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君;李荣;沈晓艳
目的 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在慢性肝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对400例慢性肝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用7号头皮针、6号头皮针及51/2号头皮针穿刺,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程度及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结果 用51/2号头皮针时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输液完毕拔针后局部压迫时间短.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长期浅静脉穿刺输液宜选用51/2号头皮针.
作者:袁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呼吸减痛法对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 将300例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产妇按有无参加呼吸减痛法培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不同产程指导产妇进行呼吸,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疼痛感受、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减痛法是一种安全、简单、可自控和经济的分娩镇痛方式.
作者:吴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精神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体会.根据卫生部、浙江省护理质控中心有关病历书写要求及精神科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精神科护理记录单.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简化了患者入院评估及护理记录内容,突出了重点,部分内容用既定字母代替文字,从而提高了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与效率.
作者:朱伟玉;徐美英;陈海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1 ml一次性注射器用于新生儿经鼻吸痰的效果.方法 对56例新生儿应用1ml-次性注射器吸痰,剪去空筒尾端两翼后接负压吸引管,设置吸引负压为0.013Mpa,将注射器乳头插入患儿鼻腔,吸出痰液.观察吸引效果、鼻黏膜损伤、患儿哭吵情况.结果 56例新生儿中1次吸引干净51例、2次吸引干净5例;6例患儿哭闹,无1例鼻黏膜损伤.结论 对新生儿经鼻吸痰可应用1 ml一次性注射器,能降低鼻黏膜损伤风险.
作者:吕建鑫;范英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提高及术后合理用药,使肝移植术后的育龄妇女增加了生育的希望和可能[1].但肝移植术后妊娠可加重母体负担,导致移植器官丧失功能及相关器官的功能障碍,同时,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对胎儿有一定影响[2].做好肝移植术后妊娠的围生期护理,可促进良好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010年3月至7月,本院产三科收治2例肝移植术后妊娠患者,并成功分娩,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萍;郑旭萍;郑开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母婴同室开展新生儿床旁抚触的管理体会.管理重点是成立抚触督导小组,选拔床旁抚触师,设制床旁抚触车,制定床旁抚触操作流程及病室环境要求.通过床旁抚触,促进了新生儿生长发育,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了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郑旭萍;王雅萍;陈峰芳;郑开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社区护士对护理岗位培训内容的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19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理岗位培训需求前5位内容分别是综合服务技能(89.9%)、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76.5%)、获取新知识发展自身业务水平(74.8%)、社区突发事件应对(73.9%),自我防护(72.3%).结论 社区护士对护理岗位培训的需求高,面较广.
作者:张勤梅;黄娟琴;姚智萍;许月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发病机理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有关,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局部肿胀或紫绀、溃疡及坏疽,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创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因无法愈合而截肢.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致截肢的主要诱因[1].美盐是一种高张盐敷料,能吸收渗液、细菌及坏死组织,并能加速清创过程、减少肉芽水肿、促进创口愈合,且不黏连创面.
作者:陈满燕;赵阳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护理管理中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影响信息沟通主要因素是信息发布目的不明、表达模糊,信息接收者存在知觉选择性及观念上的差异,沟通渠道过长及渠道不畅.加强对护士长管理能力的培养,运用多样灵活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以减少沟通障碍,促进有效沟通.
作者:缪芳芳;张丽萍;方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16例植物生存患者应用螺旋型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留置螺旋型鼻肠管前正确评估患者胃肠功能,按规范行置管操作,置管后做好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16例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未发生反流症状,顺利完成肠内营养物质的输入.
作者:许月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微波聚束热疗是通过物理电磁波在体内震荡引起局部组织发热导致癌细胞凋亡或坏死的方法.肿瘤全身热疗虽然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案,但与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手段联合应用,可产生明显的增补和协同作用[1].热射病是指在高温或高湿的环境下,由于机体散热功能及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综合征,可出现肝、肾、肺、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2008年1月,本院肿瘤内科为1例患者行热疗联合化疗时出现热射病症状,临床较为罕见,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石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同理心的认知和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2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护理人员普遍认为护理工作中同理心的应用很重要,但对同理心缺乏全面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缺乏正规的同理心知识培训和教育.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对同理心的认知和应用不足,急待提高.
作者:叶丽花;姚小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不良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回顾性分析31例发生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不良的资料,主要原因是追加药物剂量不足、装置故障、导管状况异常及药物副作用.对患者加强静脉自控镇痛泵相关知识的宣教,护士重视巡视观察,早期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可改善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作者:吴旭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20例颈椎前路手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安置患者体位,加强引流管护理及预防感染,避免脑脊液压力增高,做好饮食指导.20例脑脊液漏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护理相关并发症.
作者:何敏娟;陈爱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2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不同时间窗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治疗后重视生命体征、心肌酶谱及并发症的监护,做好出院指导.随访6月,26例患者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均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较术前平均提高35.7%.
作者:张佩君;李荣;沈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分别在入院时、出院前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测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测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杜荣荣;徐燕;陈思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副主任护师参与医院护士长夜查房的体会.副主任护师参与夜查房,扩大了护士长夜查房队伍,提高了夜查房质量,同时激发了副主任护师的工作热情,实现其自我价值,对年轻护理人员有激励和鞭策作用
作者:滕小云;张天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32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术的术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后加强一般护理,密切观察再植指血液循环情况,做好疼痛护理,进行再植指功能锻炼.31指存活,1指因动脉危象缺血坏死后截指.
作者:朱闽湘;高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大推拿整骨复位术的舒适护理.实施全方位的舒适护理,包括心理、环境、生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了舒适度,又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庄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2例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泡沫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纱布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创口周围皮肤红肿、皮疹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换药间隔时间.结果 皮肤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8.5%、对照组73.1%,x2=6.31,P<0.05;平均换药间隔时间观察组24 h、对照组12.5h,Z=6.37,P<0.01.结论 气管切开创口应用泡沫敷料换药,能减少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换药次数,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
作者:王红霞;李冬眉;徐迈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