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赵海音;李虹虹;秦亮甫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益气健心汤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健心汤.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胸闷、心悸、气促、疲乏、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心功能分级等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气健心汤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许宏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病历摘要蒋某某,女,43岁.因反复发热伴乏力1年,再发2天,于2007年7月1日上午8时入院.现病史:患者2006年6月9日因乏力、发热持续不退,入本院血液科治疗,经骨髓常规、免疫分型等检查后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先后予以AA方案化疗3次,NA方案化疗2次,DA及MA方案化疗各1次.MA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伴呼吸道感染,而以升白细胞和抗感染并配合输血治疗,至2007年6月21日复查发现疾病复发,再以中等剂量阿糖胞苷化疗4天.
作者:严仲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队列研究作为经典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方法之一,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可用于探讨暴露因素和研究结局的关联程度.从队列研究的定义出发,结合中医学的特点,介绍了队列研究的类型、设计及其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范畴,期望能扩大队列研究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作者:邢建民;费宇彤;陈薇;杨红;刘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五味地龙汤治疗哮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喷雾引喘制作动物模型,致敏15天后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8天.取血分别进行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分类计数、γ-干扰素(IFN-γ)和二羟酸白三烯(LTB4)测定.结果 哮喘模型组白细胞总数、EOS、淋巴细胞均显著升高,与五味地龙汤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哮喘模型组动物血清LTB4含量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明显降低,给予五味地龙汤后,大、中、小3个剂量组均使血清LTB4含量降低、IFN-γ上升(P<0.05或P<0.01).结论 五味地龙汤能抑制哮喘状态下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扩散,对LTB4和IFN-γ有调节作用,其可能是五味地龙汤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祥华;涂献玉;张德新;许甲凤;王文英;张渊;杜亚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李宝珍老师业医30余年,先后师从王士相和李少川两位儿科大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我们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导师治疗小儿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1 小儿脾胃疾病,首重调护
作者:赵久龄;金红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指由于热量摄入远远大于消耗与利用,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进而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目前公认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1].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开展的两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中国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2].现就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肖红;赵卫国;王响;杨凤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答: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行为、智力障碍性疾病.本病应与其他原因的痴呆相鉴别,2000年制定的<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对VaD的研究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痴呆的程度需通过量表进行数学的标准化计分.它包括记忆能力、判定能力、计算力、识别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个性、人格、年龄、病程等10个方面内容.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亚健康状态相关文献的调研,建立亚健康状态知识型数据库,结合流行病学、计算机运用、数学、国际量表等有关原则,依据GB/T1.1-2000和ZY/T001.1-94标准表述方法,拟定<亚健康证候量化诊断标准>,通过临床验证,对需要增减的证候诊断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处理后,确定终的<亚健康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作者:石鹤峰;邹杰;蔡永敏;赵会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1999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应用自制的单味中药凤尾草颗粒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87例,并与41例服前列康片组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玉喜;薛波新;向贵;王益;刘兆伟;汪意青;邵雪峰;张国庆;颜纯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观察丹芍颗粒Ⅱ号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丹芍颗粒Ⅱ号和雷公藤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强的松和雷公藤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尿红细胞、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6.7%,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蛋白尿和尿NAG酶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CD3+和C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CD19+显著降低,CD4+、CD16/56+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芍颗粒Ⅱ号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孔飞;孙轶秋;樊忠民;吴波;高远赋;张永春;李辉;袁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近10年虚寒证文献的统计分析,了解虚寒证的症状分布特点和客观化研究的现状.方法 收集1996~2006年中医、中西医结合期刊中涉及虚寒证研究的文献,对其描述的症状和客观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结果 文献中诊断标准以作者自己拟定为主,参考其他诊断标准者少.两者症状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虚寒证客观化指标研究分散,以研究单个或多个指标为主.结论 四肢发冷、困倦乏力、畏寒怕冷、大便溏稀四个症状可能对虚寒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虚寒证的诊断标准和客观化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待改进.
作者:陈冬梅;杜惠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答:老年人患关节痛临床较多见,40~60岁约占25%,60岁以上可达70%,女性占多数.又有20%左右患者合并高血压病,30%伴有慢性胃炎.就关节痛发病特点,在病理上机体功能衰减,内损重于外邪,而合并病病理又相互抵牾,因而在治疗上则相互牵制,速效难收,疗程较长,在用方用药方面应注意有宜有忌.
作者:雍履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伤寒论>温经汤为调经之祖方,经少能通,经多能止,凡冲任虚寒而兼有瘀血阻滞的病证皆可用之,在妇科中应用甚广.方中吴茱萸得桂枝入肝经,温通血脉,兼牡丹皮则祛瘀;当归、川芎、芍药、阿胶、麦门冬皆补血滋水之药,以生新血;人参、甘草补脾气;生姜、半夏降胃气,脾升胃降,则中土有权,五脏得养.
作者:沈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对肺癌耐药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及流式细胞法,分析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分别与顺铂(DDP)和维拉帕米(VRP)合用后A549/DDP耐药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均能明显增加A549/DDP耐药细胞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P<O.05).结论 补肾化瘀解毒复方含药血清能使A549/DDP耐药细胞阻滞于G0/G1期,协同增强DDP和VRP阻止A549/DDP耐药细胞DNA的合成,抑制肺癌耐药细胞的分裂增殖.
作者:曹勇;钟安朴;陈璐;李亮;许林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梗死后发生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其中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及其损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抗炎治疗也成为当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药通过干预炎症反应的各个环节可减少神经元凋亡,对临床更有效地防治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我们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立田;张微微;黄勇华;李娟;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其功效清热解毒消痈,利尿通淋.临床常用治疗热毒疮痈,肠痈及热淋等证.笔者以大剂量白花蛇舌草为主药治疗急性肾炎疗效颇佳,且疗程短,无副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贵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疾患,以口腔黏膜白色网状损害或丘疹、斑块、糜烂为特征.病损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颊部为多.患者多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有黏膜粗糙麻涩感、烧灼感、口干、偶有虫爬痒感.黏膜充血糜烂和遇辛辣、热、酸、咸刺激时,局部可有灼痛.现代医学认为,发病与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中医学可将本病归属口疮、口糜、口疳、口蕈等范畴.现将浙江中医药大学范永升教授辨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杨孝兵;孙颖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利用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统计<中医杂志>在2005年的被引证情况,分析该杂志发表文献的老化速度和使用寿命,以及不同学科期刊间的相互影响.表明<中医杂志>的文献老化速度较慢,使用寿命长.中医中药类期刊与现代医学类期刊之间、图书与期刊之间存在一定的学术影响.期刊的影响力指标随着计算方式和数据来源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刘树春;何素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每逢冬令,凡平日身体虚弱,或病后未复,或产后术后气血亏损的患者即来秦亮甫先生门诊拟求膏方调养.先生通过四诊诊察患者全身症状及饮食、二便、睡眠状况,辨清脏腑、虚实、阴阳、气血等方面的情况,分别给予平补、滋补、清补、温补.立法处方用药,均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先生认为,膏方长久服用,若辨证用药不慎,往往导致患者腹胀、纳差、便秘、溏泻或咽喉干燥,事与愿违.故膏方用药须慎之又慎.
作者:李璟;赵海音;李虹虹;秦亮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李文瑞教授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伤寒论>有较深入的研究.李师认为,少阴病热化证系热伤肾阴,热邪内郁,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之阴虚火旺证.症见心中烦、不得卧、口燥、咽痛、舌红、脉细数等.现结合病案将李师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魏玲玲;黄飞;李秋贵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