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方药中与“效”相关的“量”的概念解析

张岩;焦拥政;刘峰;张家成;王帅;周强;赵林华;刘桂芳;韩佳瑞

关键词:中医方药, “量”的概念, 影响因素
摘要:方药中“量”的概念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临床到药效学方面与“效”相关的“量”的概念主体主要涵盖处方量、饮片量、煎出量、摄入量、吸收量五个方面.对“量”的概念进行解析是了解“量”的折算关系的前提,其有助于临证处方时对药物饮片剂量的准确把握,对扩大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及进行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王清任“方效论错”管见

    通过考查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有关理论与《黄帝内经》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其“方效”之解,运用发生学方法和进化论的观点探寻“论错”之源.提出中医学理论体系对王清任“论”的不可同化性直接导致其被贴上“错误”的标签,而他在遣方用药时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灵活运用,又使其活血化瘀方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晴;陈利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肾虚证与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目的 探讨肾虚证与2型糖尿病(T2DM)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 方法 从62个T2DM家系中筛选出年龄≥35岁的先证者(62例)的一、二级亲属188例,将包括先证者在内的250例家系成员分为T2DM组(136例)、糖耐量异常组(52例)和家系健康组(62例);并选取无糖尿病家族史且糖耐量正常者60例作为非家系健康对照组.按照68项肾虚辨证因子调查表的内容,对各组症状和体征作正常为“0”、异常为“1”的二值化计分,比较各组肾虚因子总计分的差异,并对各组排前10位的肾虚辨证因子进行统计. 结果 T2DM组的平均年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之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的肾虚辨证因子总分显著高于糖耐量异常组(P<0.01),家系健康组的肾虚相关因子总分高于非家系健康对照组(P<0.01).腰痛症状在T2DM组、糖耐量异常组、家系健康组中出现频率均列于前10位,分别占54.8%、53.2%和19.4%,而在非家系健康对照组中出现频率非常低.结论 肾虚或肾虚体质在糖尿病家系中有可遗传倾向,此倾向与家系亲属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谭从娥;王米渠;张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从张仲景对麻黄的运用看经方的用药策略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麻黄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其因证的轻重、病体的虚实、邪气的兼夹等情况而相应施量配伍的辨证论治精神.从《伤寒杂病论》中所有含有麻黄的方剂入手,系统地研究了麻黄在治疗九类病证时的量效与配伍特点,以期引起临床对经方用量研究的重视,开拓经方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余秋平;韩佳瑞;焦拥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郁金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郁金性寒,味辛、苦,归心、肝、胆经.具有行气解郁,凉血清心、活血止痛、利胆退黄功效.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伍郁金,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举例介绍如下.赖某,女,54岁,2008年9月8日初诊.患者诉神疲体倦约1年半.2007年8月间因琐事烦心,引起睡眠障碍,继而感觉精神疲惫困顿乏力,并反复出现头痛、咽喉痛、胸痛、上腹胀痛等症状.曾就诊多家医院,拟诊为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自疑有恶性病变.2个月前经多种相关检查后,西医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作者:庄志薪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利湿解毒清热凉血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60例

    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171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是病毒性肝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我们自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期间采用利湿解毒清热凉血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6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119例均来源于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肝病科的住院患者,TBiL均大于171μmol/L,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

    作者:侯光华;胡启江;汪卉兰;杜祥兵;时昭红;郝建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夏桂成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经验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困扰着7%~50%育龄妇女,是导致约6%不育夫妇的主要不育原因.笔者有幸跟随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夏老师治疗EMS所致不孕(简称内异症性不孕)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景彦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郁金善治不孕症

    郁金,前贤常用之治疗血瘀气滞所致胸胁腹痛;热病所致神昏癫痫;气火上逆所致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等.笔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将郁金运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举例介绍如下.例1: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熊某,女,29岁,2002年12月8日就诊.结婚5年同居不孕,丈夫精液化验及其他各项检查均无异常.多处求医未获疗效,确诊为不孕症(卵巢排卵功能障碍).用促排卵药物亦未奏效.邀余会诊时,患者月经方净,面色晦暗,精神抑郁,每次月经常推后7天左右,量适中,经色淡红夹有瘀块,下腹部胀痛,纳可,二便调,舌瘀暗,脉弦涩.

    作者:傅贵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倪珠英诊治小儿功能性腹痛经验

    小儿功能性腹痛为儿科常见病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和/或梗阻引起,空腔器官脏壁层对张力敏感,牵拉、痉挛可产生阵发性绞痛.其疼痛特点为:①发作性钝痛,反复发作;②局部压痛不明显;③腹部柔软,局部喜按;④肠鸣音无改变.

    作者:涂一世;刘晓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平肺方配合多西他赛3周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17例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属进展期,其中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又占有较大比例.这部分患者器官功能减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而且肺癌的生物学行为也会随增龄而改变,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化疗对老年患者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对于是选择联合化疗还是选择单药化疗,目前尚无统一意见.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使用平肺方配合多西他赛单药3周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1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世杰;贾立群;李学;崔慧娟;李佩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研究概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诊断技术的提高等原因,MS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尚无满意、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MS的临床症状以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为多见,故中医病名以痿证概之似为恰当[1].痿证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云:“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

    作者:陈克龙;樊永平;胡万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陷胸汤加味治疗难治性心脏病经验

    小陷胸汤为《伤寒论》治疗伤寒表邪入里,或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相结于心下的小结胸证,其主要病机特点为痰热互结.痰热互结是在诸多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为较常见的一种证型,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小陷汤加味治疗难治性心脏病,现举例介绍如下.1 缺血性心血管病清热涤痰兼以逐瘀缺血性心血管病属痰热互结者,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舌尖及舌周边色红,舌苔黄腻或薄黄,脉滑数;瘀血重者,口唇、舌质颜色紫暗;尤其是经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检查,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多支堵塞,或斑块多发者,此类患者舌质青紫更著,面色也较为晦暗,动则胸闷气短,胸疼时作.

    作者:郭双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选登(21)——庞赞襄医案

    庞赞襄(1921-),字书宸,河北省巨鹿县人,主任医师.曾被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庞赞襄系祖传三代眼科中医,14岁随父庞信卿学医,18岁独立开业.1956年调河北省中医研究所任临床组长,1965年调河北省医院任眼科副主任,后任副院长兼中医眼科主任,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60余年.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许小凤辨治崩漏经验撷要

    苏州市中医医院许小凤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30年,治疗妇科疑难病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善于治疗女性生殖内分泌障碍性疾病,现将许老师治疗崩漏的经验介绍如下.1 出血期许老师认为,此时的治疗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首先根据出血所呈现的量、色、质等的特点,将其分为热证、瘀证、虚证三型.1.1 热证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七情内伤,肝郁化热;或内蕴湿热之邪,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均可发为崩漏.症见:经来无期,量多势急,甚则暴崩如注,或淋漓不尽,血色鲜红或紫红,质黏稠,伴有面赤口干,心烦少寐,便秘溺黄,舌红、苔黄或少苔,脉数.

    作者:顾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肠舒汤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30例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SRUS)是一种少见病,该综合征以便秘、大便变细、大便带血或脓血便以及直肠溃疡为主要特点.我们采用自拟肠舒汤保留灌肠治疗SRUS 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文献[1]的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50岁;平均病程6个月~5.5年;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5岁;平均病程3个月~5年.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雪芹;张学清;温桂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基于古词义的角度理解心藏神

    旨在从古词义的角度理解“心藏神”这一中医理论.指出中医对于“神”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其对生命的主宰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不是以物质的、有形的状态存在,而是主要通过生命与外界环境协调共振的状态表现出来.“心藏神”体现了神以心作为生命的一个根本,实现其对于形体、生理功能、心理活动的调控作用,使其顺应自然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

    作者:唐瑛;沈宏春;王科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宋代散剂盛行之追本溯源

    通过对宋代散剂盛行进行追本溯源的探讨,认为散剂盛行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这种古老的中药剂型之所以在宋代到达鼎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散剂历史悠久,历来为方药主要剂型;二是唐末五代战乱频繁,药材供应短缺,散剂应运而生;三是宋代政府重视发展医药,导致药材需求增加;四是宋代三大官修方书的普及,使得散剂成为一种用药规范;五是宋政府医疗机构的设置和政府经营药材的模式,为推行散剂提供保障.

    作者:宋佳;傅延龄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方药中与“效”相关的“量”的概念解析

    方药中“量”的概念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临床到药效学方面与“效”相关的“量”的概念主体主要涵盖处方量、饮片量、煎出量、摄入量、吸收量五个方面.对“量”的概念进行解析是了解“量”的折算关系的前提,其有助于临证处方时对药物饮片剂量的准确把握,对扩大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及进行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岩;焦拥政;刘峰;张家成;王帅;周强;赵林华;刘桂芳;韩佳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王绪鳌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经验

    王绪鳌教授从事肿瘤的中医诊治临床、科研工作50余年,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肿瘤的治疗形成了自己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辨治要点1.1 注重气血之补王老师认为,癌症患者通常气血亏虚,多有气短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细之临床表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滋阴补血的同时加强益气,还能“阳生阴长”,更好地发挥药效.因此,用方首推当归补血汤,黄芪用量309,当归用量6g或9g,另有白芍加强补血之功.若患者气血亏虚之象不甚明显,也应注重气血之补,特别是老年患者,将此二药视作常规之用,可事半功倍.

    作者:陶丽华;王晨瑶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桑白皮汤治疗干眼症的体会

    干眼症又称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CS).干眼症常见的症状是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畏光、眼红等;干眼症的体征包括球结膜血管扩张、球结膜失去光泽,增厚、水肿、皱褶,泪河变窄或中断,有时在下穹窿见微黄色黏丝状分泌物,睑裂区角膜上皮不同程度点状脱落,1%虎红染色阳性.角膜上皮缺损区荧光素染色阳性.中医属于“白涩症”、“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混睛障”等.白涩症之名首见于《审视瑶函·卷之三·白痛》,该书对其症状进行了描述,谓:“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多为双眼发病,与年龄、季节、无关,药物治疗难取速效.[1]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审视瑶函》的桑白皮汤治疗KCS,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进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

    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其中以细菌、病毒为常见,理化因素、药物和免疫损伤等也可引起.依据肺炎患病地点和时间的不同而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气短、胸闷或胸痛等.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