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病历书写态度及相关法律知识的现状调查

黄丽华;赵雪红

关键词:护士, 病历, 书写态度, 法律知识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所持态度和相关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为管理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对本院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9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长期医嘱执行单需签字占22.68%;护理文书未注册护士不能签字占58.76%;对自己写的护理记录认为需承担法律责任占79.38%;对某些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需记录占61.86%.95%CI分别为14.2%~31.16%;48.79%~68.74%;71.19%~87.58%;52.01%~71.7%.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之间对护理书写的态度经x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护士对相关法律知识掌握薄弱,法律意识淡漠.认为护理管理者对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从法律高度去审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烦琐性,阐述了转变护士这种态度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护士真正自觉、自愿地执行<病历书写规范>.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的护理

    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综合征(he molysiselevated enzymes low platelts,HELLP)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院妇产科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患者共13例,由于重视了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淑华;谢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4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的护理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症,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胸膜腔液体形成与吸收的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1].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的新方法.本院在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对45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进行胸腔置管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雯;黄建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找出对策.方法自制问卷调查和座谈.结果发现医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有许多意见和要求,许多教师在应用中存在不少的误区.结论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必能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人才.

    作者:张玲芝;徐华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的护理

    肺高压危象是在肺动脉高压的基础上,由于外界刺激引起肺血管痉挛收缩所产生的临床危象.低氧、酸中毒、应激反应及各种对气管和支气管的机械性刺激均可使血管壁增厚的肺毛细血管前血管剧烈收缩[1].由于肺高压的严重损伤作用,使患儿右心功能严重受损,反复发作,使左心功能衰竭.肺高压危象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1],是重症肺高压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和新生儿术后.本文总结2001年3月至2003年10月15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患儿的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婉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骨折部位渗出垫制作与使用

    自2003年6月以来,本院骨科根据骨折患者的特点,设计了骨折部位渗出垫,不但适用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也适用于头颅开放性损伤患者.通过临床使用,患者、护士都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新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肠麻痹的观察与护理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utomated percutaneouslumbar discectomy,APLD)是通过非手术疗法将髓核切除,减低椎间盘压力,使脱出的椎间盘回纳[1].因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开展[2].本院在门诊放射科行APLD术,术后门诊留观,有效率达到95%.在留观室观察护理过程中,发现少数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腹胀、排便困难的症状,经针灸、按摩后好转.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慧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重度脑损伤患者采用降温毯降温治疗,体温控制在35~36℃,脑部温度每降低1℃,脑代谢可降低6.7%,颅内压下降5.5%[1].与低温、亚低温状态比较,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大大减少,安全系数提高.2000年6月至2003年9月,本院神经外科对31例严重脑损伤患者使用降温毯降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茹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ADL量表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ADL量表在ADL评测中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改良BI指数和康复护理ADL评定两种量表进行测评,用pearson分析计算入院、出院、出入院改变值及改变值之间相关性,对康复护理ADL量表各项目计算组内相关系数.结果两量表在出入院评测结果有较高相关性,入院时r=0.947,P<0.001,出院时r=0.944,P<0.001.出入院改变值呈显著相关,r=0.890,P<0.001.MBI出入院改变值32.84±13.24,RNADL39.03±14.27.两次测评各项目间相关系数r=0.924~0.968,P<0.001.结论康复护理ADL量表重测信度高,内部一致性较好,是一种有效性较好的ADL评定量表.

    作者:郑彩娥;张荀芳;李静虹;叶洪青;泮克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局部溶栓治疗的护理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多数是由炎症、外伤、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凝状态改变等引起,约1/3患者病因不明,可导致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抽搐,甚至昏迷[1].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差、病程长、并发症多[2].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本院用尿激酶经静脉窦接触性溶栓及动脉内途径溶栓的方法治疗重症硬脑膜静脉窦血栓6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郑漫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种氧气湿化液带菌率的研究

    目的减少氧气湿化液的带菌率.方法将吸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以蒸馏水作为湿化液,每日更换并消毒湿化瓶;观察组以强氧化离子水作为湿化液,每周更换.2种湿化液每天采样送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两组带菌率比较,x2=32.97,P<0.001,有显著差异.结论用强氧化离子水代替蒸馏水作为湿化液,可明显减少湿化液带菌率,并延长更换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

    作者:周旭玲;周雪飞;宋秋香;吴燕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并发症护理

    随着外科技术、麻醉管理、术后监护和老年外科的迅速发展,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安全性大大增加,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也日渐增多,而术后并发症仍是高龄患者手术高危因素.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103例,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25例,发生率24%.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围手术期护理52例

    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大多数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因此发病率高,约占全部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1].患者多同时伴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因而可表现出下肢浅表静脉系统的迂曲扩张、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病变后期足靴区交通静脉受到破坏,迅速发生皮肤营养性改变,如脱屑、萎缩、色素沉着及湿疹和溃疡形成[2].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本院对52例经顺行、逆行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施行内镜下交通支断离术+深静脉内瓣膜修复成形术,合并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外周静脉置管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深静脉置管是肿瘤化疗常用的给药途径.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同期化疗时,由于放射野不能穿刺置管,故只能选择股静脉穿刺给药,但由于股静脉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置管后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并容易被大小便污染.本院放疗科自2002年6月起采用周围静脉穿刺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给药,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黎容清;禤菁;黄文英;唐忠敏;韦汝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动脉体瘤患者的护理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头颈部较罕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其生长缓慢,生物学行为呈良性,部分可恶变.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30%[1].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因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及危险性,临床护理亦有其特殊性.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本院收治3例CRT患者,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方美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患者两种不同吸氧方式的比较和护理

    目的探讨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吸氧时吸氧管的污染、肺部感染率及气管套管堵塞率等问题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管切开人工鼻吸氧与吸氧管吸氧进行血气分析、气管套管堵塞、肺部感染三方面比较.结果采用气管切开人工鼻吸氧组与吸氧管吸氧组比较,血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气管套管堵塞,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肺部感染,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鼻吸氧不仅解决了气道湿化、加温的问题,降低感染率及气管套管的堵塞,还大大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沈炯;胡海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股静脉穿刺术定位方法的改良

    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临床[1],而对技术精益求精是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也是护理学科发展之所需.本院从2001年起在医学相关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支持下,对股静脉穿刺技术进行定位方法改良,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应秋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护生与患者沟通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生对护患沟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带教.方法对38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沟通方式、影响沟通的因素及得到沟通知识的渠道等.结果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单一,不能灵活运用语言交流与非语言交流.阻碍护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主要因素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困难,缺乏交流技巧.结论带教老师应对护生进行沟通技巧指导,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洪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教学法对减少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带教中应用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法,通过情景设置、差错事故再现、问题提出、关键点分析等,提高护生对差错事故的认识.结果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使护生对差错事故的防范意识大幅度提高,差错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鲜明、生动、能激发护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莲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透析性低血压的护理

    透析性低血压指患者血液透液过程中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或血液透液前收缩压<90 mmHg、在血液透析中再下降.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70%[1],不仅影响血液透析质量,还会降低患者的存活率,其危险程度比高血压还高.因此,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必须引起重视,对透析性低血压及时采取防治与护理措施.

    作者:陈春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护理

    大咯血为呼吸系统常见急症之一,大部分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咯血可控制,但仍有一部分患者虽经各种方法积极治疗仍持续咯血,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危险.1974年Remy首次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治疗因支气管动脉出血所致的大咯血,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已成为目前临床抢救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应证广泛,任何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支气管咯血,只要怀疑出血来自支气管动脉均可考虑行BAE[1,2].本院自1988年4月至2004年2月应用这项技术治疗大咯血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将救治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