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TH胶栓塞治疗的护理

朱素芬;郑杭杭;吴伟;卢立杰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TH胶, 栓塞, 护理
摘要:总结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H胶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各项准备,治疗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出院前予详细的指导,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连枷胸的护理

    总结6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连枷胸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合理补液,加强无创正压通气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可提高连枷胸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6例均治愈出院,未发生重症肺炎、胃胀气及皮肤压疮等并发症.

    作者:王晶;吴春亚;孙旭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中专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大中专护生岗前职业防护认知情况,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何谓标准预防、职业伤害的应急处理、常规自身防护、接触化学药物防护、接触感染性疾病的防护;对96名不同学历护生进行职业防护认知调查.结果 护生防护知识严重缺乏,防护意识淡薄,大专护生与中专护生对标准预防、职业伤害应急处理的认知存在差异.结论 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有所侧重地加强职业防护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戴汝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24例新生儿红臀分度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红臀分度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24例新生儿红臀根据皮肤病变程度分为轻度及重度(Ⅰ~Ⅲ度),分别采用外搽0.5%聚维酮碘、呋喃西林氧化锌搽剂、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和湿润烧伤膏.结果 轻度红臀24 h内显效,1~2 d治愈;重度红臀24 h内有效,2~4 d治愈.结论 按新生儿红臀分度治疗与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龚彩连;吴明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止痛消炎软膏在儿科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患儿对治疗不能很好地配合,在静脉输液过程容易发生液体外渗,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为及时处理液体外渗、迅速消肿、减轻局部损伤,传统方法多采用热毛巾外敷.2005年1月开始,本院儿科应用止痛消炎软膏治疗小儿静脉输液外滲,并与传统热敷法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丽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肛周及会阴部创伤行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的护理

    总结21例肛周、会阴部创伤行负压封闭式引流治疗的护理.注意保持有效负压、引流系统密闭、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负压密封式引流敷料,正确更换引流瓶,加强营养支持,以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作者:张芬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呋塞米与可乐必妥存在配伍禁忌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肺部感染是其主要诱因[1].因此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存在着肺部感染.呋塞米注射液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治疗药物.可乐必妥学名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常用于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用呋塞米注射液联合可乐必妥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时,发现两种药物直接接触后即出现乳白色,有配伍禁忌现象.为此笔者进行了配伍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月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标本的程序化管理

    目的 探讨手术标本程序化管理模式.方法 制定手术标本程序化管理方案,包括手术标本保管、处置、送检程序和管理评价机制.结果 通过程序化管理,消除了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无1例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程序化管理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使手术标本管理规范化,使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管理更加有序.

    作者:舒冬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破裂合并下腔静脉损伤急诊手术的配合

    肝脏是腹部外伤时较易损伤的器官之一,严重的肝破裂合并下腔静脉损伤是临床上棘手的危急重症,且多并发失血性休克,导致救治困难,有报道死亡率高达60%以上[1].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本院收治3例因外伤导致严重肝破裂合并下腔静脉损伤患者,通过急诊手术,均抢救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花;王美女;雷旭红;宋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前后应用护理工作交接核对表的效果观察

    为使手术前后各项护理工作有序、完整进行,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自行设计手术前后核对表,经临床应用,护理措施漏项人数及项次减少,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廖苏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例植入性胎盘致产后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植入性胎盘是指胎盘绒毛穿入子宫壁肌层[1],胎盘与子宫壁无自然分界面.植入性胎盘是产科较为少见的危重症,发生率约9.5/10万,常导致严重的出血、子宫穿孔和继发感染,甚至威胁产妇的生命[2].2007年11月,本院妇产科成功抢救1例植入性胎盘致产后大出血患者,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仙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腰椎骨折AF钉内固定术后的护理

    总结49例AF内固定配合横突间植骨或关节突、椎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术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加强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创口的观察,重视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注意压疮、泌尿系感染、腹胀、便秘等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以利于患者的康复.随访3月~1年,49例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贺燕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桡动脉专用止血带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止血的护理

    总结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专用止血带止血的护理.做好压迫止血前的准备及压迫止血时的护理,停用止血带后加强观察与护理,可减少桡动脉穿刺局部出血,提高止血效果.

    作者:陆雅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0例乳腺癌化疗期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干预

    总结护理干预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胃肠道反应的体会.对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认知和行为干预,饮食干预,加强家庭、社会支持,使患者化疗期的胃肠道反应减轻,顺利完成各周期化疗.

    作者:王蕾;卢爱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孔多聚糖用于术中顽固性创面渗血的效果观察

    患者再次手术时,由于组织器官的黏连包裹,增加了术中组织分离的难度,很容易发生创面渗血[1],临床上多采用电凝、加压、结扎等方法止血,但在顽固性创面渗血时效果不佳.微孔多聚糖(ARISTAAH)用于术中创面止血,具有可吸收、止血功效好、使用方便的优点.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本院手术室对术中顽固性创面渗血采用ARISTAAH粉末喷洒止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TH胶栓塞治疗的护理

    总结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H胶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各项准备,治疗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出院前予详细的指导,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素芬;郑杭杭;吴伟;卢立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强护理毕业实习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加强护理毕业实习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2007年毕业实习护生162人,在实习前2 d进行集体培训,内容为医院安全文化、生活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病历书写规范、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临床工作的安全意识、职业暴露防护等;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言传身教、悉心指导.通过对护生进行调查、理论考试、统计实习期间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发生率,并与2006年护生情况比较,评价安全意识教育的效果.结果 护生认为安全意识教育很有必要占79.7%;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发生率较2006年护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内容的考试成绩较2006年护生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护理毕业实习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程小禾;王素娇;叶向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后加强观察,常规监测血电解质,早期发现低钠血症,对低钠血症患者合理补液,并重视饮食护理及出入量记录,从而有利于患者脑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亚红;陈蕾;陈美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完全性植入胎盘患者实施保守治疗的护理

    总结5例阴道分娩完全性植入胎盘行保守治疗的护理.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宫腔隐性出血的观察及药物治疗的护理,重视出院指导,以提高保守治疗效果.

    作者:慎玲琴;褚桂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护理

    总结239例(272侧肢体)原发性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患者行综合性外科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溃疡创面的换药,配合医生做好静脉造影工作;术后针对不同手术方式做好相应的护理,观察及预防血栓、淋巴瘘、感染等并发症.272侧肢体中治愈146侧、好转120侧、有后遗症5侧、无效1侧.

    作者:袁菊明;王启斌;吴东梅;张疏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2起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分析42起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提出对策.纠纷投诉内容中涉及服务态度14起(33.33%)、业务素质9起(21.43%)、沟通障碍8起(19.05%)、法律意识3起(7.14%)、服务流程3起(7.14%)、其他5起(11.91%).针对投诉内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人文护理为宗旨,从而避免和减少护患纠纷,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楼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