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玲;何敏芳;邝颜欢;王嘉莉
目的 检验成人急诊四级五类预检分诊标准的分级可靠性.方法 对1 130例急诊患者进行研究,描述急诊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分级、去向情况分布;通过预检护士与专家小组的分诊病情级别进行比对,计算kappa值,对四级五类预检分诊标准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 急诊患者病情分级构成:I级患者占1.2%,II级占3.4%,III级占11.3%,IVa级占68.3%,IVb级占15.8%;I级住院率为92.3%(1例急诊抢救无效死亡),II级100%,III级42.2%,IVa级10.5%,IVb级为0;预检护士与专家小组分诊级别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44.结论 四级五类预检分诊标准具有很高的评定者间一致性,能够有效确保急诊患者安全.
作者:陈水红;郭芝廷;王飒;杨旻斐;金静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抽取3家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6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设患者资料调查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病情相关资料、生活背景资料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6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总分为(60.20±21.8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础心脏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近3月住院次数、是否经常运动、是否热心社会活动、家庭成员人数、性格是否开朗、有无宗教信仰是其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以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上述9个因素为自变量,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是否经常运动、家庭成员人数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心功能较好、经常参加运动、有3人及以上家庭成员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较好.
作者:宋剑平;胡新宇;姚梅琪;张玉萍;俞申妹;鲁闻燕;朱蓓蓓;周莉莉;方红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法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使用不方便等缺点,逐渐被小口径胸腔引流法取代[1].越来越多的研究[2-4]表明,小口径胸腔引流管能取得与传统导管闭式引流相似的临床疗效,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国内有众多学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导管治疗胸腔积液[5-6],但在临床应用中,引流不畅与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导管运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大缺点[7],而且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中空圆柱形硬接头与目前使用的引流袋的半圆锥型硬接口不配套,无法固定.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引流接口,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可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予以血液洁净病房常规护理及饮食指导;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及PG-SGA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评价,观察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两组患者的PG-SG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处理后第4周观察组患者营养良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要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体质量及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体质量下降幅度观察组较对照组小,且两组预处理后第4周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主导的口服营养补充方法能够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营养状态下降的程度,对改善及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晓兰;叶宝东;周洁莹;程秋琴;俞庆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热熨疗法对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103例,观察组采用药盐包热熨疗法,对照组采用温水毛巾湿热敷,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为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主要集中在置管3 d内.结论 热熨疗法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吴小飞;余娅娟;詹晓雁;谈伟芬;陈巧玲;应灵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总结6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禁食期间持续使用生长抑素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给药护理,使药物能准确、持续地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密切观察低血糖、高血糖等并发症并予及时护理.6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使用生长抑素患者4例出现高血糖、6例出现低血糖,3例早期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作者:杨霞燕;孙珍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根据多导睡眠图实施针对性睡眠护理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接受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40例和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睡眠护理干预)40例,观察时间为4周,通过多导睡眠图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4周后整夜的睡眠进程、睡眠结构进行分析比对.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两组疗效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睡眠总时间明显长于治疗护理前,卧床时间、睡后清醒时间、清醒次数、睡眠潜伏期较治疗护理前明显缩短,睡眠效率高于治疗护理前;睡眠结构中浅睡眠比例小于治疗护理前,深睡眠及快速动眼睡眠比例大于治疗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下降.干预后上述各项效应指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多导睡眠图的监测结果给予广泛焦虑障碍患者针对性的睡眠护理能尽快改善睡眠,控制患者的焦虑状态.
作者:朱伟玉;徐美英;高志虹;邬芳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及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吞咽功能筛查、饮食宣教及疾病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包括:建立脑卒中吞咽困难评定表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吞咽功能评定,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价;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合理进行营养干预;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和个体指导,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服务.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学指标的测定,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营养学状况以及1年内患者再次入院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营养学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以及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和非瘫痪侧上臂肌围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在1年观察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因营养不良再入院率分别为18%和3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束化护理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再入院率.
作者:吕芬;吴荣钰;李文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话剧式个案护理教学查房的实践体会.方法 根据输液室1例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案例编写话剧剧本,在个案护理教学查房中采取话剧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查房.结果 115名(100%)护士认为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兴趣性、积极性;不同职称护士对提高突发事件协调指挥能力和培养授课模式创新能力方面出现了不同的分值,主管护师大于护师大于护士. 结论 话剧式个案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可提升个案教学查房质量.
作者:郑桂;陆丽芬;褚林霞;徐佳;蔡洪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疼痛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镇痛药物也不断问世,但调查表明国内外术后疼痛的控制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我国,手术患者约占住院患者总人数的19%[1].在术后患者群体中,镇痛不足现象较为普遍,高达58.27%的术后患者曾经历中重度疼痛[2].
作者:陈佳佳;童莺歌;陈易;黎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经鼻空肠管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急性胰腺炎患儿分为鼻空肠管组24例和鼻胃管组24例.两组在常规胰腺炎治疗基础上分别通过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肠内营养治疗的耐受性(腹痛、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症状)、管道相关并发症、代谢异常、拔管时间、恢复经口喂养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道症状、管道并发症、代谢异常、拔管时间、恢复经口喂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在减少胃潴留、反流误吸方面优于鼻胃管营养治疗法,但在护理中仍要注意防止管道堵塞、非计划拔管等相关并发症出现.
作者:徐建仙;童家维;诸纪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入职护士专业价值观与工作嵌入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专业价值观量表和工作嵌入量表对杭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398名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护士专业价值观与工作嵌入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入职护士专业价值观总分为(86.40±20.73)分,工作嵌入总分为(112.55±18.05)分,专业价值观与工作嵌入呈正相关(P<0.01);经分层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资料中实习单位、上班路途时间、月均夜班数、月收入及专业价值观维度中关怀照顾、正直对工作嵌入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新入职护士专业价值水平有待提高,工作嵌入水平处于中等,专业价值观与工作嵌入水平关系密切.
作者:胡春晓;徐鑫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造口探访者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分析心理、社会等因素对造口患者生活的影响,为护理人员引导造口患者追求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8例造口探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资料类属分析.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肠造口发生时的体验、出院后希望得到帮助、主动帮助他人、生活有意义4个主题.结论 造口探访者自身经历肠造口发生时的各种体验及出院后有希望得到帮助的意愿,能够帮助他人丰富自己的生活,此种健康心态对提高造口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护理人员应因人而异进行引导,帮助造口患者改善现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群敏;王飞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每日目标清单用于大肠癌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干预前后对照的类实验研究方法,将干预前列为对照组,干预后列为观察组,干预方法为采用每日目标清单对大肠癌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各64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采用每日目标清单管理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肠癌快速康复外科中采用每日目标清单管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鲜雪梅;项伟岚;石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腹膜透析患儿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的患儿,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开展前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腹膜透析常规护理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运用少儿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估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躯体情感、抑郁体验、家庭生活、自我认识维度,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两方面及总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膜透析患儿主观生活质量中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作者:李婷霞;陈秀萍;诸纪华;蒋美丹;鲍赛君;陈朔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总结1例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合并胆红素脑病换血治疗的护理体会.换血治疗前做好环境、用物、血液、患儿等各项准备,换血过程中密切协助医生、时刻监测患儿的病情并注意保暖,换血后做好蓝光照射的护理,注意饮食营养,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住院9 d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邵荷芳;陈朔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焦点解决模式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抑郁症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基础上按照焦点解决模式5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抑郁症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抑郁症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用焦点解决模式可以增加抑郁症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且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陈黎黎;叶雪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基于JCI标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实施集体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单纯随机抽样法将1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基于JCI标准,在患者入院当天、术前1 d、出院前三个阶段对患者实施集体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一对一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护士健康教育花费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护士健康教育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结论 集体健康教育可以满足胸外科住院患者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缩短护士健康宣教所需时间.
作者:吴太梅;鲍向英;韩娜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总结144例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准备及术前用药,术后做好一般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做好口腔护理、穿刺肢体皮肤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144例均成功植入支架,术后随访无短暂性脑缺血再发作或脑卒中病例.
作者:常兰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加压固定胶带在新生儿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成功置管的患儿根据置管时间顺序编号,再按照编号的单双号分组,单号分为观察组,双号分为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导管维护时均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对照组在常规透明敷料固定上加用纸胶蝶形交叉固定,观察组在常规透明敷料固定上加用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加强固定.观察两组患儿的导管敷料卷边或松动、导管移位及导管断裂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贴膜卷边或松动、导管移位及导管断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加压固定胶带对新生儿PICC导管进行人字形交叉加压固定能有效降低PICC敷料卷边或松动、导管移位、导管断裂的发生率.
作者:陈凌琳;卓瑞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