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宿主细胞趋化因子分泌的相关性研究

程敏;闻良珍;凌霞珍;张英民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 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8
摘要: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人胚肺成纤维(HEL)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及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受活化调节的蛋白(RANTES)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L-8 mRNA和RANTES mRNA的表达,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8和RANTES蛋白的分泌.结果 HEL细胞感染HCMV后,IL-8无论从mRNA水平或蛋白质水平,均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至感染后72 h,IL-8 mRNA约为对照组的12倍,IL-8蛋白约为对照组的9倍.感染后8 h可测出RANTES mRNA,24 h达到高峰,其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RANTES蛋白的分泌在感染后24 h达到高峰,随后急剧下降,至72 h基本无表达.结论 HCMV感染HEL细胞后,诱导IL-8基因转录及IL-8蛋白分泌增加,从而趋化中性粒细胞至感染部位,并促进中性粒细胞的移行而传播病毒.HCMV可通过模拟β族趋化因子受体而下调细胞外RANTES蛋白的分泌,逃避感染时的局部免疫应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脾移植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效果

    目的 比较异位脾移植和原位脾移植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异位脾移植和原位脾移植模型6周后,二期行同源心脏移植,比较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和移植5d后的排斥反应强度.以单纯心脏移植组和心脏移植+环孢菌素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心脏移植+环孢菌素组>原位脾移植组>异位脾移植组>单纯心脏移植组(P<0.05).术后第7天排斥反应强度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测定:心脏移植+环孢菌素组<原位脾移植组<异位脾移植组<单纯心脏移植组(P<0.05).结论 由于脾脏的生理功能与门静脉系统的回流特点有关,较之于异位脾移植,原位脾移植能更为有效地诱导受体特异性免疫耐受状态.

    作者:徐力善;陆朝阳;尹大龙;姚大勇;刘连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鼠成体肝脏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目的 观察正常成体小鼠肝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分离成体小鼠肝脏内可能存在的干细胞或祖细胞,建立细胞培养模型.方法 应用改良的Seglen二步法灌注和离心分离肝脏细胞,用含血清的改良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持续观察超过60 d.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肝细胞及其形成的克隆进行Albumin、AFP和CKl9染色.结果 部分肝脏细胞培养第2~3天后活化,迅速增殖并形成细胞克隆,培养30 d后克隆内出现类似成熟的肝细胞,细胞克隆持续扩增超过60d.该类细胞培养第1天强阳性表达肝细胞标记物Albumin,培养第5天细胞克隆开始表达肝脏干细胞标记物AFP,第55天表达胆管细胞标记物CKl9.结论 在成体小鼠未损伤肝脏内存在一种成体肝脏祖细胞(adult hepatic progenitor cells,AHPCs),该细胞体外培养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可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并成功建立了AHPCs的体外培养模型.

    作者:王洪山;宋陆军;沈坤堂;刘隽;高晓东;沈睿;牛伟新;秦新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13例)及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57例)hMLH1、hMSH2、hMSH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 在正常膀胱上皮中,hMLH1、hMSH2、hMSH3均未发现启动子甲基化;在肿瘤组织中,hMSH2未发现启动子甲基化,hMLH1、hMSH3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6.8%、49.1%,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不同肿瘤分级(G1、G2、G3)间及不同临床分期(浅表性、浸润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MLH1、hMSH2、hMSH3蛋白表达在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92.3%,与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52.6%、4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不同临床分期(浅表性、浸润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hMSH2、hMSH3蛋白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的增加显著降低,G1与G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组织中,hMLH1和hMSH3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hMLH1、hMSH3蛋白表达受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hMSH2蛋白表达不受其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3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

    作者:郎斌;张旭;傅斌;张军;许凯;艾星;史涛平;朱宏刚;陈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线粒体促凋亡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Smac在15例正常膀胱黏膜和72例TCC中的表达.结果 Smac蛋白和mRNA在正常膀胱黏膜与分化Ⅰ级TCC中均有较强表达,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CC中的表达随分级的增加都显著性减少(P<0.01,P<0.05).浸润性TCC中Smac蛋白和mRNA的表达都低于表浅性TCC(P<0.01).结论 Smac在正常膀胱黏膜强表达,而在TCC中低表达,且与TCC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检测Smac可辅助临床TCC分级、分期的判断.

    作者:李恒;廖贵益;曾甫清;白杨;王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下段直肠癌预后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目的 观察淋巴结微转移对中下段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CK-2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共计661枚淋巴结检测微转移.结果 20例(35.7%)67枚(10.1%)淋巴结检出微转移.20例检出淋巴结微转移者中10例TNM分期提高:Ⅰ→ⅢA 3例,Ⅰ→ⅢC 2例,ⅡA→ⅢB 3例,ⅢA→ⅢC 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半数生存期为(36.90±3.37)个月(95%置信区间:30.29~43.51个月),明显短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的(48.72±2.25)个月(95%置信区间:44.30~53.14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下段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较差.

    作者:吴泽宇;万进;赵刚;杨珏;姚远;杜嘉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LY294002靶向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干预胃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我们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LY294002特异性靶向抑制胃癌细胞PI3K活性,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作者:黄昌明;石松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对同系大鼠移植肠运动功能的作用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对同系原位全小肠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为对照组、移植组、L-NIL治疗组,每组12只大鼠.对照组行十二指肠造瘘术,另两组均行同系原位全小肠移植及十二指肠造瘘术,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L-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于术后2 d,各组取6只获取肠段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炎性损伤程度,并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各组另6只行小肠传输实验,观测小肠传输功能.结果 移植组呈明显炎性损伤改变,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1.278±0.142)%,(56.33±5.16)%较对照组(0.066±0.016)%,(9.17±3.17%)上调(P<0.01),较对照组小肠传输延迟(P<0.01).L-NIL治疗组炎性损伤程度较移植组减轻,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0.588±0.096)%,(26.17±4.14)%较移植组下调(P<0.01),且小肠传输延迟有改善(P<0.01).结论 iNOS在术后早期移植肠炎症损伤及其引发的肠运动功能障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冯舟;朱理玮;王鹏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Galectin-9基因不同亚型对结肠癌LoVo细胞株体外黏附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构建galeetin-9基因不同亚型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galectin-9对结肠癌LoVo细胞体外黏附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galectin-9基因不同亚型的真核表达载体后,用脂质体法转染结肠癌LoVo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转染效果.LoVo细胞分别在转染galectin-9、转染galectin-9+抗体(5 mg/L)和转染galectin-9+β-L糖(30 mmol/L)条件下进行体外细胞-基质黏附实验和体外细胞侵袭实验.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载体上插入的galectin-9三种剪接体碱基序列正确,同时载体成功转染LoVo细胞.体外细胞-基质黏附实验中,转染空载体,转染galectin-9L,galectin-9M和galectin-9S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74±0.04、1.14±0.12、1.12±0.10和1.15±0.13,表明galectin-9促进LoVo细胞黏附于细胞外基质(P<0.05).galectin-9抗体和β-乳糖可抑制该作用,但转染galectin-9L和galectin-9S LoVo细胞的黏附作用受β-乳糖抑制更明显(P<0.05).体外侵袭实验未发现galectin-9对LoVo细胞侵袭力有影响.结论 galectin-9促进LoVo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这可能与结肠癌侵袭转移相关,但其三种亚型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全相同.

    作者:张丰;郑民华;彭远飞;陆爱国;李健文;王明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MK886联合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的治疗作用研究

    我们以裸鼠为载体,选用环氧化酶-2(COX-2)、5-脂氧合酶(5-LOX)均高表达的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旨在研究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5-LOX活化蛋白(FLAP)抑制剂MK886的抑瘤效果及其协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1,2].

    作者:时坤;周广军;朱小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癌细胞转移潜能与凋亡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株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依托泊苷(Etoposide)的作用下的凋亡发生率及Caspase3的活化,Western blot检测bcl-2及IAP家族蛋白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 TNF-α(10μg/L)作用后48 h,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CLM3及转移能力弱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凋亡率分别为(91.3±6.5)%及(58.8±2.3)%,MHCC97L细胞的凋亡率则位于两者之间(P≤0.01).Etoposide(250 μmol/L)作用后48 h,HCCLM3、MHCC97L及SMMC-772的凋亡发生率分别为(27.0±4.0)%、(34.6±3.8)%及(84.5±1.1)%(P≤0.01).3种细胞株中Caspase3的活性也有明显差异.bcl-2及IAP家族蛋白表达研究中发现XIAP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转移潜能成梯度相关.结论 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耐受多种凋亡刺激,可能与XIAP的过度表达相关.

    作者:史颖弘;樊嘉;周俭;邱双健;汤钊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Stat3信号转导通路调控Survivin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Stat3/Survivn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3反义寡核苷酸(20 mol/L)转染人结肠癌HT29细胞,噻唑蓝(MTY)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Survivin与bcl-2凋亡家族成员bcl-2、bcl-Xl于bax的表达.结果 Stat3反义寡核苷酸作用HT29细胞72 h后,G1期细胞比率由61.4%上升至75.6%,S期细胞比率由19.4%下降至8.6%,细胞增殖受抑制.凋亡细胞百分比由5.6%增加至22.1%,促进细胞凋亡.Stat3、p-Stag、Cychn D1与Survivin表达下降,bcl-2、bcl-Xl与bax变化不明显.结论 阻断Stat3通路可以抑制靶基因Survivin表达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作者:余力伟;马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颗粒骨的制备及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 观察聚磷酸钙纤维(CPPF)磷酸钙骨水泥(CPC)、微小颗粒骨复合物体外降解特性及体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将CPPF、CPC、微小颗粒骨按质量比1∶4∶4制成复合人工骨,通过PH值、重量、抗压强度的变化,观察人工骨在pH7.4的37℃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降解性能.通过大体、X光片、组织学观察及力学测试来检测复合人工骨的体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 体外实验证实: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孔隙率为72.1%,CPC/颗粒骨孔隙率为58.2%;扫描电镜显示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的孔径为100~400 μm,CPC/颗粒骨为50~300 μm;两组样品溶液pH值在12周内基本维持恒定;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0~4周重量变化较小,4~8周下降较快,12周为初始重量50%,CPC/颗粒骨复合材料在0~6周变化较小,6周后重量下降较快,12周时为初始重量70%;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初始抗压强度9.28 MPa,CPC/颗粒骨复合材料初始抗压强度6.21 Mpa,两者有统计学意义.CPPF/CPC/颗粒骨强度在0~4周下降较慢,4周后下降较快,12周时为0.1,8 MPa,CPC/颗粒骨强度均匀下降,12周时为0.24 MPa.体内实验:CPPF/CPC/颗粒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生物学性能有望成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作者:周磊;闰景龙;胡春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种用于雌性大鼠尿动力学研究的新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雌性大鼠尿动力学研究的新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成年雌性大鼠尿动力学各项参数正常范围.方法 33只成年雌性大鼠乌拉坦腹腔麻醉,尿道内置入2根3 F输尿管导管,分别连接尿动力学检查仪压力传感器及微量注射泵,同时由肛门置入直肠测压气囊管与腹压传感器连接.应用尿动力学检查仪测定大鼠充盈期膀胱压力变化和静态尿道压力图的各项参数.结果 正常成年雌性大鼠尿动力学参数测定值如下:(1)充盈期膀胱压力参数:腹压漏尿点压(ALPP)、喷嚏漏尿点压(SLPP)、排尿压(VP)及膀胱大容量(MBV)分别为(28.06±5.85)、(23.00±5.96)、(25.39±6.23)cm H2O及(1.21±0.52)ml;(2)静态尿道压力图参数:大尿道压(MUP)、大尿道闭合压(MUCP)及功能性尿道长度(FUL)分别为(17.13±4.55)、(14.87±3.77)cm H2O及(14.23±2.64)mm.结论 这种新方法可方便地应用于雌性大鼠的尿动力学研究,更为接近临床所用的方法,因此更具可比性.

    作者:胡卫锋;杜广辉;蔡丹;陈园;章慧平;袁晓奕;杨为民;叶章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AZ31B镁合金基体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我们采用表面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涂层制备HAP/AZ31B镁合金复合生物材料,检测镁合金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和生物适应性,为可降解镁金属植入材料在新型医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郭磊;刘魁;张世亮;高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异常表达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GCS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多药耐药的关系[1].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49例.

    作者:熊茂明;陆震;李贺;孟翔凌;耿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GRIM-19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GRIM-19 mRNA与蛋白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正常组织中的GRIM-19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及测序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GRIM-19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GRIM-19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GRIM-19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GRIM-19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其表达降低及失活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龚龙波;罗学来;王晶;刘双又;龚建平;胡俊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体酮对脑外伤后小肠黏膜结构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旨在观察黄体酮对TBI后小肠黏膜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黄体酮对TBI后肠道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1].

    作者:陈罡;杭春华;史继新;王汉东;王沪旭;印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RNA干扰对肝癌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肝癌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脂质体方法将siRNA转染肝癌细胞PLC、Hep3B.定量RT-PCR、Western blot检测MIF mRNA和蛋白、MAPK信号分子的表达.噻唑蓝(MTY)比色法、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对重组基底膜(matrigel)穿透能力.结果 100 nmol/L的MIF siRNA使MIF mR-NA表达下调81.3%和89.1%,蛋白水平降低69.50%、72.31%,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细胞增殖率下降16.79%和47.14%(P均<0.05).穿透matrigel的细胞数为51.00±11.27和18.56±4.7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磷酸化MAPK下调.结论 MIF siRNA有效抑制MIF表达及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部分通过抑制MAPK磷酸化起作用.

    作者:李雯;夏金堂;汪谦;伍兆锋;毕熲;傅新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mi-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原癌基因Bmi-1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以及观察其表达水平对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响,探讨其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标本和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中Bmi-1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将目的基因Bmi-1/si转染至Ⅰ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BE-2-C细胞,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法监测转染效果,并用软琼脂实验观察转染后的BE-2-C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在32例人神经母细胞瘤标本中29例有Bmi-1的高表达(90.63%),且Bmi-1的表达程度的高低和NB的临床分期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P<0.05),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也显示9种不同病理类型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中均有Bmi-1的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和病理类型有密切相关.在软琼脂实验中,与对照组(空白载体转染组)比较,Bmi-1/si转染后的BE-2-C细胞所形成的克隆数目不仅显著减少,克隆也明显变小.结论 Bmi-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它在神经母细胞瘤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夏远鹏;周昱男;胡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纱布团栓塞门静脉制备犬门脉高压症模型

    目的 探索一种较理想的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方法 取杂种犬随机分为门静脉纱布团栓塞实验组(18条)和对照组(6条),前者分别按术后2、4、8周再随机均分为3组.各组动物均在术前、术后一定时期通过剖腹门脉压力测定、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及病理检查等获取相应结果.结果 门静脉纱布团栓塞后即时测得的门脉压力较术前升高53.0%(P<0.01);腹腔门脉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曲张静脉形成,脾脏肿大,脾静脉每分血流量增高.结论 纱布团栓塞门静脉可制备一种较理想的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

    作者:叶乐驰;杨文军;殷薇薇;赵亮;张虎祥;廖毅;张启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