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玲玲;张晨霞;竺雪红;李晓燕
总结28例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应用螺旋型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应用螺旋型鼻肠管时,置管前先禁食6 h,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抬高30°;置管时规范操作,以顺利置管;置管后做好导管维护,正确输注合适的肠内营养剂型,加强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28例患者均成功置管,肠内营养支持10~37 d,空腹及肠内营养后血糖水平控制理想.
作者:沈建红;费学芬;苏忠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现象的现状.方法 对258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1月内患者进行尿失禁发生情况调查,对发生尿失禁患者用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调查漏尿量、漏尿频率、对日常生活影响,同时调查漏尿持续时间及术后发生尿失禁时间.结果 35例术后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3.57%;35例患者在术后2~21 d发生尿失禁,漏尿持续时间1~28 d,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4~11分,平均(7.25±3.26)分,65.71%患者为少量漏尿,54.28%患者每天漏尿1次,65.71%患者未能到达厕所就会有尿液漏出.结论 尿失禁是前列腺增生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尿失禁以漏尿持续时间1周内、漏尿量少、漏尿频率1次/d为主,日常生活影响一般.
作者:邱晓珍;李海燕;叶江嫔;蔡健;武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应用根因分析法分析16起医护技耦合性给药错误的原因.通过成立根因分析小组,对每起医护技耦合性给药错误进行风险程度钜阵评估、系统问题评估,找出近端原因,确定根本原因,提出改善要求及执行改善措施,以降低医护技耦合性给药错误的发生率.
作者:邬玲玲;张晨霞;竺雪红;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42例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护理重点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安置患者头高位,加强口腔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使用镇静剂期间做好镇静评估和每日唤醒护理.经治疗和护理,26例患者病情好转后转相关科室继续治疗,7例自动出院,9例死亡.
作者:林美爱;徐金女;王敏丽;周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在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质性研究法及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斐专家咨询法,确立各级指标内涵、评价方法及其权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果 构建了一套包含急诊室和住院病房两部分内容的2项Ⅰ级指标、5项Ⅱ级指标、25项Ⅲ级指标的浙江省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为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范式.
作者:沈丽芳;冯志仙;赵雪红;徐红;沈丽娜;徐巧君;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3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正常出院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院外延续护理,包括电话回访、信函沟通和上门访视.评价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用SF-36简明健康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统计出院6个月内失访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完全依从性出院时为33.16%,延续护理3个月为50.28%、6个月后为55.04%;患者F-36简明健康问卷总均分出院时为(81.01±4.45)分,延续护理3个月为(86.69±14.29)分、6个月后为(92.31±15.67)分;6个月内失访率10.10%、疾病复发率为38.86%.结论 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石斐;吴云;王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40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和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的尿失禁生活质量及下尿路综合征症状情况,术后1月随访两组尿失禁治愈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及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观察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及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尿失禁治愈率观察组85.0%、对照组5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笑青;陈恩如;吴海媚;邵绍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80例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主要原因:护士操作时,留置针固定不妥;患儿主动牵拉留置针;家长缺乏留置针维护知识,导致留置针维护不当.规范护士留置针操作,针对不同留置部位加强保护措施,做好家长留置针维护知识宣教,达到预防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目的.
作者:陈红艳;毕东军;缪滔;蔡玉英;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4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行布地萘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辅助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加强雾化吸入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重视超短波治疗护理,做好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加强排痰护理,落实预防交叉感染措施.患儿治疗7 d后,优27例、良11例、可2例,总有效率为100%.
作者:谢晓丽;吕婷婷;王淑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2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加强病室管理,重视疼痛和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皮瓣情况,特别是对皮瓣危象的观察及护理,做好饮食及康复锻炼的指导,以提高手术疗效.20例皮瓣均存活.
作者:沈小利;余王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疗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辅助降温效果.方法 将12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及支持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疗法辅助降温,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法辅助降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72 h内体温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72 h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61.7%,两组比较,x2=34.702,P=0.000.结论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好.
作者:解玲芳;胡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观察图片资料在骨科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中的应用效果.对行外来器械内植物植入的骨科手术,术后器械准备护士收集手术工具,并将工具拍成照片制作成图片资料,粘贴到专用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本上,以方便骨科外来器械内植物拆除术术前手术工具的核对.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内容增加图片资料,可保证手术工具数量、配套准确.
作者:王彩萍;俞璐璐;刘开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显示[1],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是目前唯一明确改善房颤所致栓塞的有效措施.但服用华法林在减少栓塞事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尤其是高龄患者,严重时甚至出现颅内及腹腔内出血,且出血多发生于服用华法林12周内[2].由于此时患者多已带药出院服用,且部分患者来自边远山区,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特点,因此,院外延伸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心内科对91例出院服用华法林山区患者给予电话回访,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玉;邓燕;夏丹;朱雅琴;盛苏萍;杜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1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有效牵引与固定,掌握持续膀胱冲洗的速度、压力和冲洗液温度,保持三腔气囊导尿管引流通畅,严密观察三腔气囊导尿管冲洗过程中出血、膀胱痉挛、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做好三腔气囊导尿管拔管护理.135例导尿管留置1~7 d,平均住院时间11 d,痊愈出院.
作者:潘裴彩;王小莲;盛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病房护士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报警设置情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法抽查全院14个临床科室使用中的监护仪报警设置情况.结果 使用中的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合格率为18.2%~77.8%,ICU合格率高,存在报警关闭、报警未设置、报警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病房护士对心电监护报警设置思想上不够重视,必须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培训,以提高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合格率.
作者:顾月群;杨敏;殷雅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热敏灸缓解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膀胱刺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小化随机法将59例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灌注化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灌注后40 min,在膀胱区行热敏灸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灌注后30 min、24 h、5 d膀胱刺激症状严重程度及日夜间排尿次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灌注后30 min中重度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灌注后24 h、5 d中重度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日夜间排尿平均次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发生各有特点,缺乏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区热敏灸能减轻灌注药液对膀胱尿道黏膜的刺激,降低膀胱刺激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作者:来光华;朱连珠;朱八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7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失访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家庭康复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月末、3月末、6月末、12月末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P<0.01;随着时间的进程,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观察组显效和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阶段评分都有不同程度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邵华芳;孙余明;王念莲;张春光;楼建涛;黄光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胰腺假性囊肿是外溢的血液和胰液进入胰周组织,发生包裹形成的囊肿,导致感染、脓肿形成、侵蚀周边血管引起出血、压迫邻近器官等[1].胰腺假性囊肿传统采取手术治疗和经皮穿刺治疗等,但患者均比较痛苦且囊肿复发率高[2].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胃内置管引流已成为重要临床治疗手段[3],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佳等优点,复发率及病死率均较外科手术低[4].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消化内镜室对38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根据胰腺假性囊肿的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放置引流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聪;楼奇峰;蒋祯;钟芳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精细化管理在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成立科压疮管理小组,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找准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针对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细化评估环节、上报环节、记录环节、督察环节及奖惩制度等.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难免压疮的有效上报率95.74%高于实施前的73.81%,难免压疮发生率2.17%低于实施前的18.42%.
作者:章静;金波;冯敏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肌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DVT是妇产科手术近期并发症之一,其中良性子宫肌瘤经阴道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6%~7%,经腹子宫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12%~15%,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发生率12%~33%[2],剖宫产患者发生率约为0.61%~1.5%[3].由于DVT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并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因此,加强DVT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认识与掌握非常重要.现就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胡蝶;冯素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