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人群1号染色体长臂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抑癌基因筛选

周崇治;韩杨;王晓亮;裘国强;彭志海

关键词:结直肠癌, 抑癌基因, CSRP1
摘要:目的 筛选与中国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方法 构建包含1号染色体长臂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基因芯片,对19例结直肠癌标本进行表达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特征加以统计学分析,筛选该区域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未知抑癌基因.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我们挑选了25个基因进行相关基因筛选.发现CSRP1、LMOD1、PPP1R12B和CFHL3 4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分别在15、16、16、16例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其中下调比例超过2倍的例数分别为11、11、14、10例.统计学分析发现这4个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相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CSRP1基因可能是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结论 表达谱芯片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RP1基因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参附注射液对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术中参附注射液对患者应激反应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5例.麻醉维持分别采用参附注射液加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麻醉中监测2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l min(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切皮后l min(T4)、手术探查(T5)、手术结束(T6)采血测定血浆皮质醇(Cor)、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A组血压的稳定性优于B组,A组T4的Cor水平(16.3±5.2)较B组T4(21.4±5.4)低;A组T6的SOD水平(119.38±11.54)较B组T6(228.21±22.18)低;A组T5的IL-6水平(13.5±1.6)较B组T5(16.9±2.4)低.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减少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作者:赵刚;王三明;彭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骨髓CD34+干细胞与单核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小血管内皮化的比较

    目的 探讨骨髓CD34+干细胞与骨髓单核细胞(MNCs)应用于组织工程小血管内皮化的效果,并作比较.方法 采集犬骨髓,经免疫磁珠分离出CD34+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扩增,行细胞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和体外成血管实验鉴定;将培养后的细胞和未经分离的MNCs分别种植于人工小血管支架,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组组织工程小血管的内皮化.结果 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分离后的细胞中CD34+细胞含量为(78.46±6.37)%.CD34+细胞培养2周后细胞基本铺满培养瓶底面,细胞呈“铺路石”状排列,CD31和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为阳性,体外成血管实验显示6h后CD34+细胞组出现较多毛细血管样网状结构.CD34+细胞组人工血管内膜化面积为(68.4±2.3)%,明显高于MNCs组人工血管内膜化面积(41.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免疫磁珠方法可分离得到高纯度的骨髓CD34+细胞,经体外培养VEGF诱导后可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种植于人工血管内表面,较MNCs组内皮化效果理想.

    作者:耿纪群;谢宗涛;蔡铭;李刚;韩悦;游庆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Ether à go-go 1通道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骨肉瘤是青少年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1].本实验旨在检测Ether à go-go 1(EAG1)在人骨肉瘤中的表达、意义及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

    作者:吴进;吴欣宇;甘璐;王建勋;杨彤涛;周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枝化状聚乙二醇交联去细胞瓣复合材料抗钙化性能研究

    目的 探讨枝化状聚乙二醇(PEG)交联去细胞瓣复合材料的皮下抗钙化性能.方法 N-丁二酸-S-乙酰基巯基乙二醇酯(SATA)巯基化修饰去细胞瓣,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的枝化状丙烯酰化PEG交联获得复合材料(PEG组).以戊二醛固定天然瓣(GA-NAV组)和戊二醛固定去细胞瓣(GA-DAV组)为对照.取3组瓣膜样本各18枚,植入新西兰白兔背部皮下,分别于2、4、8周取出行Von Kossa染色观察钙沉积,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钙含量.结果 GA-NAV组钙化发生快且进展迅速,2、4、8周的钙含量依次为(22.39±1.79)、(93.05±6.08)、(174.97±8.34) μg/mg,GA-DAV组钙化程度较轻,钙含量分别为(5.57±2.11)、(31.15 ±5.16)、(72.54±6.50) μg/mg,而PEG组未见明显钙化发生,对应钙含量仅为(0.46±0.07)、(1.68±0.10)、(2.92±0.25) μg/mg,相同时间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的枝化状丙烯酰化PEG交联去细胞瓣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钙化性能.

    作者:胡行健;邹明晖;邓诚;史峰;史嘉玮;董念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浓度胆汁合并感染在炎症小体平台触发前炎症反应

    目的 观察高浓度胆汁成分触发前炎症反应的途径.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与5%胆汁、内毒素(LPS)、三磷酸腺苷(ATP)、高K+培养液接触,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炎症小体NALP3表达并定量分析.结果 单纯5%胆汁未能诱导IL-1β、Caspase-1、NALP3表达.LPS+胆汁组及ATP+胆汁组IL-1β浓度分别为[(769.8 ±29.4)、(788.6±32.4) ng/L],均远高于单用LPS组[(88.1±6.7) ng/L] (P<0.01).培养6h后LPS预处理组IL-1β浓度均明显升高(871.1 ±69.7) ng/L.LDH值与IL-1β的变化间无相关.LPS+胆汁组在1.0 ×104和1.2 ×105附近见Caspase-1和NALP3蛋白表达条带.通过图片的定量研究显示LPS+胆汁组Caspase-1和NALP3明显升高(0.69±0.10、1.86±0.33).高K+培养基培养6h后,LPS+胆汁组IL-1β浓度降至(638.2±26.2)ng/L.结论 进入血循环的高浓度胆汁合并细菌感染通过炎症小体途径触发早期炎症反应,细胞外高K+能抑制此过程.

    作者:陈振勇;涂志刚;冯贤松;王延刚;杨鹏;蒋春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醋酸钠林格氏液对犬失血性休克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血乳酸的影响

    目的 比较醋酸钠林格氏液(AR)、乳酸林格氏液(LR)和生理盐水(NS)对失血性休克犬碱剩余(BE)、乳酸(LAC)水平及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犬15条随机分为3组:AR组、LR组和NS组,用放血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放血前、复苏前和复苏后5、30、60 min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气和血乳酸值.结果 平均动脉压(MAP)恢复至休克前的水平,AR组[(41.10±2.18) ml/kg、(28.15±0.29) min]较LR组[(54.17±2.97) ml/kg、(43.26±0.87) min]、NS组[(59.61±2.88) ml/kg、(48.19±1.23) min]所需输液量更少、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30 min后,MAP AR组[(99.25±12.13) mmHg(1mmHg=0.133 kPa)]较LR组[(84.25±11.87)mm Hg]、NS组[(81.25±13.26) mm Hg]明显升高,且AR组较其他组血液pH值、BE及LAC水平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钠林格液比乳酸林格氏液和生理盐水更适合失血性休克犬的早期紧急液体复苏治疗.

    作者:闵维雄;徐亮;王育斌;袁世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肿瘤发生发展与Gankyrin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的改变,尤其原癌基因的激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原癌基因通过促使细胞中某些增殖或抗凋亡等蛋白的过量表达使细胞向恶性转化[1],对原癌基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肿瘤特殊生物学行为产生的机制,并为将来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Gankyrin是Higashitsuji于2000年通过比较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cDNA而新发现的癌基因,之后其翻译产物Gankryin蛋白陆续发现在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2-4],并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提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对其基因产物Gankryin蛋白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逻逻;刘海涛;汲武广;宋宣;刘连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1组、D2组和C组,每组20例.D1组麻醉诱导前0.6μg/kg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2组麻醉诱导后以0.3μg/(kg·h)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为对照组.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20 min(T0),气管插管后1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90 min(T3)及再次双肺通气后10 min(T4)5个时间点血浆中TNF-α和IL-6浓度.结果 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在T3、T4时点较T0高(P <0.05);D1组和D2组在T3(10.5±2.5,11.1 ±2.6)、T4(11.2±2.4,11.8±2.7)时点较C组增高(P<0.05).3组患者血浆IL-6水平在T4时点较T0高(P <0.05);D1组和D2组在T4时点(23.2±3.3,23.9±3.2)较C组增高(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泵注0.6 μg/kg及术中持续以0.3μg,/(kg·h)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均能抑制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升高.

    作者:付琦;庞志路;韩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人血管生成素2单链抗体

    目的 用纯化的人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非免疫小鼠噬菌体展示抗体库中淘选、鉴定Ang2单链抗体.方法 以纯化的人Ang2蛋白为抗原,对非免疫小鼠噬菌体展示抗体库进行富集和筛选,获得Ang2单链抗体,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测序.结果 经过3轮富集和筛选,获得了1个能特异性识别Ang2蛋白的阳性噬菌体克隆,DNA测序表明其含有完整的单链抗体基因片段,大小约750 bp,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3.7×103;通过SDS-PAGE进一步实现Ang2单链抗体(phage-Ang2-scFv)的鉴定.结论 成功分离并鉴定人Ang2-scFv,为进一步的功能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中林;艾勇彪;张吉发;袁玉蜂;刘志苏;何跃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因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对BxPC-3细胞株糖酵解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沉默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表达对于缺氧微环境下人胰腺癌BxPC-3细胞株中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合成小于扰RNA((siRNA))转染沉默BxPC-3细胞株中HIF-1α基因表达.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xPC-3)、空白质粒转染对照组(GFP)和HIF-1α基因沉默组(sh-HIF-1α),分别在正常环境(21.0%O2)和缺氧环境(0.5%~1.0% O2)中培养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中糖酵解相关基因[如丙酮酸激酶1(PDK-1)、乳酸脱氢酶A(LDH-A)和柠檬酸合成酶(CS)]的表达以及细胞糖酵解产物乳酸含量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环境比较,缺氧培养后sh-HIF-1α组细胞内HIF-1αmRNA增加了12.4%,蛋白增加了1.6倍,显著低于BxPC-3组和GFP组(P<0.05),PDK-1和LDH-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相应的sh-HIF-1α组的乳酸含量为(4.8 ±0.3)nmol/106个细胞,明显低于BxPC-3组(9.1±0.5)nmol/106个细胞和GFP组(9.2±0.5) nmol/106个细胞(P<0.05).相反,缺氧时BxPC-3组和GFP组细胞中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相关的CS基因表达明显下降,低于其在sh-HIF-1α组细胞中的表达(P<0.05).结论 缺氧可以诱导BxPC-3细胞株中HIF-1α基因高表达并促进糖酵解相关的PDK-1和LDH-A等基因表达.而通过沉默HIF-1α基因,可以抑制上述基因的表达,并促进CS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代谢.

    作者:蒋奕;吴国豪;何国栋;庄秋林;张波;韩寓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组织块法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

    目的 建立成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方法 无菌条件下分离成人主动脉的平滑肌层,剪成1 mm3的碎片,0.1% Ⅰ型胶原酶预处理1h,组织块贴壁法,以含胎牛血清20%的DMEM低糖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免疫荧光法检测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培养至4~5d组织块边缘即有少量细胞爬出,呈长梭形,胞质丰富;培养至1~2周组织块边缘细胞融合,呈典型的“峰谷”样表现.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胞质内α-SMA的表达丰富,荧光强度在(++)~ (+++).结论 胶原酶预处理组织的改良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实验方法.

    作者:陆树洋;孙晓宁;洪涛;宋凯;杨守国;王春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兔骨关节炎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与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观察骨关节炎(OA)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探讨其在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中国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A组)、实验组(B组),每组10只,A组未造模,B组采用Hulth法制成OA模型,4周后取胫骨平台关节软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细胞凋亡检测法分别检测关节软骨和滑膜中的MMP-1、3、IL-1β及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的水平.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B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明显重于A组,符合OA关节软骨退变特征;通过检测MMP-1、3,IL-1β和AI,A组的结果分别是21.005±9.406、18.697±8.225、0.100±0.040和14.900±3.400,B组的结果分别是56.147±22.340、46.182±20.561、0.180±0.060和25.400 ±5.200;B组MMP-1、3和AI的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1),B组IL-1β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 MMP-1、MMP-3、IL-1β的表达及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OA发病机制中作用重要,其异常升高与OA关节软骨退变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胡阿威;喻爱喜;吴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趋化因子受体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肺癌组织中CXCR4、VEGF的表达,包括39例伴淋巴结转移者.结果 CXCR4、VEGF蛋白在肺正常组织表达较低,在90例肺癌组织中CXCR4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1.1% (55/90);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6.7% (69/90).CXCR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VEGF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无相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 CXCR4和VEGF在肺癌组织的高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谢颂平;曾文慧;左涛;黄杰;范国华;董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国人群1号染色体长臂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抑癌基因筛选

    目的 筛选与中国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方法 构建包含1号染色体长臂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基因芯片,对19例结直肠癌标本进行表达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特征加以统计学分析,筛选该区域与结直肠癌相关的未知抑癌基因.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我们挑选了25个基因进行相关基因筛选.发现CSRP1、LMOD1、PPP1R12B和CFHL3 4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分别在15、16、16、16例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其中下调比例超过2倍的例数分别为11、11、14、10例.统计学分析发现这4个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相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CSRP1基因可能是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结论 表达谱芯片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RP1基因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

    作者:周崇治;韩杨;王晓亮;裘国强;彭志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小RNA-101对前列腺癌干细胞EZH2表达及增殖迁移的影响

    目的 调控前列腺癌干细胞(PCSCs)中微小RNA-101(miR-101)表达,观察细胞中EZH2表达及其增殖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 通过流式分选从LNcap细胞株中获取PCS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迁移实验观察miR-101对前列腺癌干细胞EZH2表达及增殖迁移能力影响.结果 在PCSCs中转染miR-101后,实验组较未处理组EZH2表达量下降46% (P <0.05);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PCSCs中miR-101直接调控EZH2;凋亡实验中,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3.79±0.24)%,较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周期实验中,实验组细胞G1期比例为(82.95±0.78)%,较对照组比例增加(P<0.05),细胞被阻滞在G1/S期;迁移试验中,细胞迁移率为0.38±0.0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表达miR-101能下调前列腺癌干细胞中EZH2的表达并能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作者:周邦奋;李奎庆;范新兰;毕良宽;刘成;许可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三维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估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对寰枢关节三维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寰枢椎体及人工寰齿关节三维模型,去除模型中寰椎前弓、齿状突和枢椎部分椎体,模拟前路减压术,将人工寰齿关节模型装配于处理过的寰枢椎模型上.导入Ansys软件分析计算模型的三维活动度.结果 人工寰齿关节在前屈、后伸、右侧弯、右旋转状态下的位移分别为1.109、3.310、0.528、9.678 mm,活动度分别为1.6°、5.1°、4.6°和22.0°.结论 改良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既可稳定寰枢关节又可保留寰枢关节运动.

    作者:胡勇;赵红勇;袁振山;张美超;徐荣明;顾勇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腺癌易感性与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基因多态性联合吸烟的关系

    目的 观察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XRCC1)基因多态性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对胰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对210例胰腺癌患者和213例对照者提取外周血DNA,应用SNaPshot技术对XRCC1基因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联合吸烟与胰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患者rs25487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P<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A(GA、AA或GA +AA)的个体发生胰腺癌的风险增高(P<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A(GA+ AA)且累积吸烟量≥20包/年的个体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了1.718倍(P<0.05).胰腺癌患者rs1799782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P<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CT、TT或CT +TT)的个体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P<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CT+ TT)且累积吸烟量≥20包/年的个体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了1.905倍(P<0.05).结论 XRCC1基因rs25487、rs1799782位点的SNP可能与胰腺癌相关,其多态性联合吸烟对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影响.

    作者:晏冬;王喜艳;李海军;徐新建;朱功兵;何铁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仑膦酸钠/磷酸钙骨水泥释放体系结构及体外释放规律的研究

    目的 制备不同浓度的阿仑膦酸钠/磷酸钙骨水泥释放体系,观察阿仑膦酸钠对磷酸钙骨水泥结构的影响及复合释放体系体外释放的规律.方法 分别制备1wt%、3wt%和5wt%的载阿仑膦酸钠磷酸钙骨水泥释放体系,分别采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载阿仑膦酸钠磷酸钙骨水泥的结构和药物体外释放规律.结果 阿仑膦酸钠的载入没有改变磷酸钙骨水泥相成分的官能团;扫描电镜下各实验组微观结构相似,均呈珊瑚样状结晶体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各组药物在同一时间点释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药物的释放均分为48 h前的突释阶段和48 h后的缓释阶段,符合Higuchi机制扩散释放模型.结论 阿仑膦酸钠的载入对磷酸钙骨水泥的晶体结构基本没有影响,且在磷酸钙骨水泥释放体系中能够持续、稳定的释放.

    作者:殷力;徐晨阳;李树山;韩奇财;娄超举;杜振宁;李红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原体外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

    我们在高原环境条件下以体外培养猪肝细胞构建生物人工肝(BAL),探讨其对动物急性肝衰竭(AHF)的支持治疗效果.一、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已适应本地高原环境的健康长白仔猪(体质量28.5-33.0 kg,雌雄不拘)4头用于分离肝细胞制备中空纤维型生物反应器[1],6头用于以3%硫代乙酰胺(TAA)制备AHF模型[2].

    作者:张明森;李素芝;龙仁玲;宋克轩;江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急性肾损伤(AKI)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干细胞移植组(IR+ BMSCs组)18只,生理盐水注射组(IR组)18只,正常组(Sham组)14只.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到第3代,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AKI模型,24h后移植干细胞;检测血清及尿肌酐值,并以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进行肾脏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BMSCs培养后,得到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P3) BMSCs.造模后第4天,细胞治疗组血清肌酐浓度为(37.34±4.22) μmol/L,尿肌酐水平为(22.75±6.23) μmol,而生理盐水注射组血清肌酐浓度为(238.34±32.42) μmol/L,尿肌酐水平为(7.68±1.03) μmo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切片学观察,与对照组比较,IR+ BMSCs组肾小管结构改善及上皮细胞数量增多、刷状缘部分恢复,Millar法评分IR+ BMSCs组为0.799±0.023,IR组为2.798±0.0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Ki-67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R+ BMSCs组有大量增殖抗原阳性表达.结论 BMSCs对缺血再灌注性AKI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作者:黄凤华;郑新民;姚惟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