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平;吴骏;刘俊峰;刘紫强;李卫强;郝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超过20%或更多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发生血栓,而PV所致的血栓事件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中易被忽视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PV合并血栓的治疗.一、资料与方法
作者:胡国华;何晓红;符伟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原位种植方法,建立可稳定遗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kwis肺癌(LLC)C57BL/6小鼠模型.方法 用Matrigel胶分别包裹1×103、1 ×104、1×105个表达GFP的LLC细胞,原位种植于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在第7、14、21、28天每组分别解剖3只,采用Sellstrom Z87荧光护目镜和激光二极管泵浦(LDP) 470 nm的蓝光手电筒直接快速地观察成瘤与转移,统计成瘤率与成瘤时间,并行组织病理形态观察与电镜观察.结果 3组小鼠成瘤均稳定表达GFP,成瘤率分别为25.00%、58.33%、91.67%,与剂量呈正相关(P<0.01);成瘤时间分别为(23.33±4.04)、(21.00±5.72)、(18.45±-7.84)d,与剂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成功建立稳定表达GFP的Lewis肺癌小鼠模型,可用于治疗肺癌药物的快速筛选.
作者:江进;王菲;曹友德;邢若曦;孙志卫;陈俊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们将肝靶向蛋白载脂蛋白E(apoE)与脂质体结合[1-2],构建apoE修饰脂质体(apoE-lipoplexes),提高基因对肝细胞的转染效率.一、材料与方法人肝细胞株HL-7702和pGenesil-1质粒由本室保存.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和二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OPE)各100 mg,1.3ml无水乙醇溶解,60℃注入12 ml注射用水;聚碳酸酯膜挤压整理,水超滤除乙醇,定容至13rnl,得普通脂质体(Lipoplexes,记作CL-1).CL-1 4 ml,加24 μg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MAL),60℃ 1h,记作CL-2.
作者:于保锋;高然朋;李春锋;莱智勇;牛凯;秦琴;解军;徐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下调胶质瘤细胞株LN229中微丝相关蛋白1L2 (AFAP1L2)的表达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LN2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无义序列小于扰RNA (siRNA)转染组和AFAP1 L2 siRNA转染组进行细胞培养,细胞转染siRNA后,采用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FAP1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siRNA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无义序列siRNA转染组、AFAP1L2 siRNA转染组AFAP1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0、1.00±0.13、0.5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2、0.92±0.08、0.21±0.0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3、1.12±0.07、0.17±0.01,表明AFAP1 L2 siRNA转染组MMP-2和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侵袭和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无义序列siRNA转染组、AFAP1 L2 siRNA转染组Transwell侵袭实验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46.74±10.52)、(236.85±11.74)、(40.14±8.32)个,Transwell迁移实验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58.36±11.46)、(230.52±9.87)、(56.43±7.16)个,细胞划痕实验48 h迁移到空白处的细胞数分别为(296.60±27.14)、(113.80±25.43)、(51.20±13.25)个,说明转染AFAP1L2 siRNA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沉默胶质瘤细胞中AFAP1L2的表达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作者:孙树鹏;王琼;王修玉;尚超;王金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突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412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基因常见密码子突变特征,分析K-ras、BRAF突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12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为37.9%,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为45.2%,高于结肠癌(28.8%,P <0.05).K-ras基因突变中单个位点突变率为35.4%,2个位点的突变率为2.2%,3个位点突变率为0.2%.K-ras突变常见于12和13位密码子,12位密码子占32.0%,分别为G12D(15.0%)、G12V(9.5%)、G12C(3.9%)、G12S (2.9%)、G12A(2.4%)和G12R (0.7%),13位密码子占6.1%,均为G13D.K-ras基因突变方式以G→A为主.Ⅰ+Ⅱ期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30.4%)低于Ⅲ+Ⅳ期(45.2%,P<0.05),基因位点突变分析只发现G12V突变率在TNM分期Ⅰ+Ⅱ期的突变率(5.9%)低于Ⅲ+Ⅳ期(13.0%,P<0.05).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直肠癌中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2.4%,其中结肠癌中的BRAF基因的突变率(4.9%)高于直肠癌(0.4%,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以单个位点突变为主,其中又以G12D为常见,其中G12V突变可能与结直肠癌进展相关.直肠癌K-ras突变率高于结肠癌,而结肠癌BRAF突变率高于直肠癌.K-ras、BRAF基因突变在结肠癌和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杨常顺;李伟华;蔡少鑫;王欢;王乐;周飙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丙泊酚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丙泊酚对A549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丙泊酚对A549细胞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AQP1蛋白表达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MTT法和流式细胞法显示不同浓度丙泊酚作用A549细胞株48h后,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为(52.8±5.2)%、(61.2±5.9)%、(69.4±6.1)%;(42.8±4.1)%、(59.8±11.2)%、(71.4±13.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丙泊酚作用A549细胞48h后,AQP1蛋白的表达水平为0.87±0.12、0.54±0.07、0.31 ±0.04;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不同浓度丙泊酚作用于A549细胞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61.35±8.98)、(51.78±7.58)、(40.35±5.12)个.结论 丙泊酚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抑制肺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QP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赵佳;刘东雷;杨洋;吴恺;赵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WEE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79例结肠癌组织中WEE1的表达;Kendall' tau法进行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WEE1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等因素无显著相关,但与结肠癌术后复发显著相关(r =0.297,P<0.01),WEE1表达阴性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28.85%比3.70%,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WEE1表达水平是结肠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与WEE1表达阳性的患者比较,WEE1表达阴性的患者具有较短的中位生存期(45个月比85个月,P <0.05).结论 WEE1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结肠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陈文超;韩斌;庞志刚;高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4蛋白在巨大肝癌中的表达及与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关系,并建立蛋白数学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构建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4蛋白在73例巨大肝癌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与73例未复发转移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及建立数学预测模型.结果 Galectin-4在巨大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9.0%(57/14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1.9%(105/146,P<0.05)和正常肝组织的80.0%(8/10,P<0.05);Galectin-4在12个月内复发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19.1% (14/73),明显低于未复发转移组的58.9% (43/73,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Galectin-4阴性表达组1年无瘤生存率(53.1%)明显低于阳性表达组(83.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Galectin-4表达、分化程度及镜下脉管癌栓是术后12个月发生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P=1/[1 +Exp(2.963+性别的B值+分化程度的B值+镜下脉管癌栓的B值+ Galectin-4蛋白表达的B值)],其灵敏度为65.75%,特异度为83.56%,准确度为74.66%.结论 Galectin-4蛋白低表达与巨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有关,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巨大肝癌术后个体化预测提供依据.
作者:曾金华;黄新辉;刘景丰;曾永毅;刘小龙;黄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转染血红素氧合酶-1(HO-1)能否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质粒将HO-1转染进入人成骨细胞,乙醇干预24h后,Hoechst染色观察成骨细胞核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olt检测细胞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量.结果 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HO-1转染组少量细胞胞核发生改变,而阳性对照组中胞核发生改变的较多.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O-1转染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APAF1、Caspase-3和Cyt-C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HO-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APAF1、Caspase-3和Cyt-C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转染HO-1能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与HO-1抑制细胞中APAF1、Caspase-3和Cyt-C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杰;张丰泉;杜振宁;蔡腾;蔡朋杉;范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自身特性,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也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的构成和功能变化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终影响疗效和预后.恶性肿瘤微环境中含有大量的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s)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如集落刺激因子-1(CSF-1)、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系列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释放调节细胞间信号蛋白,是微环境中调节肿瘤细胞与TAMs的“纽带”[1].CSF-1、IL-6与TAMs的关系以及其促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如下所述.
作者:裴宝祥;孙冰生;张钰;王安雷;张真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C6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DHA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Raf/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及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 DHA对C6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时间依赖性,DHA作用24、48 h后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96.52、48.70 μmol/L;50、100 μmol/L DHA作用C6细胞10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10.32±0.63)%、(24.48 ±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HA可明显下调MEK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DHA对C6细胞具有诱导凋亡和抑制增殖的 作用.
作者:杜伟;庞长河;王栋梁;薛亚轲;宋来君;魏新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湖北汉族人群多药耐药基因(MDR1)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1b外显子-129T→C突变、21外显子2 677G→T/A突变、26外显子3 435C→T突变)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检测133例大肠癌患者和383例对照组的MDR1 T-129C、G2 677T/A、C3 435T基因型分布.统计各位点基因型频率以及T-129C-G2 677T/A-C3 435T单倍体型频率.结合临床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单倍体型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MDR1 T-129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MDR1 T-129C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6.4%)明显高于对照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1-129位点的基因型TC频率在大肠癌组(12.8%)较对照组(6.3%)显著增高,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比值比(OR)=2.186,P<0.05].MDR1的3个位点间-129、2677、3 435存在连锁不平衡性,共检出11种单倍体型(T-129C-G2 677T/A-C3 435T),其中以TGC (40.27%)、TTT(36.96%)、TAC (9.97%)、TTC (5.02%)4种单倍体型为主.单倍体型CGC、CTT在病例组(1.98%,1.25%)与对照组(0.51%,0.17%)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体型TGC/TTT在结肠癌组(35.5%)分布频率较直肠癌(15.5%)高(P<0.05).结论 MDR1 T-129C的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易感性明显相关.
作者:姜黎;周瑞;周峰;叶梅;汤小燕;夏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结肠癌肝转移的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肝细胞(L02)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Snai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转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3(PRL-3)的LoVo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L02)模拟肿瘤微环境进行共培养0~5d后,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oVo细胞Snail蛋白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LoVo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RL-3能通过共培养降低Snail基因的表达,蛋白灰度分析显示其抑制率分别为34.06%、37.82%、39.91%、64.07%、73.58% (P<0.01),而未转染的LoVo细胞Snail表达降低不明显,并且经过共培养后高表达PRL-3的LoVo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PRL-3在与肝细胞的共培养环境中下调肿瘤细胞Snail表达从而降低LoVo细胞的迁移能力.
作者:张旸;曾育杰;蓝球生;许鹤洋;来伟;褚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及谷氨酸转运体(EAAT2)在心肌肥厚大鼠心脏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结扎制备心肌肥厚模型,64只F344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结扎后2、3、4和8周组,每组组内再进一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8).采用超声心动图证实心肌肥大模型的建立,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连接蛋白43(Cx43)、NMDAR1和EAAT2的表达.结果 通过测定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和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WLVd),证实心肌肥厚模型建立成功.腹主动脉结扎术后3周,心肌肥厚达到大[(1.72±0.17) mm比(1.29±0.24) mm、(2.12±0.12) mm比(1.43±0.37) mm,P< 0.05].在腹主动脉结扎术后3周及4周,心肌NMDAR1及EAAT2的阳性表达面积(Area,%)和积分吸光度(IA,%)显著升高(术后4周,NMDAR1:1.51±0.45比0.79±0.63、1.11±0.29比0.60 ±0.17,EAAT2:1.69±0.47比0.99±0.53,1.31±0.39比0.90±0.47,P<0.05);术后3、4及8周,心肌Cx43 Area(%)和IA(%)也明显升高(术后4周:2.51±0.85比1.11 ±0.33、1.94±0.66比0.80±0.55,P<0.05).结论 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细胞中NMDAR1和EAAT2的表达明显上调,证实谷氨酸信号系统参与了心肌肥厚的重构过程.在心肌肥厚重构后第8周,NMDAR1和EAAT2的效应降低,而Cx43的效应则相对持续较长时间.
作者:理国富;刘子由;陈光献;杜尚明;梁孟亚;姚尖平;吴钟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株COC1/DDP中谷胱甘肽转移酶π(GSTπ)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反义寡核苷酸对COC1/DDP顺铂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GSTπ的硫代脱氧寡核苷酸(ASODN),以200 nmol/L浓度转染COC1/DDP细胞,用噻唑蓝法观察顺铂对细胞抑制率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 (1)COC1/DDP细胞中GSTπ基因呈高表达,其mRNA相对表达值为0.78±0.13.而COC1细胞中无表达.(2)与COC1/DDP细胞组比较,GSTπ-ASODN组GSTπ-mRNA降低,相对表达值为0.058±0.022,耐药指数(RI)降低为3.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错义寡核苷酸组,GSTπ表达及RI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GSTπ基因高表达与COC1细胞获得顺铂耐药性有密切关系.(2) GST-ASODN能有效逆转COC1/DDP细胞株对顺铂的耐药性.
作者:张珂;杨兴升;孙彩萍;胡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粪便DNA中p33生长抑制基因1b(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探讨其在两种标本中检测的一致性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粪便标本及对照组粪便标本,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nMSP)检测p33ING1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结果 37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粪便中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78%、78.38%,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4.60%,具有明显相关性(r=0.838,P<0.01).粪便DNA中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粪便DNA中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能反映其在肿瘤组织中甲基化状况.
作者:黄沁园;何纯刚;陈利生;吴鸿根;邓洪强;潘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抑制气管移植物核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对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50只BALB/c和C57BL/6小鼠分为3组:同基因移植组(A组)、脂质体对照组(B组)和小干扰RNA (siRNA)干扰组(C组).体外建立siRNA干扰NF-κB蛋白低表达支气管移植物以及气管移植动物模型,后比较各组移植后第7、14和28天排斥反应的程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炎性细胞浸润、气管通畅度和上皮细胞存活率.结果 与A组比较,气管移植后第14天,B组支气管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出现纤维阻塞,通畅度为(62.0±16.7)%,支气管上皮细胞存活率为(11.0±24.6)%;而C组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管腔通畅度为100% (P <0.05),C组支气管上皮细胞存活率为(78.80±4.41)%(P<0.05);气管移植后第21天,B、C两组管腔通畅度及上皮细胞存活率均为0.结论 siRNA沉默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蛋白表达可通过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水平,延长气管管腔的通畅时间和上皮细胞存活时间,从而延缓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展.
作者:何筱天;吴多光;姜明;王稳健;王铭辉;张惠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触珠蛋白(H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p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p mRNA的相对表达量(0.913 ±0.102)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0.357±0.009)和正常甲状腺组织(0.296 ±0.008).Hp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92 ±0.122,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0.211 ±0.051)和正常甲状腺组织(0.197±0.046,P<0.05),而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M分期的增加,H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但各分期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樊玉霞;刘洋;刘征;王晓明;袁青领;卢秀波;王家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NCOA5) mRNA及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NCOA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NCOA5 mRNA (74.3%)和蛋白(83.8%)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NCOA5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而与肝脏转移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NCOA5的低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转移.
作者:马从乾;王雅;杨轲;赵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为了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和ABO血型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我们收集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院1999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AS患者702例,并对其ABO血型分布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病例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院1999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确诊为AS的患者,共702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蔡振华等[1]报道健康人ABO血型分布结果,共3 694例健康体检者.
作者:刘文杰;马梦君;黄霖;杨睿;陈铿;蔡兆鹏;王鹏;吴燕峰;沈慧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