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张秋才;郭连澍;王蕊;杜全胜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2008年1月~2009年6月期间,我科采用前列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哲;常宝忠;黄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刘润侠(1952~),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医系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教研室、中医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重点中医不育不孕特色专病负责人.
作者:刘艳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点按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作用及机理.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点按治疗组(点按组)和口服利维爱组(利维爱组)各30例,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评价改良Kupperman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结果 点按组和利维爱组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而FSH、LH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按疗法可以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提高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FSH、LH水平,与口服利维爱疗效相当.
作者:贾超;林敏;张静;袁学雅;庄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病历摘要杨某某,男,39岁,2008年10月7日初诊.患者于1998年5月体检发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肝功能正常,且无不适症状,未予治疗.2007年1月患者出现口干、口渴,至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10.2mmol/L;肝功能异常(具体不详),B超提示:慢性肝损害,予以口服二甲双胍、消渴丸降血糖,及五脂滴丸降酶保肝治疗,空腹血糖可维持在7~8mmol/L之间.
作者:史文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阐述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需要选择治疗的原因,并在ASC无症可辨的条件下,提出了多种中医药防治方法 以及疗效监测、疗程的确定和提高ASC患者的依从性,以利于中医药有效干预治疗ASC的管理.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和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及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以腹泻型为常见.河北省中医院刘启泉教授临证30余载,学验颇丰,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志坤;白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我们尝试用三物备急丸饲入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同时存在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纳入标准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均在13分以上,符合危重症诊断标准[1];胃肠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为:各种危重症同时存在腹胀、腹痛、肠鸣音消失、无排便排气者,胃肠动力为零动力,或伴有应激性溃疡等胃肠功能症状.用促胃肠动力药、灌肠、胃肠减压、大承气汤等方法无效者.
作者:赵平;张秋才;郭连澍;王蕊;杜全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自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们应用中药加味十枣汤结合局部给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3~78岁,平均61.7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8~77岁,平均62.1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结果证实,或有明确原发病灶,胸水中发现癌细胞,或原发病灶不明,但胸水中已发现癌细胞.所有病例预计生存期>2个月.两组基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马纯政;周世繁;赵丽娜;周旭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运用系统生物学的思路和方法 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基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分析的中医证候和中药药理研究,是目前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该项研究的简要回顾,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研究内容仅为差异组学分析,结果 多为表象性描述,实验设计也有不完善之处等.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对象,包括应重视持续深入研究,整合各种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完善实验设计等,以深入阐明中医药理论.
作者:熊绍权;林丽珠;龙奇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家父崔正旺传授一方,专治风火上攻之牙痛,临床效果满意.方中以玄参清热解毒为主药,伍生地黄育阴潜阳泻相火,佐加细辛、升麻,升阳解毒;川牛膝导热下行,一升一降,引雷龙之火归本源.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崔应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气郁寒痰型梅核气的基本代表方,但并非能通治所有证型的梅核气,只有分型辨治梅核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 气郁寒痰证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因情绪异常诱发或加重,或胸闷,或胸胀,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辨为气郁寒痰证,治当行气解郁,温化寒痰;可选用半夏厚朴汤与半夏散合方:半夏24g,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桂枝、生甘草各10g.若咽喉不利者,加牛蒡子、桔梗,以开窍利咽;若咽中有痰者,加白芥子、陈皮,以理气化痰利咽;若气郁者,加青皮、木香,以疏肝行气降逆等.
作者:王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玄参,味甘、咸,性寒凉,入肺、胃、肾经,功具清热养阴、解毒散结.临床多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之伤阴劫液,发斑,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笔者在临床中以玄参为主配伍其他养阴凉血之麦冬、生地黄,治疗鼻衄,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帮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玄参味苦、甘、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凉血、化瘀解毒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镇静、抗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笔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臧海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寸口部寸脉、尺脉佳取脉压力的浮沉判别方法 和阈值,解决三部脉象检测仪器研制过程中三部脉象如何定量加压的问题.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55例,分别采集同一受试者同手寸口部寸、关、尺三部脉象的佳取脉压力,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正常人体关脉佳取脉压力比寸脉佳取脉压力衰减程度为0.189±0.053,正常人体关脉佳取脉压力比尺脉佳取脉压力衰减程度为0.226±0.044.结论 通过计算佳取脉压力的衰减程度,由关脉的浮中沉判定阈值推断出寸部和尺部脉的浮,中、沉判定阈值.
作者:赵宇平;刘聪颖;王晶晶;汤伟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冠通方对冠状动脉内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12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冠通方,两组均治疗6个月.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术前、术后即刻和治疗结束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比较治疗后两组再狭窄率及支架植入血管段内径情况.结果 对照组再狭窄率为23.73%,治疗组为9.84%,两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晚期内径丢失小于对照组(P<0.05),支架植入血管段小内径、管腔内径净获得、管腔面积净获得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冠通方可减少冠状动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何劲松;王强;易自刚;苏毅强;杨力强;莫云秋;庞伦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临床中,我们根据晚期肺癌的特点,采用体若康胶囊辅助治疗中晚期肺癌,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纠正癌症营养不良(恶病质)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李忠;孟文;张雅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辛开苦降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胃舒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胃康宁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按照夹尾刺激法制备FD模型,造模7天后,胃康宁组大鼠按0.625g/kg体重灌服胃康宁胶囊,每日2次,其他两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天,于第13天留取血清和胃组织,测定血浆胃动素(MTL)、一氧化氮(NO)含量及胃体组织MTL、一氧化氮合酶(NOS)、Cajal间质细胞(ICC)和胃肠平滑肌细胞(SMC)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浆MTL水平较空白组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胃肌间神经丛MTL、ICC及SMC的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减弱,NOS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康宁组血浆MTL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胃组织MTL、ICC及SMC的表达明显增强,NOS的表达减少(P<0.01).结论 辛开苦降法对FD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其调节胃舒缩活动有关.
作者:王奕;郝建军;魏玮;田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其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笔者多年来将玄参应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常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刘双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肾纤维化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其特征包括肾小球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纤维化[1],是各种肾脏疾病慢性化主要的病理学表现之一,是各种肾小球、血管和小管间质本身疾病的后结局.肾间质纤维化(RIF)是以细胞外基质(ECM)在肾间质的过度积聚与沉积以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是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终导致ECM合成增多,降解减少,过度沉积的结果[2].
作者:沈烨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认为<伤寒论>汤剂服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服法明确,法度严谨;②法随证立,灵活施用;③宏观把握,整体着眼,具体服法因药、因人、因病而异;④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思想.应在临床实际中努力促进服药方法 知识的普及.
作者:王竹兰;肖相如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