案选析

    姚楚芳主任擅长运用自拟的六安七味煎加味治疗各类内科杂病.六安煎见于《景岳全书》,即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姚师自拟的六安七味煎是在六安煎的基础上加浙贝母、黄芩、桔梗、鱼腥草、草河车、开金锁、前胡.现将随诊中的典型病例进行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龚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镜下喷洒石榴皮液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80例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常见的原因有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Dieulafoy病变、Mallory-Weiss综合征等.该病起病急,出血快,大量出血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休克和死亡[1].近年来,笔者采用内镜下喷洒石榴皮液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叶红柔;陆维宏;程胜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万全治疗小儿泄泻学术思想探析

    目的:探讨明代医家万全治疗小儿泄泻的学术思想.方法:研读万氏著作《广嗣纪要》《片玉心书》《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等小儿泄泻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遣方用药、预防传变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归纳总结万氏治疗小儿泄泻的学术思想.结果:万全治疗小儿泄泻,理论上推崇经典,辨证上重视望诊,用药上顾护脾胃,并注重预防传变.结论:万全治疗小儿泄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值得现代医者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作者:张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药外洗内服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性瘙痒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内服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性瘙痒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在本院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予以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平衡,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其中HD组予以常规血液透析,HPD组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中药组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内服治疗.结果:在治疗前后,在瘙痒症状缓解的疗效比较上,中药组与HD组及HP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洗内服联合高通量透析可明显缓解瘙痒症状,其疗效优于普通血液透析和高通量透析.

    作者:丁伟伟;周富明;韦先进;费德升;李玉卿;张忠贤;张雪锋;蓝小琴;陈美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夏枯草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道上皮的少见的恶性肿瘤,手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后生存率较低[1].有研究表明夏枯草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目前夏枯草对胆管癌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夏枯草对胆管癌QBC939和RBE细胞的作用,为临床中医辅助治疗胆管癌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伍旭明;许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药熏蒸联合康复手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15例

    临床上对于患者骨折术后的膝关节僵硬,常规治疗是由康复治疗师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冷疗改善膝关节活动度,而笔者在上述治疗中加用中药熏蒸,发现疗效更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对原代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后5-脂氧酶活性的影响

    脑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5-脂氧酶(5-L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白三烯(LTs)的关键酶.大量研究证实,5-LOX及其代谢产物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介导脑缺血后炎症反应,5-LOX抑制剂和CysLTs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2],表明5-LOX/CysLTs通路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徐静;黄竹燕;叶夷露;刘丹丹;潘蓓蓓;俞月萍;张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及艾灸联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在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本院骨科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常规抗凝药物进行防治,观察组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予穴位按摩及艾灸治疗,监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双下肢动静脉彩超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观察组DVT的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大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和艾灸结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能够有效预防TKA术后下肢DVT发生.

    作者:陈晶;胡春华;李清平;朱文儿;祝海炳;黄小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足浴治疗肝胆郁热型失眠症30例观察

    笔者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足浴治疗肝胆郁热型失眠症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西医综合内科门诊和中医内科门诊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15~65岁.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6~6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吴春华;娄万爽;吴春娥;陈延波;方燕;姜伟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56例

    近些年来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108例患儿均来自近年本院中医儿科门诊.其中治疗组56例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为3~12岁,平均8岁4个月;病程短2个月,长5年,平均1.68年.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为4~13岁,平均9岁8个月;病程短3个月,长4.9年,平均1.85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