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孤立肾合并肾结石术后并发严重肾周感染1例的护理

贺红;唐彩虹

关键词:孤立肾, 肾结石, 感染, 护理
摘要:孤立肾是指一侧肾缺如或是无功能,常见于先天性孤立肾、对侧肾切除留存肾和移植肾等[1].孤立肾担负着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由于部分孤立肾代偿性增生,肾实质血管丰富,并发结石时极易引起尿路梗阻,继而导致肾功能不可逆的受损[2].孤立肾合并肾结石常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3],术后更容易并发出血和感染.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膳食结构调整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膳食结构调整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3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统一在营养科定餐,遵循糖尿病饮食控制总热卡的原则,把水果和牛奶作为加餐,评价该组患者膳食结构调整的合理性,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血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膳食结构更加合理,体质指数达到正常范围,低血糖发生率较干预前降低,空腹、中餐后、晚餐后血糖较干预前降低.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中进行膳食结构调整,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吴丽琴;徐勤容;陈育群;胡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门诊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遵医行为的影响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92%的病例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1].大部分儿童症状较轻,仅需门诊对症处理即可自然痊愈,少数病例病情凶险,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弛缓性麻痹、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2],甚至引起死亡.部分患儿家长尤其是一些农民工家长对手足口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护理方法不正确,对患儿病情不重视,遵医行为差[3],同时部分患儿由于疱疹刺激以及陌生的医院环境,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不安、不配合治疗和护理[4],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及家长的遵医行为对减少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2012年4月至10月,本院对疱疹门诊诊治的168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实施门诊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的遵医行为,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群;吴梓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例的围生期护理

    总结6例妊娠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围生期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产前加强胎儿监测,做好饮食护理及输血护理;产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重视产后出血、感染的观察及护理,使妊娠合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安全度过围生期,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单丽明;沈国英;滕玉琴;励佳;章芬娟;颜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初中级职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初中级职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本院80名初中级职称的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结果 80名护士评判性思维测评总体均值为(286.77±21.880)分,其中护士(270.27±11.799)分、护师(285.75±23.030)分、主管护师(304.44±11.17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外,其余各特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中级职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中等水平,职称越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

    作者:金冬爱;毛霞文;祝海香;叶志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危重患者监测胃残余量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实践中,胃残余量(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V)监测常被作为胃动力障碍和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常用的方法[1].初监测GRV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肠内营养的安全实施,防止GRV过多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但因此引起的肠内营养摄入减少、能量供应不足却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2],从而使GRV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成为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棘手的问题.为此,上世纪80年代起医护人员开始关注和研究GRV,迄今已有不少涉及护理的文献.

    作者:朱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孤立肾合并肾结石术后并发严重肾周感染1例的护理

    孤立肾是指一侧肾缺如或是无功能,常见于先天性孤立肾、对侧肾切除留存肾和移植肾等[1].孤立肾担负着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由于部分孤立肾代偿性增生,肾实质血管丰富,并发结石时极易引起尿路梗阻,继而导致肾功能不可逆的受损[2].孤立肾合并肾结石常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3],术后更容易并发出血和感染.

    作者:贺红;唐彩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品质管理活动在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质管理活动对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质管理活动小组,选定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不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护士强化培训和定期考核措施、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简化和规范使用流程、及时排除干扰因素、调整监护仪参数设置等.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优化状态合格率、报警设置正确率、患者对宣教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品质管理活动后心电监护仪监测优化状态合格率、报警设置正确率、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质管理活动能提高心电监护仪监测的规范性使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艳波;潘海燕;颜波儿;石银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精细作业疗法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精细作业治疗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断指再植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精细作业治疗.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普渡手精细运动评定法、明尼苏达手灵巧度评定法评价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康复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小关节精细运动及手灵巧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精细作业治疗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手指的精细运动功能,促进手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利英;刘韶珠;邹丽华;章月红;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耳穴贴压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首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3d行耳穴贴压,对照组术后6h行耳穴贴压,两组均于术后常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6h、12 h、24 h、36 h、48 h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h、12 h、24 h、48 h的PCA消耗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嗜睡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尿潴留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超前镇痛能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

    作者:张园园;柏赟;陈晓青;朱琳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毁PICC导管致断管漂移至右心房1例的案例分析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为一种静脉治疗途径,在临床的肠外营养、输注刺激性药物、长期反复静脉输液患者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临床上也出现了一些与管道相关的安全问题,如导管堵塞、导管漂移或脱出、导管断裂等.导管断裂较少见,发生率为0.67%~3.50%[1-2],人为自行损毁导管更罕见.2010年11月本院血液科发生1例患者因情绪突变自行将PICC导管剪断致导管漂移至右心房的意外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终通过血管介入术将断裂至右心房的PICC导管成功取出.针对此事,本科室认真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专意;谢彩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1例的护理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PICC置管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静脉损伤,减少化疗药物及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因药物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及早产儿营养通路[1].但PICC置管后也有常见并发症,其中发生率高的为静脉炎[2-3].2012年11月,本院血液科收治1例白血病患儿,因需化疗于11月13日行经右正中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后20 d出现置管侧上臂静脉炎,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3d后体温正常,手臂肿胀消退,疼痛不明显,双上臂周径相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斌斌;陆亚红;邬春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住院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评价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评价.方法 采用关怀行为评价量表对60例内、外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各维度评分依次为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支持、保护、矫正性环境的提供,健康教育,鼓励患者情感的表达,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结论 护士应在满足患者基本需要的同时重视表达性护理行为的有效实施.

    作者:沈叙英;朱明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食道心室调搏诊治妊娠合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总结12例经食道心室调搏诊治妊娠合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积极配合抢救,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病情观察,加强安全转运,治疗中保持患者舒适,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胎心、胎动等,治疗后加强心电监护及饮食指导.9例患者经食道心室调搏转窦性心律,2例患者经无射线射频消融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经食道心室调搏仍频发室性早搏,拒绝治疗自动出院.

    作者:韩霞萍;俞春花;金建芬;王宁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呼吸强化训练对颈髓损伤急性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呼吸强化训练改善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借助呼吸器进行呼吸强化训练2次/d,连续训练4周.比较两组肺功能状况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4周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比对照组高(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呼吸强化训练能有效改善颈髓损伤急性期患者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吴戴悦;曹小英;陆茹;吴彩虹;吴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良式低截石位与人字形平卧位在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合适体位.方法 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患者手术体位摆放,84例采取改良式低截石位、75例采取人字形平卧位,比较两种体位摆放方法所需卧具的种类,体位摆放所需时间,对血压的影响,术后肢体不适感.结果 人字形平卧位摆放所需卧具少、摆放时间短、对血压几乎没有影响,患者更加安全舒适.结论 保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体位首选人字形平卧位.

    作者:何灿平;沈惠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限制性配量”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用针头处置的作用

    目的 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用针头回收率.方法 选取100例自我注射胰岛素的门诊患者,通过实施“限制性配量”联合健康教育,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胰岛素笔用针头回收情况及患者对医疗垃圾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限制性配量”联合健康教育实施后,门诊胰岛素笔用针头回收率提高,患者对医疗垃圾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结论 “限制性配量”联合健康教育能增加胰岛素笔用针头的回收率,提高患者对医疗垃圾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袁静云;陈灿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婴儿Chiari畸形合并腰骶部脊膜膨出5例的术后护理

    总结5例婴儿Chiari畸形合并腰骶部脊膜膨出术后护理.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重视体位、创口和饮食管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本组术后发生急性脑积水1例、脑脊液漏1例、大便失禁1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作者:凌云;虞露艳;黄亮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促排卵后卵巢不全扭转12例的护理

    总结12例促排卵后发生卵巢不全扭转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加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防治,及时进行体位干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胎儿宫内发育情况,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向患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和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本组12例卵巢不全扭转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8例分娩健康的婴儿.

    作者:陈峰;邢兰凤;徐鑫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引用HSE管理对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防护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引用HSE管理对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防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防护HSE管理体系,组建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实施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等安全管理的措施,不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相关部门对现场操作进行有效监管.结果 引用HSE管理后199名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防护知识考试分数提高,针刺伤发生率降低,发生针刺伤后上报率提高,P均<0.01.结论 HSE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防护意识,完善防护行为.

    作者:张君君;郑瑞明;周建英;吴丽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妇及新生儿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自行设计产妇及新生儿交接记录单,并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转运交接过程.产妇及新生儿交接记录单包括产前病房与产房病情交接内容和产房与产后病房病情交接内容两部分,要求交班者、接班者及患方三方签字.经过1年临床应用,病情交接不清、遗漏发生率较应用前明显减少,交接病例书写时间及交接时间缩短,产妇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提高.

    作者:杨兰兰;王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