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柴胡汤治疗产褥发热

郑莹

关键词:小柴胡汤, 加味治疗, 产褥, 体温恢复, 伴随症状, 血常规, 阳明热盛, 恶露, 益母草, 石决明, 生石膏, 蒲公英, 金银花, 姜半夏, 鸡血藤, 干地黄, 淡豆豉, 败酱草, 桃仁, 生姜
摘要:笔者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产褥发热,收效甚佳,现介绍于下.基本方为柴胡、黄芩、生地各10~15g,当归10~20g,党参、白芍各10~30g,川芎5~10g,姜半夏、赤芍、甘草各10g,大枣3枚,生姜3片.恶露臭秽、腹痛,加败酱草、蒲公英各30g,金银花20g;恶露紫黯夹块,加益母草、鸡血藤各30g,桃仁、红花各10g;表邪未尽,加淡豆豉30g,葛根15g,薄荷、荆芥各10g;阳明热盛,加生石膏30g;神昏抽搐,加石决明、生牡蛎各30g,干地黄20g,木瓜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治疗38例,服药7剂后,27例体温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血常规无殊;9例体温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减轻,血常规无殊;2例无效.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单味大黄治疗痤疮138例

    我们从1996年3月至1998年10月应用单味大黄治疗痤疮138例,并以替硝唑治疗120例作为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舒肝调功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附西药对照组3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不适、饱胀、疼痛、嗳气、厌食、恶心、烧灼感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经胃镜、钡餐胃肠造影、腹部B超和肝、肾功能检查证实胃、肠、胆、胰均无病变.舒肝调功饮系浙南名医蔡慎初教授所创,笔者用此方治疗FD35例,并与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叶人;蔡慎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97例

    者自1984年4月至2001年4月,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屡获良效,现将其中资料完整者97例小结如下.

    作者:卢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疗鼻疾

    补中益气汤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组成.专为气虚发热和气虚下陷等证而设.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采取异病同治的方法,用该方治疗某些鼻部疾病,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万文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丹溪纂要

    作者:卢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部分致癌物获平反;出生体重越低;日后血压越高;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糖尿病;慢跑更能增强记忆力;高血压病食疗菜谱2则;哪些食品有助于防治艾滋病;山楂泥鳅汤治疗阳痿;调制护心茶;轻微的血压升高仍可危害健康

    作者:扁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梁立经治疗糖尿病经验

    笔者导师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梁立经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40余载,学验俱丰,他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很有独到之处.中医一般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燥热偏盛,阴津亏耗,故治疗多以清热滋阴补肾为主.梁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贯穿着郁、热、虚、损四个方面,而且四个方面往往难以截然分开,特别是郁与热、虚与损,在治疗过程中当细加辨证.现将有关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吴芸;冉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加味止嗽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9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有病程长、疗程长及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我们用自拟加味止嗽散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杨环;刘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症肝炎32例——附西药常规治疗28例对照

    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0月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协定方(自拟)治疗慢性重症肝炎32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28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正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归脾通便汤治疗顽固性便秘68例

    近3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归脾通便汤治疗顽固性便秘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小20岁,大75岁,平均50.5岁;病程短6个月,长23年,平均5.2年.全部病例排便困难,反复发作在6个月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3天或3天以上排便1次,或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坚硬,或排便时间过长,1次排便超过20分钟,量少,大便不畅,欲解不得.常伴有肛门胀坠疼痛,便血或粘液便,少腹胀急,疲倦,纳差,嗳气,舌胖等症.

    作者:屈统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泽泻利水功能辨

    泽泻的利水功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后世又多有阐发,笔者温习文献并结合临床,对其利水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现作如下辨析.

    作者:沈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糖尿病便秘64例

    笔者从1998年7月至2001年10月间采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糖尿病便秘64例,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段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诊籍随录(三)

    7 调和营卫、安定魂魄治愈脏躁案沈某某,女,39岁.初诊:1997年5月17日.主诉:悲忧善哭、喜怒无常半年,诊时精神忧郁,神志恍惚,悲观失望,不时流泪,胆怯心慌,时觉畏寒,夜间乱梦纷纭,梦中多见阴物或悲惨之事,曾有两次突发肢体抽搐,忽然喘促,平时饮食少思,食谷不香,二便尚调.诊查:面色F049白,表情沮丧,形体瘦弱,舌苔薄白、质偏淡,脉右手寸部浮缓、左手关部小弦.

    作者:陆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辨治思路与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自197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西医目前尚缺乏低毒高效类药物,临床通常采取的治疗方法有:其一是激素治疗.此法对肾脏病变有确切作用,但存在着促进HBV复制而加重肝脏病变的可能;其二是α干扰素治疗.此法对乙肝治疗可能有效,但有发热、头痛、流涕、肌肉关节疼痛,甚至出现焦虑、忧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的可能;其三是应用阿糖腺苷和无环鸟苷.此法主要针对病毒而施,但因有肾毒性而应慎重使用.中医治疗肝病、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HBV-GN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绝非两者的简单叠加,而是应该在充分考虑本病特点的基础上,分清主次,辨证施治.本人拟谈谈本病的辨证思路与方法,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汪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治疗产褥发热

    笔者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产褥发热,收效甚佳,现介绍于下.基本方为柴胡、黄芩、生地各10~15g,当归10~20g,党参、白芍各10~30g,川芎5~10g,姜半夏、赤芍、甘草各10g,大枣3枚,生姜3片.恶露臭秽、腹痛,加败酱草、蒲公英各30g,金银花20g;恶露紫黯夹块,加益母草、鸡血藤各30g,桃仁、红花各10g;表邪未尽,加淡豆豉30g,葛根15g,薄荷、荆芥各10g;阳明热盛,加生石膏30g;神昏抽搐,加石决明、生牡蛎各30g,干地黄20g,木瓜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治疗38例,服药7剂后,27例体温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血常规无殊;9例体温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减轻,血常规无殊;2例无效.

    作者:郑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消疣方治疗扁平疣31例疗效观察——附西药治疗19例对照观察

    近3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消疣方治疗扁平疣31例,并与西药治疗19例对照观察,现介绍于下.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小13岁,大56岁;病程短0.5年,长5年.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皮损处呈米粒至高粱米粒大小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孤立散在、淡黄褐色或正常皮肤色或微痒;②多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手背;③有自家接种的特点,可见同形反应;④好发于青少年;⑤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表现为表皮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和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上部和颗粒层有空泡化细胞核深染,嗜碱性.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19例,两组间一般情况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姜英;林光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不同健康状态对循经感传程度的影响

    为了了解循经感传在经络敏感人生命过程中的长期表现,笔者选择6例体、鼻、耳针等均具有十四经感传的显著型经络敏感人,从1983年开始作长期跟踪测试.在17年的观察中发现经络敏感人在不同健康状态下循经感传的程度有强弱变化现象.

    作者:尢小龙;尢君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推气丸治愈十二指肠壅积症1例

    王某某,女,68岁.1998年5月2日诊.患者2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闷痛胀满,恶心,呕吐黄色胃内容物,吐后上腹闷痛胀满可缓解.多次B超检查提示肝胆胰脾均正常.近半月来,症状加重,用胃康及雷尼替丁等治疗无效,遂来我处求治.刻诊:形体消瘦,上腹部闷痛胀满,多于食后2~3小时出现,体位改变时,如俯卧或胸膝位,可使疼痛明显减轻,伴嗳气恶心,呕吐黄水,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如羊粪,已5日未解.舌质黯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检查:T37.2℃,腹平而柔软,上腹部可扪及振水音,肝脾未扪及.B超检查提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X线钡餐造影提示十二指肠水平部扩张壅积,改变角度及位置,钡通过无阻.

    作者:杨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0例

    近2年来,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40例作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静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

    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是由于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中的一种常见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个别肌群持续性痉挛,以头、颈、唇及舌面多见,表现为各种奇怪动作或姿势.引发该疾病的原因大多为在临床中使用药物如吩噻嗪类、胃复安等不当所致.笔者近年来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本病多例,疗效颇佳.如治刘某某,女,32岁.2000年4月诊.

    作者:李林;傅肖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