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翠萍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超过1/2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上肢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且预后差,严重患者只能用健侧肢体活动或应用辅助用具[1].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性运动为主,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包含有复杂的上肢运动,因此,改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脑卒中患者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上肢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春波;李灵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31例,采用扁桃体腺体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31例,年龄18~60岁,其中,男16例,女15例,病程均>2年,每年发作次数>4次,其中5例患者每2月至少发作1次,均经保守治疗仅能缓解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无治愈疗效.此31例患者均无肾炎,关节炎等全身并发症.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人文关怀的理念,这既是维护医院的声誉,创造无形经济价值的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由此可见,医院要做好人文关怀工作,就必须将具体的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之中,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金璇;韩桂霞;刘希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AD)在全球范围内是常见的致死、致残原因,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年轻化的趋势也更明显.颈动脉、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作为全身性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有着共同的致病因素和病理基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可间接通过颈动脉来预测和评估[1].血管弹性功能减退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表现[2].本研究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对心内科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短轴各位点收缩期的大速度(Vmax)、大应变(Vmax)及大应变率(Vmax)的测定,探讨VVI技术在早期评价动脉弹性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春霞;李君;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5月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共该手术3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41~68岁.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26例.术中均放置T管引流.除1例患者为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手术方法: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平卧位,头高脚低左倾30°,四孔穿刺法.建立人工气腹,置镜后行腹腔探查,解剖胆囊三角,确认胆囊管,胆囊动脉与胆总管关系,分离胆囊动脉夹闭后切断,分离胆囊管,夹闭胆囊管,暂不切断,便于牵引.分离暴露胆总管,常规行胆总管穿刺抽出胆汁,确认胆总管后用电钩纵行切一小口,将纤维胆道镜经胆总管切口置入,探查左右肝管及胆总管,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对较小的泥沙样结石,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经纤维胆道镜探查确认胆总管无结石,并确认胆道镜进入十二指肠,胆道通畅.常规放置T管.用3-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胆总管.然后再行胆囊切除术.检查无出血,无胆漏,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排尽二氧化碳气体,缝合穿刺孔.
作者:王秀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PICC置管由于其安全性较高、可靠性较强以及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等,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常会伴随相应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前,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初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和工作模式,为了确保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应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服务行为[1].通过有效地质量管理措施,实现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全面管理,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符合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与单纯实验室检验不同,其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其质量管理难度大.本文作者结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实际工作情况,对其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陈熙;石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不同治疗剂量对Q-T间期的影响.方法 同期行利奈唑胺治疗的住院患者根据剂量不同分为:标准剂量组(60例)、超剂量组(50例),检测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Q-T间期,同时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标准剂量组及超剂量组的平均Q-T间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标准剂量组及超剂量组的平均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可致患者Q-T间期延长,使用利奈唑胺时应监测心电图.
作者:祝莉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与西医院间患儿呼吸道分离肺炎支原体及其耐药的区别,探讨中医院预防和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以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患儿呼吸道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并收集个人资料.结果 我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显著低于国内西医院;女性患儿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3岁以下患儿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明显多于3岁以上;肺炎支原体对依托红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其他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对美满霉素敏感率高.结论 与西医院相比,我院患儿检出肺炎支原体较低,抗菌药物耐药率控制较好,后期应着重发挥祖国医学治疗手段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可将美满霉素作为首诊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光忠;倪维;杨柳;肖明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9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预后与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9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9.12±3.45)岁;病程1~8d,平均(3.78±1.03)d.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17~69岁,平均(38.99±2.67)岁;病程1~7 d,平均(3.51±1.42)d.临床表现:均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呕吐、头痛、抽搐、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董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在围手术期,护理对治疗结果产生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在入院就诊时主诉为:痛经、腹部触及有硬结或肿块(与经期有关),在月经前和月经期间,肿块体积出现增大的情况,疼痛加重,在月经后期,肿块缩小,疼痛缓解.临床经腹腔镜和超声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治疗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年龄24~42岁,平均(28.4±2.1)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5.7±1.2)个月;研究组:年龄23~41岁,平均(27.7±1.8)岁,病程5~23个月,平均(15.3±1.8)个月.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排除禁忌证,均签署治疗病情知情手术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多发于儿童的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疾病.临床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两种,临床伸直型多见,占90%左右[1].由于该疾病多发生于5~12岁的幼儿期患者,而且是肘部常见的骨折,一旦患者治疗不当或不配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易引起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2].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我院将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正骨的手法进行肱骨髁上骨折的闭合复位,结合中药包外敷及采用小夹板绷带外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门诊药房是药剂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院直接面对病人提供全方位药学服务的平台,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是医院现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1].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病人的安危,对保证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药品,赋有重要职责.因此,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是非常迫切的,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主要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精细管理是指严格、细致的管理,不但能够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而且能培养全体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的习惯.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所以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我国医院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作者:王业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通气策略如呼气末正压(PEEP)、头高脚低位、肺泡征募(ARM)等改善手术中通气;15 s40 cmH2O的持续正压涨肺(肺泡征募)之后使用8 cmH2O的呼气末正压(PEEP)改善动脉氧合;气腹时使用5 cmH2O的呼气末正压(PEEP)改善动脉氧分压等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子宝;秦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前,白内障的手术效果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复明,更注重了“恢复自然的视觉”.当前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减少白内障术中散光和利用白内障手术切口的设计来矫正角膜散光.而随着屈光手术的日趋完善,对于白内障术后残余散光的矫正亦更加有效.通过手术切口的选择,来减少手术源性散光和改善术前散光是提高病人术后裸眼视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秦丽茹;高莉莉;辛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内科临床疾病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小儿静脉输液也是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中较难的一项工作.一旦发生输液渗出不仅给患儿造成很大痛苦,让家属心疼,使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同时再次穿刺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带来很大麻烦.本文通过对我院儿科门诊2016年4~8月在留诊室进行小儿静脉输液600例中,发生输液渗出的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原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较高,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较为普遍,但近期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过程中时有不良反应发生.本文随机抽取骨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骨折、腰椎肩盘突出等病历,对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丽华;牛俊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鼻-鼻窦炎(CRS)伴鼻息肉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随着环境的污染、空气质量的下降,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其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脓涕、嗅觉消失或减退、鼻塞、精神不振等,任其发展可能引发多种病症甚至引发颅内合并症.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鼻内镜手术,该手术约占耳鼻喉科临床处置和手术的1/4[1].虽然手术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部分患者仍然出现疗效不佳、较高的并发症和复发率.为此本文将鼻内糖皮质激素早期持续应用于CRS伴息肉的内镜手术中,取得不错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营养知识在普通人群中的普及与传播,社区居民尤其是居民对营养学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做好社区营养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发挥营养学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中心将营养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进行探讨.在了解我辖区居民营养状况的同时,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知识的普及宣传,2016年6~7月,长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健康路社区的450名居民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对照,得出营养学知识掌握、认识态度和膳食行为的改变率.
作者:周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头面部烧伤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面部烧伤轻的残留色素沉着,影响外观,烧伤重的后期瘢痕畸形,影响功能.治疗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可能减少一些并发症.1临床资料本组为2010-2015年收治的20例头面部烧伤病人.方法:根据创面深度、渗出情况和烧伤面积大小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包扎疗法隔日换药1次,暴露及半暴露创面采用涂抹0.2%浓度碘伏溶液,每6小时涂抹创面.结果:20例患者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创面得以封闭,重新返回社会以及工作岗位.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