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华;张玲芝
肝脏是腹部外伤时较易损伤的器官之一,严重的肝破裂合并下腔静脉损伤是临床上棘手的危急重症,且多并发失血性休克,导致救治困难,有报道死亡率高达60%以上[1].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本院收治3例因外伤导致严重肝破裂合并下腔静脉损伤患者,通过急诊手术,均抢救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花;王美女;雷旭红;宋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床边护理记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责任护士分管的床位分为观察组435例和对照组429例.两组责任护士工作内容一致,观察组的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在床边完成,对照组的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在护士站完成.比较两组护理记录缺陷数、患者受健康教育人数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记录缺陷份数、患者受健康教育人数及对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床边行护理记录较在护士站护理记录的效果好.
作者:于敏华;陈金娟;方亚红;应秋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5例阴道分娩完全性植入胎盘行保守治疗的护理.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宫腔隐性出血的观察及药物治疗的护理,重视出院指导,以提高保守治疗效果.
作者:慎玲琴;褚桂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使手术前后各项护理工作有序、完整进行,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自行设计手术前后核对表,经临床应用,护理措施漏项人数及项次减少,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廖苏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肺部感染是其主要诱因[1].因此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存在着肺部感染.呋塞米注射液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治疗药物.可乐必妥学名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常用于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用呋塞米注射液联合可乐必妥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时,发现两种药物直接接触后即出现乳白色,有配伍禁忌现象.为此笔者进行了配伍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月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再次手术时,由于组织器官的黏连包裹,增加了术中组织分离的难度,很容易发生创面渗血[1],临床上多采用电凝、加压、结扎等方法止血,但在顽固性创面渗血时效果不佳.微孔多聚糖(ARISTAAH)用于术中创面止血,具有可吸收、止血功效好、使用方便的优点.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本院手术室对术中顽固性创面渗血采用ARISTAAH粉末喷洒止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双针法阻滞术治疗癌性腹痛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治疗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进行俯卧位耐受训练,完善器械、药品准备;治疗中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加强病情观察,维持输液管道通畅;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医嘱对症处理,可确保患者安全.39例中31例完全停服止痛药、8例减量维持.
作者:吴芳;陈叶辉;周月清;朱丽萍;彭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炎症,其好发年龄有提前趋势,且发病率逐年提高[1].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是红霉素,但由于胃肠道反应严重,且疗程较长,患儿常难以忍受.丁桂儿脐贴是从天然植物丁香、肉桂、荜茇等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具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之功效.丁桂儿脐贴通过脐部神阙穴吸收达到中医内病外治的作用.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儿科在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同时加用丁桂儿脐贴,以预防红霉素的胃肠道副反应,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恩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213例全麻苏醒期患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气道梗阻、喉痉挛、喉水肿、呼吸抑制、肺误吸是全麻患儿苏醒期较常见和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和监护,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理,确保患儿安全度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戴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患儿对治疗不能很好地配合,在静脉输液过程容易发生液体外渗,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为及时处理液体外渗、迅速消肿、减轻局部损伤,传统方法多采用热毛巾外敷.2005年1月开始,本院儿科应用止痛消炎软膏治疗小儿静脉输液外滲,并与传统热敷法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丽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红臀分度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24例新生儿红臀根据皮肤病变程度分为轻度及重度(Ⅰ~Ⅲ度),分别采用外搽0.5%聚维酮碘、呋喃西林氧化锌搽剂、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和湿润烧伤膏.结果 轻度红臀24 h内显效,1~2 d治愈;重度红臀24 h内有效,2~4 d治愈.结论 按新生儿红臀分度治疗与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龚彩连;吴明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36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用药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及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36例治疗后出现消化道反应3例、频发性室性早搏1例、血糖升高4例、低血钾4例、感染3例,经治疗及护理,35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应春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20例患者进行脊髓休克期膀胱功能训练及建立自律性膀胱的训练.结果 16例建立了自律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2例须行手法排尿,2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使用假性导尿.结论 实施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
作者:黄崇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压力性尿失禁以中老年女性患者居多,以往临床上多行尿道中段悬吊术,但该手术穿刺时需通过耻骨后间隙,术中稍有不慎,亟易损伤周围脏器 ,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2003年Jde Leval[1]提出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O),其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等优点.2004年 3月至 2008年 3月, 本院采用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37例,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易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5例布加氏综合征行下腔静脉破膜支架置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治疗前做好患者准备及物品准备,治疗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准确肝素化、加强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治疗后加强局部创口的处置,有利于提高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破膜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
作者:沈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加强产房急救管理、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梯队建设与管理,成立组长、执行人员、辅助人员三梯队的护理急救小组.通过急救梯队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急救应对水平,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戴红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人口素质及优生优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1].对孕妇采用有效的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让孕妇掌握孕产期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孕期自我监护能力,建立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对提高孕产期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于2006年4月起成立了准妈妈俱乐部,定期对孕妇进行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维;蒋松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专用止血带止血的护理.做好压迫止血前的准备及压迫止血时的护理,停用止血带后加强观察与护理,可减少桡动脉穿刺局部出血,提高止血效果.
作者:陆雅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手术时常用的切口无菌保护薄膜多为无袋,无法收集术中的血液、体液,对术中流出的血液、体液量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且易污染手术敷料及术者的衣袖等处,特殊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1],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险[2].自2005年3月起,本院手术室在各类手术中使用围兜式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薄膜,使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庄飞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239例(272侧肢体)原发性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患者行综合性外科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溃疡创面的换药,配合医生做好静脉造影工作;术后针对不同手术方式做好相应的护理,观察及预防血栓、淋巴瘘、感染等并发症.272侧肢体中治愈146侧、好转120侧、有后遗症5侧、无效1侧.
作者:袁菊明;王启斌;吴东梅;张疏宜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