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杨剑;刘松鹤;胡水君;邬燕萍
腹部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术后尽快恢复病人的肠功能非常重要.我们自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采用艾箱灸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拔罐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有效地促进了肠功能恢复,获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200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17~74岁,平均49.40±14.54岁.阑尾切除术71例,LC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3例,胃肠手术(胃大部切除、直肠Ca根治术等)4例.
作者:羊馥华;蒋群英;章月燕;王文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表现,以胰岛素抵抗(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而肥胖作为MS的发病基础也早已成为共识.近年来,中医学对于MS病机的认识已基本达成一致,即脏腑(以脾虚失运为主)虚损,气血津液代谢失司而变生瘀、湿、痰、浊诸病理产物.故笔者以益气活血化浊为法,选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葛琳仪的减肥经验方,通过对介导MS发病的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γmRNA)等指标的检测,探讨中医药防治MS的作用机制.
作者:关昊;夏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乌柴二香和胃汤治疗胃脘痛属肝胃气滞证患者5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7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均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胃脘痛肝胃气滞证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1].57例中,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大58岁,小30岁,平均44.3岁;病期长5年,短2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胀痛,痛窜两胁,嗳气频作,喜太息,气怒痛甚,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作者:陈环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证之一,临床以腹部不适或胀或痛及慢性间歇性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改变为特点.根据临床症状特点,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但以便秘为多见,笔者自2009年以来采用祛湿导滞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龄22~60岁;病程1~3年.对照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21~58岁;病程10月~3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郑岳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常有家族史,发病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属于中医学头痛等病症范畴.2007年6月~2012年6月期间,笔者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1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0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77例;年龄大61岁,小23岁,平均44岁;病程长15年,短1年,平均3年.其中左侧头痛31例,右侧头痛60例,两侧头痛15例,巅顶头痛17例,头枕项部头痛2例,前额头痛5例.所有病例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作者:黄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2年来,笔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 47例,获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93例患儿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均根据RRTIs诊断标准[1]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平均年龄3.20±1.25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28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19例.对照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3.10±1.32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27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1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国英;李小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2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均依据1994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1]明确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5~14岁,平均为7.8岁;病程0.9~8年.对照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4~15岁,平均为8.2岁;病程0.5~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何乐中;黄克勤;李俊纬;钱拉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柴胡白芍水煎剂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大鼠慢性应激模型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结果:应激模型组DA、NE、5-HT浓度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应激模型组比较,柴胡白芍水煎剂中、低剂量组能明显升高DA、NE浓度(P<0.05或P<0.01),柴胡白芍水煎剂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升高5-HT浓度(P<0.05或P<0.01).结论:柴胡白芍水煎剂能明显提高慢性应激抑郁大鼠DA、NE、5-HT的浓度,推测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与神经递质变化相关.
作者:李越兰;张世亮;张丽英;宋玉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缺血性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治疗或护理不当可终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笔者自2009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疮灵液湿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足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1],按照Wagner分级标准[2]分为1~3级糖尿病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58±11.12岁,糖尿病足分级:1级9人,2级10人,3级33人.对照组中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59.37±10.50岁,糖尿病足分级1级10人,2级10人,3级34人.
作者:韩晓玲;蔡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胎盘低置状态是指妊娠中期胎盘位置距宫颈口小于70mm,甚至整个胎盘附着于宫颈内口,往往会出现腹痛和/或阴道出血等症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则会发展为前置胎盘,严重危害胎儿和孕妇的生命安全.笔者采用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妊娠中期胎盘低置状态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为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就诊病人,年龄21~45岁;妊娠15~24周.其中孕1次者6例,孕2次者21例,孕3次者9例,孕3次以上者6例.本组患者按《中医妇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中期妊娠,B超提示胎盘低置状态.
作者:叶咏菊;留碧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自拟益气清热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①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②空腹静脉血糖≥6.1mmol/L.③OGTT试验2小时PG水平≥10.0mmol/L]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4~75岁;病程3~20年.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8岁;病程5~22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振雷;魏宏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穴位埋线治疗是针灸的发展与延伸,是经过特别制作后的羊肠线,通过专用的埋线针,埋植在相应的穴位内,起到针刺留针样的作用,达到持续刺激3个月以上的长效.亚健康人一般只要针1次即可,必要时隔3月再埋植1次,使之健康,慢性病每隔3月1次,连续3次为1疗程,同时配合药物,能起到防传变,逆转病情的作用,直至康复.现将近年来特制肠线穴位埋植治未病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入选观察对象均为2006~2009年本院门诊病人.亚健康组病人诉平时易感冒,腰酸,易疲劳,来开补药,共32人,嘱其不要吃补药,接受埋线治疗.
作者:沈王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枢性呃逆是由于中枢性病变致脑干呃逆中枢受激惹,使膈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膈肌痉挛而成.现代医学常用肌松药、抗抑郁药、抗胆碱药等.中医常用中药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等,针刺、头皮针、穴位注射和按压等等.笔者采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1例中枢性呃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患者,男,63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失语12天入本院康复治疗.患者神清,精神软,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时有呃逆.查体见:神清,查体不合作,完全性混合型失语.舌淡红、苔薄少,脉弦.右侧肌张力略增高,腱反射活跃,右侧肢体无明显自主运动,右侧巴氏征阳性.
作者:裴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为自限性,约1周左右患者鼻部、咽部症状消失,但有部分患者咳嗽会持续较长时间,造成患者不断服用抗菌素,进行各种检查,既增加了费用,又无助于病情的缓解.笔者运用止嗽散加味为主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有病例113例,来源于我院2008~2011年门诊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2009年版)的要求:①咳嗽前均有感冒病史,既往无哮喘病史.②咳嗽时间大于3周.③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④抗生素治疗无效.
作者:吴孝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室性早搏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较早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干扰及远期对患者心功能影响使其成为临床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故寻找一种有良好治疗效果、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步长稳心颗粒是目前拥有较多循证医学证据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观察研究旨在验证其对单纯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门诊中初次诊断的单纯性室性早搏患者172例,所有患者有心悸症状且DCG检查室性早搏大于720次/24h(>30次/h).
作者:何伟;王春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痛患者68例,获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2例病人均为本院门诊盆腔痛患者.所有患者均按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诊断[1],诊断明确为盆腔炎性疾病31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7例,子宫腺肌病9例,盆腔粘连17例,盆腔瘀血综合征4例,残余卵巢综合征或盆腔包裹性积液13例,妇科不明原因慢性盆腔痛21例.有妇科手术史者89例,无手术史43例.病程6月~10年不等,平均4.9±1.3年;年龄26岁~55岁,平均37.4±3.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瑞芬;陆金霞;沈姚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2010年7月头伏开始至2012年8月末伏,笔者采用黄芪针足三里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4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1 一般资料根据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1],从2010年7月头伏开始,选取我院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至2011年8月末伏,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5.76±5.46岁;病程20.75±5.25年.对照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67.23±4.21岁;病程19.32±2.2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曹李芳;郑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祛癜复色软膏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短期接触因吸收作用而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将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破损皮肤组和完整皮肤组,每组4只;空白组涂以空白基质,破损皮肤组和完整皮肤组涂以祛癜复色软膏5g·kg-1,观察24h后去除外固定物,用温水洗去残留于皮肤的药物,连续观察7天.结果:祛癜复色软膏对兔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影响,对兔中枢、神经、呼吸、心血管、胃肠、泌尿生殖、皮肤、皮毛及眼等均未见异常现象.结论:表明该药急性毒性甚小,皮肤用药安全,可以提供临床试验用药.
作者:王维卫;俞忠明;高家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停经小于49天的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易出现阴道流血时间长、出血量多等药流不全的症状.我院应用加味生化汤配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获效良好.1 一般资料本组270例均为我院近年来符合药物流产要求的早孕妇女,年龄小18岁,大40岁;停经时间短35天,长49天;孕次少1次,多7次;产次为0~4次;有剖宫产史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对照组90例.两组年龄、孕产次、停经天数等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雪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2009年3月~2012年3月期间,笔者采用肩关节扳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30~75岁,平均51.2岁;病程短1周,长4年.左侧病变39例,右侧病变48例,双侧病变3例.临床表现:肩部疼痛,夜间或肩部活动时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度减小,关节周围广泛压痛.其中轻度(肩关节疼痛较轻或活动时可引起疼痛,活动障碍较轻,肩关节活动度上举大于120°、内收大于30°、外展大于80°、前屈大于80°、后伸大于30°、内旋大于80°、外旋大于50°)46例,中度(肩部疼痛明显,活动时加剧,活动障碍明显,肩关节活动度上举介于60°~120°、内收介于10°~30°、外展介于45°~80°、前屈大于45°~80°、后伸介于10°~30°、内旋介于45°~80°、外旋介于30°~50°)39例,重度(肩部疼痛剧烈,活动障碍较甚,肩关节活动度上举小于60°、内收小于10°、外展小于45°、前屈小于45°、后伸小于10°、内旋小于45°、外旋小于30°)5例.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黄炎洪;王仁灿;潘伟江;徐小恩;张良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