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叶
肝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各大医院近年均有开展,但肾移植后再次肝肾联合移植报告少见.本院于2002年5月成功为1例肾移植后慢性排异、移植肾失功、乙肝小三阳、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施行了移植肾摘除、肝肾联合移植术,术后供肝、供肾功能良好,至今存活.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邹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危害性较大、预后很差的血管疾病,主要由高血压、损伤、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患等引起.急性期病死率2 d内为48%,2周内为70%[1].若在急性期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死亡率在12%~15%,患者截瘫的发生率在5%~12%[2].介入方法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治疗方法.本院于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为10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术,均获得成功.现对护理进行总结.
作者:李玲娜;戴继民;徐义;李守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重度脑损伤患者采用降温毯降温治疗,体温控制在35~36℃,脑部温度每降低1℃,脑代谢可降低6.7%,颅内压下降5.5%[1].与低温、亚低温状态比较,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大大减少,安全系数提高.2000年6月至2003年9月,本院神经外科对31例严重脑损伤患者使用降温毯降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茹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99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在入学时及毕业前进行心理问卷测试.结果入学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3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毕业前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5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金素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其他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使麻醉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并发症增多,且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与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呼吸管理直接相关[1].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麻醉恢复室对141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加强术后呼吸管理,均安全返回病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朱美玲;陈巧妹;郭淑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多数是由炎症、外伤、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凝状态改变等引起,约1/3患者病因不明,可导致严重的颅内压增高、抽搐,甚至昏迷[1].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差、病程长、并发症多[2].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本院用尿激酶经静脉窦接触性溶栓及动脉内途径溶栓的方法治疗重症硬脑膜静脉窦血栓6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郑漫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压疮是长期作用于人体局部、持续而不减轻的压迫下产生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1].尤其是Ⅳ度压疮长久不愈,给患者带来亟大痛苦.2003年3月本院收治1例多发性深度压疮患者,经过75 d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创面愈合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开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手术室内纱布、纱条、纱垫的清点一般都放在污物桶或地面上进行,不仅清点容易出错,而且易污染环境.本科自2003年1月开始使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敷料清点架,经应用后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俞飞燕;来招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透析性低血压指患者血液透液过程中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或血液透液前收缩压<90 mmHg、在血液透析中再下降.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70%[1],不仅影响血液透析质量,还会降低患者的存活率,其危险程度比高血压还高.因此,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必须引起重视,对透析性低血压及时采取防治与护理措施.
作者:陈春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头颈部较罕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其生长缓慢,生物学行为呈良性,部分可恶变.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30%[1].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因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及危险性,临床护理亦有其特殊性.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本院收治3例CRT患者,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方美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教学法对减少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带教中应用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法,通过情景设置、差错事故再现、问题提出、关键点分析等,提高护生对差错事故的认识.结果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使护生对差错事故的防范意识大幅度提高,差错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鲜明、生动、能激发护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莲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护士对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所持态度和相关法律知识掌握情况,为管理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对本院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9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长期医嘱执行单需签字占22.68%;护理文书未注册护士不能签字占58.76%;对自己写的护理记录认为需承担法律责任占79.38%;对某些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需记录占61.86%.95%CI分别为14.2%~31.16%;48.79%~68.74%;71.19%~87.58%;52.01%~71.7%.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之间对护理书写的态度经x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护士对相关法律知识掌握薄弱,法律意识淡漠.认为护理管理者对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从法律高度去审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烦琐性,阐述了转变护士这种态度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护士真正自觉、自愿地执行<病历书写规范>.
作者:黄丽华;赵雪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胸行VSD修补术,但手术创伤大,康复和住院时间长.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对VSD行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本院胸外科采用Amplatzer伞片封堵VSD患儿13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周伟琴;汪方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对疾病康复和日常保健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126例心血管病出院患者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年内再次住院率12.3%,对照组为26.9%,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作者:杨瑛英;张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大多数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因此发病率高,约占全部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1].患者多同时伴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因而可表现出下肢浅表静脉系统的迂曲扩张、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病变后期足靴区交通静脉受到破坏,迅速发生皮肤营养性改变,如脱屑、萎缩、色素沉着及湿疹和溃疡形成[2].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本院对52例经顺行、逆行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施行内镜下交通支断离术+深静脉内瓣膜修复成形术,合并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无创性通气(NI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从而避免了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感,保留患者说话、吞咽功能[1].临床上NIV中以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应用多.该方法是当患者吸气时以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提供较高的吸气正压,呼气时又自动调至较低的呼气末正压(PEEP),在呼吸内科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近2年来,本院应用NIPPV治疗此类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倪淑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胚胎期横膈肌肉部分缺损、闭合不全导致腹腔脏器进入胸腔所致[1].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手术前后常伴有呼吸和循环障碍、水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并发症,而且病情隐匿,变化迅速,而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先天性膈疝新生儿11例,均为后外侧膈疝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郑爱玉;葛爱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ADL量表在ADL评测中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改良BI指数和康复护理ADL评定两种量表进行测评,用pearson分析计算入院、出院、出入院改变值及改变值之间相关性,对康复护理ADL量表各项目计算组内相关系数.结果两量表在出入院评测结果有较高相关性,入院时r=0.947,P<0.001,出院时r=0.944,P<0.001.出入院改变值呈显著相关,r=0.890,P<0.001.MBI出入院改变值32.84±13.24,RNADL39.03±14.27.两次测评各项目间相关系数r=0.924~0.968,P<0.001.结论康复护理ADL量表重测信度高,内部一致性较好,是一种有效性较好的ADL评定量表.
作者:郑彩娥;张荀芳;李静虹;叶洪青;泮克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癔症是由心理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病症,临床表现多样化,有人认为可以模拟一切躯体、神经、精神症状,共同特点是暗示治疗有效.本院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对51例癔症患者进行电针暗示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成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必须行功能锻炼以恢复关节功能.笔者对1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应用Orem自护理论,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护能力.经10个月的治疗护理,骨折获得了佳的愈合,患肢功能达到了理想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