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超;于鲁峰;李玲可;杨玉红;Tao W.K;Shi Chen
世界上第1例关于利用电磁场的治疗作用的报道是1934年Ginberg[1]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来治疗机体局部的感染.
作者:宋先舟;陈继革;吴华;任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996年,Abe等[1]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内源性硫化氢(H2S)可能作为一种神经活性物质而存在,特别是对海马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近期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有胱硫醚-γ-裂解酶(CSE)基因表达,并且内源性H2S可以直接开放血管平滑肌细胞膜KATP通道,实现对血管张力的调节[2].
作者:乌剑利;杨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将复合重组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rhBMP-2/CPC)应用于体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5具完整老年脊柱标本(T10~L2),游离成30个椎体,随机分为3组:I组为空白对照组(n=10);Ⅱ组为PMMA组(n=10);Ⅲ组为rhBMP-2/CPC组(n=10).G形臂监视下,Ⅱ、Ⅲ组经双侧椎弓根分别充填PMMA及BMP-2/CPC 5 ml,注射后摄轴位X线片了解骨水泥分布情况,测试3组椎体静态压缩下的大抗压强度及刚度.结果 平均大载荷和刚度分别为:I组:(1595.6±165.0)N和(934.8±120.2)N/mm;Ⅱ组:(3025.4±210.2)N和(1570.7±190.0)N/mm;Ⅲ组:(2778.8±156.5)N和(1361.9±230.5)N/mm;大载荷:I~Ⅲ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刚度:I~Ⅲ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MP-2/CPC可以恢复骨质疏松椎体的力学性能.
作者:周英杰;徐宏辉;刘宏建;赵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自分泌现象.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方法 ,检测74例脑胶质瘤中肿瘤细胞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和VEGFR2的表达,取其中42例检测VEGF的表达的情况.结果 VEGF在胶质瘤中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级别明显相关(P<0.05,r=0.331);VEGFR1、2在胶质瘤瘤细胞中表达强度吸光值分别为:正常组织(0.2104±0.0297)和(0.2100±0.0257);WHO I(0.2328±0.0194)和(0.2324±0.0186);WHOⅡ级(0.2533±0.0155)和(0.2514±0.0147);WHO Ⅲ级(0.2709±0.0203)和(0.2720±0.0149);WHOⅣ级(0.2906±0.0282)和(0.2834±0.0285);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病理级别明显相关(P<0.01,r=0.748;P<0.01,r=0.754).结论 在脑胶质瘤中存在VEGF的旁分泌和自分泌现象,并与病理级别有关.
作者:周爱萍;谭淑莲;林志雄;李承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肝内胆管癌细胞系ICC-9810、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及正常肝细胞系L02的蛋白质表达,筛选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的标志蛋白.方法 收集体外培养的肝内胆管癌细胞系ICC-9810、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及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细胞裂解液处理后提取蛋白.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同时使用IMAC3和WCX2两种芯片检测肝内胆管癌细胞系ICC-9810、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及正常肝细胞系L02的蛋白质谱.用PBS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机读取数据,采用Proteinchip Software 3.0.2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与L02细胞比较,有12个蛋白质在两种肝癌细胞系中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其中4个蛋白高表达,8个蛋白低表达.比较两种肝癌细胞系的蛋白质谱,发现7个蛋白在ICC-9810细胞中高表达,10个蛋白低表达;11个蛋白在SMMC-7721细胞中高表达.在L02和ICC-9810细胞中去磷酸化蛋白17 175 Da表达较多,而在SMMC-7721细胞中磷酸化蛋白17 255 Da表达较多.结论 肝内胆管癌、肝细胞癌与正常肝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为寻找肝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17 255 Da蛋白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博;刘丹慧;黄志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动态监测肾移植前后供者HLA特异性抗体(DSA)及非供者HLA特异性抗体(NDSA)的变化,观察其对移植肾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液相芯片(Luminex)技术检测8例肾移植患者术前HLA基因分型、术前和术后的特异性HLA抗体改变.结果 术前HLA抗体阴性者4例,术后1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另3例半年内HLA抗体阴性,肾功能良好.2例移植前后检测HLA抗体阳性,术后半年抗体滴度明显逐渐增高,分离出DR11(DSA);DR12、DQ7、DQ8(NDSA).1例术前存在A11(DSA),A34(NDSA)抗体,术后1个月始NDSA增多,且其分值呈上升趋势.1例术前存在DR.15(DSA)抗体,术后1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行移植肾切除.结论 肾移植前受者存在DSA会导致移植肾急性排斥,特别是存在HLA-Ⅱ类抗体.在随访期间HLA抗体滴度和类型持续升高者,应鉴定其DSA与NDSA类型,尽早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减少移植肾功能减退及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诸明;侯建全;何军;袁晓妮;王乾;阮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用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 2.0.U6在膀胱癌细胞系EJ细胞内表达针对Survivin基因的短发卡状RNA(shRNA),以阻断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观察Survivin基因沉默后对EJ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产生的影响.
作者:杨华安;苟欣;吴跃;郑传东;何卫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胃食管反流病在国内的重视度有所增加.以呼吸窘迫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开始受到关注,胃食管喉气管反流或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的概念得到提出[1].
作者:来运钢;汪忠镐;吴继敏;李春民;季锋;李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外源基因在猪血管内皮细胞及小鼠体内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猪血管内皮细胞,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ICAM-2-Enhancer CD59cDNA转染猪的血管内皮细胞,以未转染的猪血管内皮细胞为阴性对照,人血细胞为阳性对照,经G418筛选(浓度为100 mg/L)获得具有抗性的克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显微注射将CD59基因片段导入小鼠授精卵,对出生的小鼠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pcDNA3-ICAM-2-Enhancer-CD59cDNA重组质粒在细胞中表达强度为63.1%;转CD59基因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达强度为73.38%.结论 以人细胞间黏附因子Ⅱ(ICAM-2)为启动子并带增强子的CD59重组基因在猪的血管内皮细胞及小鼠体内均高效特异表达.
作者:李胜芝;刘秉乾;张玥;王广有;马腾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癌细胞系对营养剥夺状态下的耐受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观察不同癌细胞系在无血清、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情况下,各种细胞系的存活时间,同时检测其PKB/Akt的表达情况.同时将反义Akt转染人PANC-1细胞系,观察其对耐受性的影响.结果 在营养剥夺情况下,肝癌细胞系HepG-2,HLE在36 h内死亡;高分化胃癌细胞系MKN28存活时间低于36h,而低分化胃癌细胞系MKN45存活时间超过36 h;胰腺癌细胞系PANC-1存活时间显著延长,超过48 h;在对营养剥夺耐受良好的癌细胞系中,PKB/Akt呈高表达.转染Akt1和Akt2反义RNA者可以显著降低PANC-1耐受性,而转染Akt3则无此效应.结论 不同癌细胞系对营养剥夺的耐受力不同,且与PKB/Akt的表达相关.
作者:熊俊;胡青钢;郑启昌;宋自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腹外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观念的不断深化以及庞大的疝补片需求市场效应,强有力地促使疝修补材料不断更新.
作者:邓美海;方和平;钟跃思;胡昆鹏;胡啷;徐国风;黄慧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B(CB)、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和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40例PTC,10例正常甲状腺中CB、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CB、CXCR4 mRNA和蛋白在正常甲状腺中均为阴性表达;CB、CXCR4 mRNA在PTC中阳性表达率82.5%(33/40)、80%(32/40);CB、CXCR4蛋白在PTC中阳性表达率65%(26/40)、60%(24/40);CB,CXCR4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2,P<0.05;r=0.357,P<0.05),且均与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B,CXC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 CB、CXCR4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作者:卢秀波;刘征;刘洋;杨建辉;王晓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鱼藤素对于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RPC)细胞PC3和DU145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设阴性对照组(有细胞但不加药),空白对照组(无细胞仅有培养液),阳性对照组(渥曼青霉素100 nmoL/L),及鱼藤素分别10、100、1 ìmol/L共6组.CCK-8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m-blot检测Akt、MAPK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 10 nmol/L~1 ìmol/L鱼藤素对PC3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对DU145细胞则无此作用.鱼藤素使PC3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现象并引起浓度依赖性的凋亡,而未改变DU145细胞的周期分布也不能诱导其凋亡.鱼藤素能够阻断P13K/AKT通路而对MAPK通路无影响.结论 鱼藤素通过阻断PI3K/AKT通路实现抑制PC3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两株细胞间实验结果 的差异是因为其PI3K/AKT通路活化状态的差异造成的.
作者:朱一平;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朱耀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人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TREM)-1在急性胆管炎患者中表达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TREM-1在急性胆管炎中与肿瘤坏死因子(TNF)-á,CRP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收集34例急性胆管炎患者(AC),24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和60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中性粒细胞中THEM-1的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REM-1的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TREM-1的mRNA半定量比值为0.458±0.043.AC和ACST组治疗前分别为0.809±0.044、0.981±0.089,术后24 h为0.785±0.077、0.954±0.072,48 h为0.565±0.009、0.719±0.047,ACST的TRE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C(P<0.05).免疫细胞化学镜下观察结果 与RT-PCR结果 一致.TREM-1与TNF-á,CRP表达水平高度正相关(r1=0.719,r2=0.701,P<0.01).结论 人TREM-1在急性胆管炎发病初表达增高,与TNF-á,CRP表达高度正相关.提示TREM-1在急性胆管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廖锐;沈克;冯虎翼;龚建平;魏思东;陈蓁臻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大量制备、纯化抗人G250单克隆抗体(G250-MeAb),并鉴定其与G250合成多肽及细胞天然抗原的结合特异性.方法 将抗人G250杂交瘤细胞接种BALB/C小鼠腹腔,大量制备G250-McAb.采用正辛酸-硫酸铵沉淀法获得粗制抗体,然后经蛋白A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G250-McAb与抗原结合特异性.结果 成功制备抗人G250-MeAb,腹水经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抗人G250单克隆抗体,蛋白浓度达4.78 g/L.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显示G250-McAb与G250表达阳性的Ketr-3细胞特异性结合,而不与G250表达阴性的ACHN细胞结合.结论 成功制备并纯化G250-McAb,为进一步开展G250-McAb介导的肾癌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海涛;郑骏年;李望;郑宏祥;温儒民;刘晓筠;刘俊杰;装冬生;孔德领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SDH亚单位基因突变与颈动脉体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包含两个高发家系在内的17个人血样,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分别对SDHB、SDHC、SDHD基因的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比对,检测颈动脉体瘤患者中是否存在一致的基因突变类型,从而在分子水平研究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 1个家系中的两名患者SDHD基因的第2个外显子存在一致的突变:91位碱基A突变为T(A91T),92位碱基C突变为G(C92G),导致31位密码子由丝氨酸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子(S31X).另一个家系及散发性患者没有发生有SDHB、SDHC、SDHD基因突变.结论 国人的家族性颈动脉体瘤患者中存在SDHD基因的突变,且此突变可能是家族性颈动脉体瘤一个重要的致病原因;发现了SDHD基因的一个新的突变形式-S31X.
作者:吕伟明;刘瑞磊;李杰;姚陈;徐向东;石汉平;王深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β-catenin、Survivin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90例胆囊良恶性病变中β-catenin、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β-catenin在胆囊癌、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6.0%、80.0%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分期、转移、生存时间及病程长短相关(P<0.05).(2)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4%、20%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期和转移相关(P<0.05).(3)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s=0.298,P<0.05).结论 (1)Wnt信号通路和细胞黏附功能的异常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凋亡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且Survivin蛋白表达与其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3)两者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作者:刘会春;金浩;于东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变与Ⅳ型胶原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检测19例颞下颌关节病变关节盘和盘后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19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不可复性盘前移位3例,盘前移位伴关节盘穿孔5例,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11例.Ⅳ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病变关节盘和双板区的血管基底膜.其中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的阳性反应为明显.6例在软骨细胞周围有弱阳性反应.结论 Ⅳ型胶原在病变颞下颌关节盘和盘后组织的血管基底膜以及软骨细胞周围可出现表达,Ⅳ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强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作者:熊卉;龙星;邓末宏;蔡恒星;孟庆功;李金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实验研究是胆道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临床胆道外科的发展.胆道外科的实验研究将生命科学(如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放射医学及其他学科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和新技术与胆道外科的主要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胆道外科理论创新和技术改进的主要领域.胆道外科几个主要方面的实验研究现状及展望简述如下.
作者:陈雨信;寿楠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对同一种病原菌菌株进行亲缘性分析,是判断散在性感染还是暴发流行性感染(尤其是医院内感染),以及分析传播途径的有用方法,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玉云;吴金英;范小莉;闫博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