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并发症护理

吴惠玲

关键词:食管癌, 高龄, 贲门癌, 手术, 并发症, 护理
摘要:随着外科技术、麻醉管理、术后监护和老年外科的迅速发展,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安全性大大增加,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也日渐增多,而术后并发症仍是高龄患者手术高危因素.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103例,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25例,发生率24%.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围手术期护理52例

    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大多数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因此发病率高,约占全部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1].患者多同时伴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因而可表现出下肢浅表静脉系统的迂曲扩张、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病变后期足靴区交通静脉受到破坏,迅速发生皮肤营养性改变,如脱屑、萎缩、色素沉着及湿疹和溃疡形成[2].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本院对52例经顺行、逆行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施行内镜下交通支断离术+深静脉内瓣膜修复成形术,合并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胚胎期横膈肌肉部分缺损、闭合不全导致腹腔脏器进入胸腔所致[1].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手术前后常伴有呼吸和循环障碍、水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并发症,而且病情隐匿,变化迅速,而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先天性膈疝新生儿11例,均为后外侧膈疝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郑爱玉;葛爱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99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在入学时及毕业前进行心理问卷测试.结果入学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3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毕业前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5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金素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手术的体位护理

    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手术是近年来在脊柱领域开展的-项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手术,手术中良好的手术体位可保持脊柱功能位置,以确保患者手术中的安全,同时能为手术提供佳的术野显露,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本院从1999年1月开展此项手术以来,无1例因手术中体位更换及安放不当而引起并发症,本文总结了该手术的体位护理.

    作者:钱卫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并发症护理

    随着外科技术、麻醉管理、术后监护和老年外科的迅速发展,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安全性大大增加,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也日渐增多,而术后并发症仍是高龄患者手术高危因素.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103例,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25例,发生率24%.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全麻患者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其他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使麻醉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并发症增多,且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与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呼吸管理直接相关[1].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麻醉恢复室对141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加强术后呼吸管理,均安全返回病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朱美玲;陈巧妹;郭淑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烧伤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应激对患者家属心理的影响,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头面、手部小面积烧伤的患者家属47人,通过SAS、SDS、IES心理测评工具,评估亲人烧伤后的情绪变化.结果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程度升高,大于国内常模,事件影响发生的症状以闯入症状为主.结论烧伤应激使患者家属产生不良心理,需要护士给予关注.

    作者:毕慧敏;来桂英;徐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例肾移植后再次肝肾联合移植的护理体会

    肝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各大医院近年均有开展,但肾移植后再次肝肾联合移植报告少见.本院于2002年5月成功为1例肾移植后慢性排异、移植肾失功、乙肝小三阳、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施行了移植肾摘除、肝肾联合移植术,术后供肝、供肾功能良好,至今存活.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46名护士工作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的情绪枯竭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改善措施.方法采用Maslach编制的护士工作问卷(MBI),内容包括情绪枯竭(EE)、去人格化倾向(DP)、个人成就感(PA)三个因子和自编相关问题问卷,对本院14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46名护士工作问卷结果在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情绪枯竭与去人格化倾向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而与个人成就感、专业喜欢程度、对医院信心呈显著性负担关(P<0.01).结论情绪过度疲惫和衰竭可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工作时的完美感、成就感、竞争力和对专业的喜欢程度与对医院的信心.建议:合理定编与配备专职心理护理师;积极引进新技术,发展护理生产力;建立健全护理支持系统;遵循价值规律,推出护理经济概念;塑造一个健康的自我;热爱护理事业,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刻苦勤奋,合理思维.

    作者:张燕敏;周建新;薛筷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护生与患者沟通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生对护患沟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带教.方法对38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沟通方式、影响沟通的因素及得到沟通知识的渠道等.结果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单一,不能灵活运用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阻碍护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主要因素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困难,缺乏交流技巧.结论带教老师应对护生进行沟通技巧指导,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洪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胸行VSD修补术,但手术创伤大,康复和住院时间长.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对VSD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本院胸外科采用Amplatzer伞片封堵VSD患儿13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周伟琴;汪方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ADL量表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ADL量表在ADL评测中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改良BI指数和康复护理ADL评定两种量表进行测评,用pearson分析计算入院、出院、出入院改变值及改变值之间相关性,对康复护理ADL量表各项目计算组内相关系数.结果两量表在出入院评测结果有较高相关性,入院时r=0.947,P<0.001,出院时r=0.944,P<0.001.出入院改变值呈显著相关,r=0.890,P<0.001.MBI出入院改变值32.84±13.24,RNADL39.03±14.27.两次测评各项目间相关系数r=0.924~0.968,P<0.001.结论康复护理ADL量表重测信度高,内部一致性较好,是一种有效性较好的ADL评定量表.

    作者:郑彩娥;张荀芳;李静虹;叶洪青;泮克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种氧气湿化液带菌率的研究

    目的减少氧气湿化液的带菌率.方法将吸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以蒸馏水作为湿化液,每日更换并消毒湿化瓶;观察组以强氧化离子水作为湿化液,每周更换.2种湿化液每天采样送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两组带菌率比较,x2=32.97,P<0.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用强氧化离子水代替蒸馏水作为湿化液,可明显减少湿化液带菌率,并延长更换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周旭玲;周雪飞;宋秋香;吴燕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局部溶栓治疗的护理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多数是由炎症、外伤、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凝状态改变等引起,约1/3患者病因不明,可导致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抽搐,甚至昏迷[1].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差、病程长、并发症多[2].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本院用尿激酶经静脉窦接触性溶栓及动脉内途径溶栓的方法治疗重症硬脑膜静脉窦血栓6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郑漫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4例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为受伤后3周以上出现的硬膜下积血,约占颅内血肿的10%,为硬膜下血肿的25%[1],高龄者好发.本文对本院治疗的70岁以上CSDH患者54例,就其临床特点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高龄CSDH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

    作者:徐玲丽;寿建舫;杨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患者两种不同吸氧方式的比较和护理

    目的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吸氧时吸氧管的污染、肺部感染率及气管套管堵塞率等问题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管切开人工鼻吸氧与吸氧管吸氧进行血气分析、气管套管堵塞、肺部感染三方面比较.结果采用气管切开人工鼻吸氧组与吸氧管吸氧组比较,血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气管套管堵塞,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肺部感染,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鼻吸氧不仅解决了气道湿化、加温的问题,降低感染率及气管套管的堵塞,还大大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沈炯;胡海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教学法对减少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带教中应用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法,通过情景设置、差错事故再现、问题提出、关键点分析等,提高护生对差错事故的认识.结果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使护生对差错事故的防范意识大幅度提高,差错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鲜明、生动、能激发护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莲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例多发性深度压疮的护理

    压疮是长期作用于人体局部、持续而不减轻的压迫下产生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1].尤其是Ⅳ度压疮长久不愈,给患者带来亟大痛苦.2003年3月本院收治1例多发性深度压疮患者,经过75 d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创面愈合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开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血管内支架术的护理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危害性较大、预后很差的血管疾病,主要由高血压、损伤、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患等引起.急性期病死率2 d内为48%,2周内为70%[1].若在急性期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死亡率在12%~15%,患者截瘫的发生率在5%~12%[2].介入方法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治疗方法.本院于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为10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术,均获得成功.现对护理进行总结.

    作者:李玲娜;戴继民;徐义;李守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护理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因两病并存,使病情更加复杂化.本文对85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合并糖尿病57例.两病伴发不仅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而且也给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笔者对57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认为将血糖控制在稳定水平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本文总结血糖控制护理.

    作者:李慧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