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吴春亚;孙旭芬
目的 了解宁波市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需求,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和职业需求问卷,对宁波市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AS 8.0统计软件、Excel 200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排序.结果 护士工作满意度前3位条目分别为家人支持、护士人际关系、护士长管理方式,护士对社会地位、劳动价值、奖金分配的不满意程度呈递减趋势.职业需求以保障护士人身安全为首要,其次为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尊重理解、科内护士工作伙伴的协作精神.结论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提高有赖于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同以及对护士劳动价值的肯定,同时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确保护士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王卫红;赵敏;谢浩芬;乐凌;夏佳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肺部感染是其主要诱因[1].因此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存在着肺部感染.呋塞米注射液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治疗药物.可乐必妥学名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常用于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用呋塞米注射液联合可乐必妥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时,发现两种药物直接接触后即出现乳白色,有配伍禁忌现象.为此笔者进行了配伍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月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纠正骨盆倾斜度过大,减少头位难产.方法 对160例骨盆倾斜度>70°的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产程中予常规体位,观察组实施体位管理;对两组的分娩方式、胎方位、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阴道顺产较对照组多、胎儿枕横位及枕后位较对照组少、新生儿窒息及低氧缺血性脑病较对照组少.结论 加强产程体位管理,有利于胎头娩出,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朱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服毒自杀未遂患者在其自杀过程中经历的心理体验,探索对自杀未遂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措施.方法 采用访谈法收集13例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自杀未遂患者自杀过程的心理体验主要为抑郁、孤独无助、无价值感、负性生活事件.结论 服毒自杀未遂患者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在救治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连续、全面的评估,提供积极的心理及情感支持,改变患者的认知,帮助患者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预防再自杀.
作者:姚小群;叶丽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加强产房急救管理、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梯队建设与管理,成立组长、执行人员、辅助人员三梯队的护理急救小组.通过急救梯队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及急救应对水平,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戴红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双针法阻滞术治疗癌性腹痛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治疗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进行俯卧位耐受训练,完善器械、药品准备;治疗中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加强病情观察,维持输液管道通畅;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医嘱对症处理,可确保患者安全.39例中31例完全停服止痛药、8例减量维持.
作者:吴芳;陈叶辉;周月清;朱丽萍;彭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5例布加氏综合征行下腔静脉破膜支架置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治疗前做好患者准备及物品准备,治疗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准确肝素化、加强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治疗后加强局部创口的处置,有利于提高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破膜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
作者:沈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标本程序化管理模式.方法 制定手术标本程序化管理方案,包括手术标本保管、处置、送检程序和管理评价机制.结果 通过程序化管理,消除了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无1例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程序化管理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使手术标本管理规范化,使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管理更加有序.
作者:舒冬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43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行介入法输卵管再通术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常见并发症为迷走反射、出血、造影剂迟发过敏、急性盆腔炎,宫外孕等,针对性实施预防措施,术中、术后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护理,以提高输卵管再通效果.
作者:诸葛英;曾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6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连枷胸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合理补液,加强无创正压通气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可提高连枷胸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6例均治愈出院,未发生重症肺炎、胃胀气及皮肤压疮等并发症.
作者:王晶;吴春亚;孙旭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H胶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各项准备,治疗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出院前予详细的指导,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素芬;郑杭杭;吴伟;卢立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湿热敷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及中医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状态作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痉挛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湿热敷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减轻卒中后遗症状.
作者:赵晓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使手术前后各项护理工作有序、完整进行,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自行设计手术前后核对表,经临床应用,护理措施漏项人数及项次减少,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廖苏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2205例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中做好前列腺电切综合征、低体温、神经和软组织损伤、前列腺薄膜穿孔、膀胱爆炸、电能灼伤等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护理,发生并发症时,密切与医生配合,积极对症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黎建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大中专护生岗前职业防护认知情况,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何谓标准预防、职业伤害的应急处理、常规自身防护、接触化学药物防护、接触感染性疾病的防护;对96名不同学历护生进行职业防护认知调查.结果 护生防护知识严重缺乏,防护意识淡薄,大专护生与中专护生对标准预防、职业伤害应急处理的认知存在差异.结论 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有所侧重地加强职业防护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戴汝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患儿对治疗不能很好地配合,在静脉输液过程容易发生液体外渗,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为及时处理液体外渗、迅速消肿、减轻局部损伤,传统方法多采用热毛巾外敷.2005年1月开始,本院儿科应用止痛消炎软膏治疗小儿静脉输液外滲,并与传统热敷法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丽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实习护生护理教学查房效果.方法 对2004、2005级在临床实习的护理系大专学生70人,应用探究式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行护理教学查房12次,每次参加4~6人,每次查房结束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中对病例选择及查房教案的制定、拓展性思维方式提问、查房的方式及效果、系统知识掌握及帮助自我能力的提高、主查老师的教学水平5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95.1%、96.2%、100%、93.2%、95%.结论 探究式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用于护理教学查房,可提高护理教学查房的质量.
作者:周彩华;张玲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总结12例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皮肤护理、造口负压吸引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及饮食护理,可提高回肠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治愈率,正确使用造口袋,是预防回肠造口皮炎复发的重要措施.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作者:钟紫凤;王飞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再次手术时,由于组织器官的黏连包裹,增加了术中组织分离的难度,很容易发生创面渗血[1],临床上多采用电凝、加压、结扎等方法止血,但在顽固性创面渗血时效果不佳.微孔多聚糖(ARISTAAH)用于术中创面止血,具有可吸收、止血功效好、使用方便的优点.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本院手术室对术中顽固性创面渗血采用ARISTAAH粉末喷洒止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加强护理毕业实习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2007年毕业实习护生162人,在实习前2 d进行集体培训,内容为医院安全文化、生活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病历书写规范、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临床工作的安全意识、职业暴露防护等;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言传身教、悉心指导.通过对护生进行调查、理论考试、统计实习期间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发生率,并与2006年护生情况比较,评价安全意识教育的效果.结果 护生认为安全意识教育很有必要占79.7%;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发生率较2006年护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内容的考试成绩较2006年护生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护理毕业实习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程小禾;王素娇;叶向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