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鼠脑动脉瘤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张宇;邢立举;翟秀伟

关键词:金属基质蛋白酶-2, 金属基质蛋白酶-9, 脑动脉瘤
摘要: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大鼠脑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MMP组和高血压组,每组30只,前者应用外源性MMP-2、MMP-9干预,后者通过手术造成大鼠肾性高血压,分别于术后1、3和5周采集标本,观察脑动脉瘤形成,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及其表达水平.结果 MMP组大鼠血压稳定,保持在(106.42±11.45) mmHg(1 mmHg =0.133 kPa).高血压组大鼠术前血压为(105.36±11.24) mmHg,术后1周血压迅速上升,达(150.66±13.49) mmHg,术后3周时血压已接近升压曲线峰值(194.73±16.91) mmHg,高于术前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后血压逐渐保持平稳,形成稳定的肾性高血压.两组血压在术后1、3、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见13只大鼠的脑底动脉环分叉部有明显动脉瘤形成,MMP组脑底动脉环结构基本正常.MMP组在术前,术后1周,3周和5周的血浆MMP-2和MMP-9浓度分别为(56.23 ±3.47)、(74.51 ±4.92)、(79.92±6.51)、(85.96±7.38) mg/L和(61.57±2.62)、(73.85 ±4.63)、(80.77±7.23)、(87.94±9.50) mg/L.高血压组在术前,术后1周,3周和5周的血浆MMP-2和MMP-9浓度分别为(58.22±4.45)、(73.52±5.83)、(108.59±8.64)、(129.47±12.49) mg/L和(63.24±3.72)、(76.72±6.58)、(135.26±14.74)、(159.03±17.27) mg/L.在术后3、5周,与MM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见高血压组在术后3周脑动脉壁胞质中MMP-2和MMP-9表达明显增加,持续至第5周,而MMP组仅有弱阳性表达.RT-PCR检测显示高血压组在术后3周脑动脉壁MMP-2和MMP-9基因表达增加,持续至第5周,而MMP组仅有较弱的基因表达.结论 MMP-2和MMP-9的过度表达导致的脑动脉壁胶原纤维及内弹力层破坏是脑动脉瘤形成的主要原因,血压持续升高是MMP-2和MMP-9被异常激活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单纯外源性MMP在脑动脉瘤形成中可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探索肿瘤细胞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2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cadherin和VEGF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epG2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浓度;收集HepG2细胞培养上清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VE-cadherin Y658位点的活化,Transwell法检测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VEGF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58.43 ng/L和42.73 ng/L,提示人肝癌细胞株HepG2可分泌丰富的VEGF;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VE-cadherin和VEGF均有显著高表达,其强阳性(卅)表达率分别为63% (14/22)和73%(16/22),提示与疾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用HepG2细胞培养上清刺激HUVEC,可检测到MAPK的活化和VE-cadherin Y658位点的磷酸化,以及内皮细胞迁移速率的增强.结论 肝癌组织可通过VEGF等生长因子的分泌引起内皮细胞活化、迁移增强、新生血管形成增多,从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展.

    作者:王海燕;谢丛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体质量指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Luminal型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Luminal型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2008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161例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术后接受规范辅助化疗和/或放疗后均只应用内分泌治疗,年龄33 ~ 88岁,中位年龄58岁.

    作者:李庆霞;史东剑;李莉;邓新娜;张丽霞;赵静;蔡建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对大鼠结肠平滑肌钙钾电流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一氧化氮(NO)与硫化氢(H2S)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钙钾电流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结肠动力的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近端结肠平滑肌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NO供体硝普钠(SNP,200 μmol/L)和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300 μmol/L)对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和大电导钙激活钾电流(IBKCa)的影响.结果 膜电位0 mV处,SNP和NaHS均显著抑制ICaL峰值,SNP使峰电流密度由[(-3.76±0.66)pA/pF]降低至[(-2.67±0.42)pA/pF](P<0.01);NaHS使峰电流密度由[(-4.13 ±0.29)pA/pF]降低至[(-2.73 ±0.76)pA/pF](P<0.01);SNP明显抑制L型钙通道Ⅰ~Ⅴ曲线,但不影响其电压依赖特性;而NaHS使L型钙通道Ⅰ~Ⅴ曲线右移;SNP不影响L型钙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特性;NaHS使L型钙通道的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均显著右移(P<0.05);SNP促进IBKCa,使电流密度由[(12.7±1.9) pA/pF]增加至[(14.7±2.1) pA/pF](P<0.05);NaHS抑制IBKCa,电流密度由[(15.5 ±2.4) pA/pF]降低至[(12.4±2.9) pA/pF] (P <0.05).结论 NO和H2S均抑制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SMCs)收缩,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NO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激活BKCa通道抑制平滑肌收缩,而H2S则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抑制平滑肌收缩,但同时也抑制BKCa通道,其可能参与平滑肌钙稳态的调节.

    作者:全晓静;罗和生;陈炜;崔凝;夏虹;余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中间歇推注法预防骨水泥渗漏

    目的 观察间歇推注法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及对骨水泥渗漏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7具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8~L5)椎体,共获得70个完整标本(其中10个做预实验),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B、C3组,A组连续推注骨水泥3ml;B组先推注0.5ml骨水泥,间歇1 min后再推注2.5ml;C组每推注0.5ml骨水泥均需间歇1 min,共推注3 ml用时6.5 min.术后CT扫描,评定A、B、C3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及分析骨水泥的分布规律;同时采用精密量筒测量各组平均骨水泥渗漏体积.结果 C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5% (3/20),明显低于A组的75% (15/20)和B组的55% (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5,P<0.05);C组骨水泥渗漏体积(0.2000±0.1000) ml,明显低于A组的(0.7667±0.333 1)ml和B组(0.5818±0.325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P<0.05);骨水泥渗漏的位置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椎旁软组织渗漏(56.76%),椎间盘渗漏(24.32%),椎旁血管渗漏(13.51%),椎管内渗漏(5.41%);同时CT扫描显示:C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较A、B组更加均匀.结论 间歇推注法是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手术方法,使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作者:黄习彬;齐向北;李军科;王大鹏;刘士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褪黑素、钙调蛋白在脊柱侧凸模型中的相互作用

    目的 观察持续光照、褪黑素拮抗剂、钙调蛋白拮抗剂共同作用对制作双足大鼠脊柱侧凸动物模型成功率及Cobb角度的影响.方法 将刚断乳的1个月龄雌性大鼠32只制作成双足大鼠,并随机分成4组,A组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持续光照,B组单纯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C组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饮用钙调蛋白拮抗剂TMX,D组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8周和16周时分别拍摄X线片并统计各组大鼠侧凸模型发生率和侧凸程度的不同.结果 (1)8周时,AB两组大鼠部分发生了脊柱侧凸,发生率分别为75.0%和12.5%,其中A组侧凸度数范围分别为10.8°~16.8°,平均为12.4°,B组大鼠侧凸度数平均为19.4°,AB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大鼠均没有发生脊柱侧凸,未发生率为100.0%;(2)16周时,A组大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为57.0%,侧凸度数范围10.1°~17.9°,平均14.3°,B组大鼠脊柱侧凸发生率为62.5%,侧凸度数范围18.0° ~30.3°,平均25.2°,A、B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大鼠均未发生脊柱侧凸,未发生率为100.0%,BC、BD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通过在双足大鼠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可成功制作脊柱侧凸大鼠模型,这种脊柱侧凸的发生与褪黑素的失作用有关.(2)光照条件下,早期可增加脊柱侧凸的发生,但是这种侧凸是可逆的.(3)光照条件终不能增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及侧凸畸形程度.(4)钙调蛋白拮抗剂可有效抑制脊柱侧凸的自然进程,这种抑制作用与钙调蛋白的失作用有关.

    作者:吴俊哲;柯庆峰;吴文华;何立江;王江波;黄隆;戴章生;林朝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对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体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对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体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三维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构建EMMPRIN基因干扰及过表达载体,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U87,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EMMPRIN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血管生成拟态体外形成的影响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三维培养时,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87能够在Matrigel基质胶上形成类似于内皮细胞的环状结构,EMMPRIN过表达组(HeRNA-EMMPRIN)、空白对照组(Control-EMMPRIN)、干扰组(siRNA-EMMPRIN)各组细胞株U87的血管生成拟态平均管状结构的总结点数分别为26.93±3.59、17.33±2.41和5.40±2.22,形成能力逐渐减弱及细胞上清MMP-2/MMP-9蛋白表达逐渐减低,且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MMPRIN可能通过调控MMP-2/MMP-9蛋白的表达来影响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作者:陈保东;马宇强;王波;王一莎;李维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内核因子-κB介导的炎性反应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A:对照组,B:COPD组,C:COPD+ MSCs组,D:COPD+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小干扰RNA (siRNA) MSCs组,E: COPD+ siRNA MSCs组.检测肺平均内衬间隔(MLI)、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核因子-κB(NF-κB) p65.结果 与A组比较,B组MLI增高[(56.14 ±2.52) μm比(29.41 ±2.03) μm,P<0.01],NF-κB p65增高(0.705±0.170比0.205±0.060,P<0.01),炎性因子增高.与B组比较,C组TSG-6增高(0.778±0.120比0.435±0.080,P<0.01),NF-κB p65减少(0.463±0.080比0.705±0.170,P<0.01),炎性因子减少,MLI降低[(38.78 ±2.13) μm比(56.14±2.52) μm,P<0.01].结论 MSCs分泌TSG-6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抑制肺内炎性反应.

    作者:刘红梅;秦涛;马利军;李玉光;马芸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DLLA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比较评估在创伤后骨修复愈合过程中,PDLLA可吸收材料和传统的金属内固定制品对于成骨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建立SD大鼠开放截骨模型,分别应用传统金属骨折内固定制品(克氏针)和PDLLA可吸收骨棒对其骨折进行髓内内固定处理,动态比较两者对骨折治疗的效果;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骨保护素(OPG)、RANKL/OPG,比较评估创伤后骨修复愈合过程中成骨影响的差异;大体解剖与影像学观察检测骨折相关指标;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Wnt、OPG、RANKL等蛋白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痂组织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OPG、RANKL mRNA表达差异.结果 术后第4、6周,与传统金属髓内固定制品相比,应用PDLLA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后,骨小梁生长显著增加[4周:(0.522±0.06) 1/mm;6周:(0.709±0.06) 1/mm],血清sRANKL浓度显著上升[4周:(132.66±2.87) ng/L;6周:(131.08±2.09) ng/L],血清OPG浓度显著上升[4周:(42.68±3.99) ng/L;6周:(44.88±3.90) ng/L],血清OPG/sRANKL比值显著上升(4周:0.34±0.06;6周:0.34±0.08),血清TRAP-5b浓度显著下降[4周:(86.48±5.11) ng/L;6周:(90.05±5.13) ng/L,P<0.05];术后第4、6周,与传统金属髓内固定制品相比,应用PDLLA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后,骨痂组织中RANKL、OPG、Wnt、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与传统金属内固定制品比较,PDLLA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上述骨创伤后的修复愈合过程中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有促进作用.

    作者:凌卓彦;史高龙;陈礼;董启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食管隧道行胸腔手术的研究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指经自然腔道置入软式内镜,穿刺进入人体腔隙,并在内镜下完成的手术操作[1].胸腔NOTES手术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食管隧道行胸腔NOTES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前景.一、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为4头健康雌性大白猪.术前禁食禁水,麻醉后行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左侧卧位.入路建立内镜下冲洗食管,负压吸引清除胃内容物.在食管黏膜下层注射液体至黏膜层充分抬举,纵行切开黏膜层并向远端分离,形成黏膜下隧道.

    作者:孟迪;傅林海;杨运海;王一青;汪路明;吕望;胡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细胞核增殖抗原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青年女性患者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及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青年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的石蜡标本,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选出基底细胞样乳腺癌22例,并随机选择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3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RRM1及Ki-67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RRM1在BLB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2.7% (5/22),显著低于非BLBC组织的86.7% (26/30,P<0.05);Ki-67在BLB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95.5% (21/22),显著高于非BLBC组织的66.7% (20/30,P<0.05).结论 RRM1与Ki-67在BLBC组织与非BLB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检测RRM1与Ki-67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并且BLBC可能对代谢类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敏感.

    作者:祁旦巳;周伶俐;高宝辉;张旭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干扰RNA沉默赖氨酸去甲基化酶2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赖氨酸去甲基化酶2A (KDM2A)基因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KDM2A的特异性siRNA(siKDM2A),瞬时转染LoVo细胞,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oVo细胞中KDM2A基因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增殖实验检测LoVo细胞转染siKDM2A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侵袭实验观察低表达KDM2A对bV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LoVo细胞低表达KDM2A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siKDM2A转染成功;CCK-8增殖实验中,KDM2A低表达可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实验中低表达KDM2A细胞穿膜数目(33.0±3.3)个,较Blank组[(91.0±3.3)个]和siControl[(87.7±2.9)个]明显减少(P<0.05);低表达KDM2A细胞中PC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低表达KDM2A基因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

    作者:谢二娟;李海杰;罗学来;方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丙酮酸乙酯拮抗内质网应激反应介导的神经元细胞株缺氧损伤

    本研究旨在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HT22神经元细胞株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其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HT22神经元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细胞库;EP、ERS特异性激动剂毒胡萝卜素(THA)购自Sigma公司;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购自Dojindo公司;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二氯荧光二乙酰酯检测试剂盒(DCFH-DA)购自碧云天公司;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CO2细胞培养箱购自Thermo公司;超净工作台购自苏州净化设备仪器厂;倒置荧光显微镜购自Olympus公司;酶标仪购自Biotech公司;Western blot电泳、湿转转移槽及发光照相系统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作者:郑健斌;王戈;陶建平;张剑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几丁质酶样3蛋白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目的 探讨几丁质酶样3蛋白1(CHI3L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所得的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标本42例,正常脾动脉组织标本20例.根据术前彩色超声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将斑块组织分为稳定斑块组(20例)、不稳定斑块组(22例)、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标本中CHI3L1和MMP-9 mRNA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CHI3L1、MMP-9蛋白在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中,两者及其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CHI3L1=482.407,P<0.01;FCHI3L1 mRNA=675.837,P<0.01;FMMP-9=488.210,P<0.01;FMMP-9 mRNA=518.019,P<0.01).CHI3L1、MMP-9蛋白及其mRNA在对照组(CHI3L1蛋白:1.946±0.019,CHI3L1 mRNA:1.157±0.033,MMP-9蛋白:1.967±0.026,MMP-9 mRNA:1.183±0.023,P< 0.05),稳定组(CHI3L1蛋白:2.087±0.027,CHI3L1mRNA:1.338±0.046,MMP-9蛋白:2.098±0.025,MMP-9 mRNA:1.268±0.019,P<0.05)、不稳定组(CHI3L1蛋白:2.168±0.022,CHI3L1 mRNA:1.592±0.036,MMP-9蛋白:2.233±0.031,MMP-9mRNA:1.402±0.024,P<0.05)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并且CHI3L1、MMP-9的蛋白及其mRNA在稳定组、不稳定组中CHI3L1、MMP-9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稳定蛋白=0.555,P<0.01;r稳定mRNA =0.536,P<0.01;r不稳定蛋白=0.618,P<0.01;r不稳定mRNA=0.582,P<0.01).结论 CHI3L1、MMP-9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的形成以及斑块组织的的不稳定性有关.

    作者:李祥波;吴成稳;王耀磊;周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小RNA-34a在胃癌及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2年国际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分别约95万和140万[1],且临床确诊时已多为进展期,预后往往不佳.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治疗策略.1993年,Lee等[2]首次在线虫中发现了微小RNA(miRNAs,miR),miRNAs在肿瘤发生演变中的作用和治疗潜力开始被重视.miRNAs是真核细胞内由内源基因编码的单链非编码小RNA,约22个核苷酸长度[3-4].基因或表观遗传通过调控miRNAs的表达水平经由下游靶通路影响相关遗传信息的表达[5].而微小RNA-34a(miR-34a)作为miRNAs中的热点分子之一,其在胃癌及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6].

    作者:蒋洪朋;林乐乐;周保国;乔海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功能性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负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目的 观察功能性自组装多肽的理化性质、自组装成水凝胶特性及对细胞进行三维培养.方法 合成RADA、RGD、KLT 3种多肽并制备RAD/KLT/RGD多肽混合溶液,盐溶液诱发多肽溶液自组装成水凝胶.原代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使用水凝胶对其三维培养来观察其在水凝胶中的生长,并设置RAD/KLT水凝胶组做对比.结果 多肽溶液成功自组装成水凝胶,干细胞在三维培养中迁移、分化并有成管腔的趋势,RAD/KLT/RGD水凝胶[(87.75±4.79)个细胞/视野]较对比组[(65.50±6.25)个细胞/视野]黏附生长了更多的细胞(P<0.05).结论 RAD/KLT/RGD功能性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是一种更为优良的组织工程框架材料.

    作者:刘占鳌;黄文柏;周冠洲;范鲁峰;邵闻冲;胡三元;孙念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肌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LPS)双重打击诱导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攻击组(AAC +LPS组)、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攻击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组).DEX组分离腹主动脉前30 min进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大鼠腹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5μg/kg,腹主动脉阻断再灌注2h后,腹腔注射LPS 20 mg/kg.所有大鼠于腹主动脉阻断后8h处死后,取血清和心脏组织,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及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结果 (1)S、AAC+ LPS、DEX组血清cTNⅠ水平分别为(1.321±0.204)、(8.723±0.572)、(4.257±0.364)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脏组织病理学显示:S组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AAC+ LPS组心肌细胞明显肿胀,肌间隙增宽,小血管充血明显,内有大量红细胞聚集,肌间隙内可见大量红细胞漏出,纤维变性、坏死,肌间隙炎性细胞明显增多聚集、贴壁,甚至出现结构模糊的溶断现象;DEX组心肌组织紊乱,心肌细胞略肿胀或皱缩,部分心肌纤维断裂,肌间隙内可见红细胞漏出、炎性细胞浸润.(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TNF-α表达数量S组<DEX组<AAC +LPS组;心肌SOD1及SOD2表达数量S组>DEX组>AAC+ LPS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腹主动脉阻断合并LPS双重打击诱导的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早期的心肌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兰;周青山;王璐;周晨亮;唐其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实验外科如何实现临床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

    如何将实验外科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临床技术进步的创新产品,通过推广实现技术普及和产品的产业化,促进外科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是当今实验外科发展的目标和趋势.中国外科领域不缺乏创新,但面临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成果推广的尴尬现状.外科医生只有了解成果转化的方法和流程,才能使自己的创新技术成果不被埋没,而付诸实践并转化,以技术普及或产业化方式推动我国外科技术的发展,努力在国际上成为外科技术的领导者之一.本文以笔者实际经验为例,介绍临床创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的过程,剖析实验外科实现临床技术创新的成果的转化方法和流程.

    作者:钱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FK506结合蛋白5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抑制FK506结合蛋白5(FKBP5)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及裸鼠移植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特异性针对FKBP5的短发夹RNA(shRNA)和FKBP5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处理前列腺癌LNCaP细胞,然后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K506处理过的LNCaP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另外构建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用FK506给裸鼠灌胃,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皮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利用shRNA抑制LNCaP细胞中FKBP5的表达后,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MTT法检测实验组的吸光度(A)值为0.359±0.021,而对照组为0.631 ±0.025 (P <0.05).此外,FK506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MTT法检测实验组(0.1、1.0、10.0 μmol/L)A值分别为1.309±0.209、0.875±0.142、0.390±0.046,对照组为1.403 ±0.103(P <0.05).Western blot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量亦随之增加;此外,利用FK506抑制体内FKBP5的表达后,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非去势组中,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为(123.53 ±6.56) mm3明显小于对照组[(220.88±6.44) mm3,P<0.05];去势组中,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为(103.71 ±-7.17) mm3,而对照组为[(194.07 ±4.93) mm3,P<0.05].结论 FKBP5对于前列腺癌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强;胡斌;郝海峰;尚芝群;牛远杰;权昌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SH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用于药效实验和细胞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30只).药效试验:实验组皮下注射艾塞那肽(GLP-1类似物),每日1次,连续7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第8天测定并比较两组大鼠血压、心率、左心室厚度、微动脉密度、壁腔比值、毛细血管密度和内皮细胞面积的差异.细胞实验: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消化后接种于6孔板,传2~3代,对照组常规细胞培养,研究组采用GLP-1预处理培养,超氧化物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生成,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CMECs凋亡.结果 药效试验:实验组给药后血压(127.81±10.41) mmHg[1 mmHg=0.133 kPa,P<0.05]、心率(363.1±15.9)次/分(P<0.01)以及微动脉特征指标左心室厚度(10.71±1.20)mm(P<0.05)、微动脉密度4.48±2.21 (P <0.05)、壁腔比值1.33 ±0.18(P <0.05)和内皮细胞面积17.10 ±5.27(P <0.01)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但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升高159.7±50.1(P <0.05).细胞试验:实验组ROS荧光强度0.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MECs凋亡率(39.30 ±3.12)%,明显高于对照组(x2=10.67,P<0.05).结论 GLP-1干预能够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改善其心脏功能,并降低SHR大鼠壁腔比值,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和病变细胞凋亡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微血管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丁同斌;法宪恩;简立国;刘畅;赵江涛;刘士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A2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靶向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基因表达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培养后分为3组:小干扰(siRNA)组、阴性对照(NC)组通过LipofectaminTM2000分别将HMGA2 siRNA、阴性对照siRNA转染到细胞,空白组(Blank)常规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HMG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m blot法检测转染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 siRNA组HMGA2 mRNA的相对表达量(0.561±0.087)较Blank组(0.932±0.037)、NC组(0.892±0.035)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HMGA2、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较Blank组、NC组明显降低,siRNA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后两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siRNA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后两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 下调HMGA2的表达能够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HMGA2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能降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EMT实现的.

    作者:时湛;李想;汤润;陈仁富;薛松;孙晓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