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直性脊柱炎与ABO血型的相关性

刘文杰;马梦君;黄霖;杨睿;陈铿;蔡兆鹏;王鹏;吴燕峰;沈慧勇

关键词:
摘要:为了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和ABO血型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我们收集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院1999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AS患者702例,并对其ABO血型分布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病例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院1999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确诊为AS的患者,共702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蔡振华等[1]报道健康人ABO血型分布结果,共3 694例健康体检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微丝相关蛋白1L2对胶质瘤细胞株LN229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下调胶质瘤细胞株LN229中微丝相关蛋白1L2 (AFAP1L2)的表达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LN2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无义序列小于扰RNA (siRNA)转染组和AFAP1 L2 siRNA转染组进行细胞培养,细胞转染siRNA后,采用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FAP1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siRNA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无义序列siRNA转染组、AFAP1L2 siRNA转染组AFAP1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0、1.00±0.13、0.5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2、0.92±0.08、0.21±0.0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3、1.12±0.07、0.17±0.01,表明AFAP1 L2 siRNA转染组MMP-2和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侵袭和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无义序列siRNA转染组、AFAP1 L2 siRNA转染组Transwell侵袭实验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46.74±10.52)、(236.85±11.74)、(40.14±8.32)个,Transwell迁移实验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58.36±11.46)、(230.52±9.87)、(56.43±7.16)个,细胞划痕实验48 h迁移到空白处的细胞数分别为(296.60±27.14)、(113.80±25.43)、(51.20±13.25)个,说明转染AFAP1L2 siRNA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沉默胶质瘤细胞中AFAP1L2的表达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作者:孙树鹏;王琼;王修玉;尚超;王金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3在肿瘤微环境中对结肠癌LoVo细胞Snail表达的调控

    目的 观察结肠癌肝转移的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肝细胞(L02)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Snai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转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3(PRL-3)的LoVo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L02)模拟肿瘤微环境进行共培养0~5d后,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oVo细胞Snail蛋白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LoVo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RL-3能通过共培养降低Snail基因的表达,蛋白灰度分析显示其抑制率分别为34.06%、37.82%、39.91%、64.07%、73.58% (P<0.01),而未转染的LoVo细胞Snail表达降低不明显,并且经过共培养后高表达PRL-3的LoVo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PRL-3在与肝细胞的共培养环境中下调肿瘤细胞Snail表达从而降低LoVo细胞的迁移能力.

    作者:张旸;曾育杰;蓝球生;许鹤洋;来伟;褚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再通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模拟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HT)的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诱发高糖血症联合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5h再通的方法,观察血管再通19 h后大鼠HT的情况.结果 24只模型组大鼠在基底节和皮层出现不同程度HT,以脑实质血肿为主.联合多次高糖注射比单次高糖注射更易形成HT[88.5 (23/26)比25.0(1/4),P<0.05].血管再通后闭塞侧血脑屏障破坏,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较假手术组明显表达(0.65±0.06比0.37±0.13,P<0.01),而基底膜胶原酶(Collagen)Ⅳ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0.48 ±0.10比0.84±0.08,P<0.01).结论 多次高糖注射诱发大鼠高糖血症联合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5h后再通的方法可成功模拟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后HT的发生.

    作者:刘忠;陈健文;戴刚;汪青园;张珑涓;郭键;陀泳华;石忠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雄激素受体促进前列腺癌生长能力的研究

    目的 观察前列腺癌(PCa)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中雄激素受体(AR)对PCa生长能力的作用.方法 用RNA干扰方法降低已经永生化的CAF细胞中AR的表达,得到CAF-ARsi细胞及对照组CAF-sc细胞;用噻唑蓝(MTT)实验、软琼脂糖凝胶实验分别检测CAF中AR表达水平对PCa细胞体外贴壁生长、悬浮生长能力的影响;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AR及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CAF-ARsi细胞及对照组CAF-sc细胞,MTT实验结果显示在第6天时CAF-ARsi细胞生长速度要比CAF-ARsc细胞慢32.40%;软琼脂糖凝胶实验显示PC3与CAF-ARsi共培养时生成的克隆数较CAF-ARsc细胞下降33.47%;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干扰CAF细胞中AR表达可明显抑制CAF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多种生长因子的分泌.结论 CAF细胞中AR通过调控多种生长因子分泌对PC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光磊;包益平;石磊;高振利;万峰春;林春华;于胜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误诊一例

    原发性心脏肿瘤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发病率为0.0017% ~0.003 3%[1],其中约25%为恶性肿瘤,以血管肉瘤为常见.由于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诊断困难,明确诊断时多数已晚期,预后差,而血管肉瘤的预后较其他病理类型者更差[2].

    作者:李雪莲;韩波;戴炳光;曲崎;张敬国;张峰;蔡传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显微回植修复兔模型前足皮肤脱套伤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显微镜下回植皮肤,修复兔模型前足皮肤脱套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白兔48只,通过装置模拟利器切割撕脱、重物挤压前足等场景,造成大白兔前足脱套伤合并胫骨、跖骨、指(趾)骨骨折等,建立大白兔前足皮肤脱套伤的动物模型,成功41只,并采用内固定趾骨或胫骨骨折,在显微镜下修复断裂肌腱,吻合前足断裂的动脉及相应神经,并将背侧皮肤向远侧掀起,通过直接吻合、转位吻合、移植桥接等方法,逐平面的吻合背侧的动静脉,使皮肤复位,至创缘时吻合创缘皮下浅静脉,缝合皮缘,并放置橡皮引流条.术后石膏固定兔模型前足,抗炎抗感染.结果 41只兔模型回植的皮肤全部成活,3只兔模型创缘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术后X线复查,趾骨胫骨骨折对位好.对兔模型随访3~9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和皮肤创面愈合良好,前足可正常行走.结论 在显微镜下回植皮肤,修复兔模型的前足皮肤脱套伤,有效恢复了伤足的供血,加速了骨折的愈合,可有效恢复大白兔模型伤是的行走功能.

    作者:邱中杰;尹宗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集落刺激因子-1及白细胞介素-6调控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的进展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自身特性,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也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的构成和功能变化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终影响疗效和预后.恶性肿瘤微环境中含有大量的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s)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1(CSF-1)、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系列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释放调节细胞间信号蛋白,是微环境中调节肿瘤细胞与TAMs的“纽带”[1].CSF-1、IL-6与TAMs的关系以及其促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如下所述.

    作者:裴宝祥;孙冰生;张钰;王安雷;张真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载脂蛋白E修饰脂质体介导pGenesil-1质粒高效转染HL-7702肝细胞

    我们将肝靶向蛋白载脂蛋白E(apoE)与脂质体结合[1-2],构建apoE修饰脂质体(apoE-lipoplexes),提高基因对肝细胞的转染效率.一、材料与方法人肝细胞株HL-7702和pGenesil-1质粒由本室保存.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和二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OPE)各100 mg,1.3ml无水乙醇溶解,60℃注入12 ml注射用水;聚碳酸酯膜挤压整理,水超滤除乙醇,定容至13rnl,得普通脂质体(Lipoplexes,记作CL-1).CL-1 4 ml,加24 μg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MAL),60℃ 1h,记作CL-2.

    作者:于保锋;高然朋;李春锋;莱智勇;牛凯;秦琴;解军;徐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沉默对人肿瘤细胞株HO-8910和HO-8910 PM 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沉默对人肿瘤细胞HO-8910和HO-8910 PM的影响.方法 以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和HO-8910 PM为研究对象,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下调UHRF1在上述细胞中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O-8910和HO-8910 PM细胞转染前后UHRF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UHRF1蛋白的表达水平;转染第4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株细胞转染前后的凋亡水平;转染后24、48、72、96、120 h,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UHRF1敲减前后两株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结果 RNAi技术敲减UHRF1在HO-8910和HO-8910 PM细胞中的表达后,实验组(kd组)中UHR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阴性对照组(nc组)和空白组(bl组,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O-8910细胞在kd、nc和bl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6.04±1.41)%、(8.43±0.94)%、(7.76±0.36)%,k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和bl组(P<0.01),nc组和b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8910 PM细胞在kd、nc、bl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7.98±4.39)%、(8.92±2.39)%、(8.18±0.83)%,k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和bl组(P<0.05),nc组和b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K-8结果显示,HO-8910和HO-8910 PM细胞从转染后48 h开始,kd组细胞增殖率低于nc组和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c组和bl组细胞比较,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UHRF1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和HO-8910 PM的表达后,细胞的凋亡水平增高,增殖能力减弱.

    作者:邵丽佳;沈利洪;葛梦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曲张静脉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本研究旨在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下肢慢性酶静脉疾病(CVI)患者曲张静脉壁及正常大隐静脉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血管重塑中作用.一、材料与方法

    作者:刘群亮;周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Krüppel样转录因子4与姜黄素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协同抗增殖及促凋亡效应

    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KLFs)成员之一的KLF4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炎症、迁移以及肿瘤形成,因而得到了极大关注[1].研究显示多种肿瘤中KLF4的表达下调.然而KLF4作为一种原癌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尚未明确.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天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烹饪和中药制剂[2].医学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侵袭、迁移、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特性,已成为一种抗癌化合物应用于多种肿瘤[3].本研究旨在检测过表达KLF4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凋亡以及侵袭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是否与KLF4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纪军;高雁艳;王贺双;张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RNA干扰β-链蛋白对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我们利用小发夹RNA(shRNA)干扰β-链蛋白(β-catenin)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受抑制对小鼠垂体腺瘤GT1.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小鼠垂体腺瘤GT1.1细胞株,DMEM/F12、胎牛血清、马血清、胰蛋白酶、β-链蛋白(β-catenin) shRNA Plasmid、cop 绿色荧光蛋白(GFP) Control Plasmid、shRNA Plasmid Transfection Reagent、shRNA Plasmid Transfection Medium、Puromycin、基质胶Matrigel、Transwell碳酸酯膜(24孔,孔径8μm)、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试剂盒、兔抗鼠β-catenin和β-肌动蛋白(β-actin)一抗、羊抗兔二抗等.

    作者:赵程程;王传方;张猛;张秋生;高永中;李维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湖北汉族人群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湖北汉族人群多药耐药基因(MDR1)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1b外显子-129T→C突变、21外显子2 677G→T/A突变、26外显子3 435C→T突变)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检测133例大肠癌患者和383例对照组的MDR1 T-129C、G2 677T/A、C3 435T基因型分布.统计各位点基因型频率以及T-129C-G2 677T/A-C3 435T单倍体型频率.结合临床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单倍体型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MDR1 T-129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MDR1 T-129C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6.4%)明显高于对照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1-129位点的基因型TC频率在大肠癌组(12.8%)较对照组(6.3%)显著增高,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比值比(OR)=2.186,P<0.05].MDR1的3个位点间-129、2677、3 435存在连锁不平衡性,共检出11种单倍体型(T-129C-G2 677T/A-C3 435T),其中以TGC (40.27%)、TTT(36.96%)、TAC (9.97%)、TTC (5.02%)4种单倍体型为主.单倍体型CGC、CTT在病例组(1.98%,1.25%)与对照组(0.51%,0.17%)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体型TGC/TTT在结肠癌组(35.5%)分布频率较直肠癌(15.5%)高(P<0.05).结论 MDR1 T-129C的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明显相关.

    作者:姜黎;周瑞;周峰;叶梅;汤小燕;夏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组氨酸接枝聚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肝脏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基因及其反式激活因子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应用新型纳米载体组氨酸接枝聚(β-氨基酯)(HGPAEs)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肝脏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基因(MHC-Ⅱ)及其反式激活因子基因(CⅡT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HGPAEs及针对大鼠CⅡTA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并将两者耦合成pCⅡTA-HGPAEs载体,分别设置生理盐水组、单纯HGPAEs组、pHK-HGPAEs阴性对照组和pCⅡTA-HGPAEs干预组,通过门静脉注射方法体内转染大鼠肝脏,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CⅡTA和MHC-Ⅱ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载shRNA质粒的HGPAEs载体,体内转染大鼠肝脏后,pCⅡTA-HGPAEs组CⅡTA与MHC-Ⅱ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C ⅡTA及MHC-Ⅱ转录水平分别为(21.4±4.2)%和(26.3±5.8)%,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1.6±7.6)%和(27.8±5.6)%.而生理盐水、HGPAEs、pHK-HGPAEs组转染后CⅡTA与MHC-Ⅱ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GPAEs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基因转运载体,应用RNA干扰技术经门静脉注射方法转染大鼠肝脏,可显著抑制CⅡTA和MHC-Ⅱ基因表达.

    作者:姚庆娟;刘刚;王建林;胡凡果;邱宇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沉默免疫负调控基因技术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联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我们2014年1至2014年5月进行经沉默免疫负调控基因(iAPA)技术处理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iAPA-DC/CTL)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作者:付海峰;周文波;魏英;吴红伟;汪斌;徐军辉;徐彦哲;丁佑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侧骨盆环稳定性对前柱伴后半横行髋臼骨折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内固定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对侧骨盆环稳定性对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DAPSQ)治疗前柱伴后半横行髋臼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右侧高位前柱伴后半横行髋臼骨折的全骨盆模型,对右侧髋臼骨折采用DAPSQ固定,分别构建出3组内固定模型:对侧骨盆环完整(A)、对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内固定(B)及对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未固定(C),模似坐位加载600 N生理载荷,比较各组右侧骨折端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A、B、C3组内固定模型臼顶纵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柱内壁横向位移分别为(0.903±0.034)、(0.910 ±0.038)、(1.117 ±0.380) mm,DASPQ方形区处螺钉所受应力表现为A>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SPQ固定前柱伴后半横行髋臼骨折时,在对侧骨盆环稳定的前提下可以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作者:董石磊;蔡贤华;王志华;刘曦明;王威;董鹏飞;王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损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右美托咪定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而颅脑外伤灶的炎性反应是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中S-100β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减轻脑损伤的机制.

    作者:邱永升;贾英萍;张德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靶向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的RNA干扰对人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组织特异性的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与胶质瘤的增殖、侵袭等密切相关[1].为了解SATB1和胶质瘤的关系,我们通过RNA干扰技术和裸鼠内U251成瘤实验,观察SATB1在裸鼠体内是否敲低,以及对U251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作者:楚胜华;朱志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血浆胱抑素C(Cys C)、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及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62例脓毒症确诊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C组,n=31)接受常规的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联用乌司他丁组(UTI组,n=31)在接受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尿液NGAL、Kim-1及血浆Cys C、IL-18.结果 C组治疗后NGAL(3.43±0.35) μg/L、Kim-1 (5.37 ±0.30) μg/L、Cys C (9.29±0.28) mg/L及IL-18水平(136.87±6.43) ng/L与治疗前[NGAL(0.92 ±0.10) μg/L、Kim-1(4.13±0.22) μg/L、Cys C (3.53±0.25) mg/L及IL-18水平(83.37±7.65)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UTI组差异更为明显[治疗后NGAL(2.71±0.22) μg/L、Kim-1(4.79±0.23) μg/L、Cys C (7.29±0.33) mg/L及IL-18水平(110.28±6.86) ng/L比治疗前NGAL(0.99 ±0.37) μg/L、Kim-1 (4.21±0.25) μg/L、Cys C(3.50±0.25) mg/L及IL-18水平(84.27±7.51) ng/L,P<0.01].结论 联用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NGAL、Kim-1、Cys C及IL-18水平,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孙小聪;邵义明;黄河;麦振华;观春明;谢玉柳;尹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人肺腺癌细胞GLC-8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磷脂酶Cγ1-蛋白激酶Cα信号转导的研究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人肺腺癌细胞GLC-82增殖的抑制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磷脂酶Cγ1(PLCγ1)-蛋白激酶Cα(PKCα)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检测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GLC-8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GLC-8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相关蛋白PDGFRα、PLCγ1、PKCα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GLC-82细胞PDGFRα、PLCγ1、PKC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I法显示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作用GLC-82细胞株后,抑制率较单独应用TRAIL和MG132均显著增高,抑制率分别为(34.92±3.95)%、(33.17±1.78)%和(76.96±1.28)%(P<0.05);流式细胞仪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作用GLC-82细胞48 h后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能明显诱导GLC-82细胞凋亡(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作用GLC-82细胞株后能使PDGFRα、PLCγ1、PKCα蛋白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明显抑制PDGFRα、PLCγ1、PKCα蛋白的表达.结论 TRAIL联合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降低GLC-82细胞PDGFRα-PLCγ1-PKCα信号通路各蛋白表达的水平,肺腺癌的发病和PDGFRα-PLCγ1-PKCα转导通路信号增强关系密切.

    作者:朱登彦;余旸;李向楠;杨洋;赵佳;吴恺;赵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