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高长玉;王彩娟;韩淑芬;刘桂宇;贲莹;段伟松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分期, 分型, 中医辨证
摘要:目的 了解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对80例患者分期分型,同时进行中医辨证.结果 单证的发生率:气虚证60.0%、阴虚证56.3%、血瘀证63.8%、痰湿证75.0%和火热证86.3%;证候组合形式以三证多,证候组合形态常见的为痰热瘀证;活动期血瘀证高于稳定期,而气虚证和阴虚证则低于稳定期;重型组阴虚证明显高于轻型组.结论 本病基本证候为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且与病情分期分型有一定相关性,辨证时多为复合证.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病案

    1 病历简介徐某某,男,48岁,2005年3月17日初诊.患者于2001年5月体检发现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V-DNA<104copies/ml,肝功能正常.无不适,未予治疗.

    作者:史文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火针禁忌之我见

    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材质的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作者:程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王子瑜治疗妇科病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子瑜教授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现撷要介绍如下.

    作者:张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颐脑解郁方对原发性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原发性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中药颐脑解郁方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中药治疗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采用脑诱发电位仪,记录60例原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4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和视觉诱发电位(VEP),其中抑郁症组30例患者给予中药治疗6周后再次检测BAEP和VEP.结果 抑郁症组患者BAEP与VEP各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VEP各波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BAEPⅢ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视觉、听觉刺激的应激能力下降;颐脑解郁方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疗效显著.

    作者:谢利军;唐启盛;霍爱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论潜在病机在方剂组方配伍中的作用

    潜在病机常隐含有疾病发展演变的某些信息,临床处方时对潜在病机的恰当处理,既体现了方剂组方配伍的严谨性,又能更好地做到病证的全面辨治,这既有利于完善方剂组方配伍的规律,也会推进临床对病证病机的深入研究.

    作者:王洪海;谢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和监测

    随着对药品不良反应(ADR)认识的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我国于1989年11月成立了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并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使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察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医药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张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临床应用经方应抓住哪些要点

    答: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创立的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被后世誉称为经方.

    作者:杨世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周永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经验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异常增生的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和髓外组织,并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轻链.

    作者:任荣政;鞠立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滚针治疗非器质性慢性失眠症患者90例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滚针治疗与西药对症治疗失眠症,评价传统非药物治疗手段--滚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滚针治疗组和药物对照治疗组.其中滚针组90例,实施滚针治疗;对照组90例,给予氯硝安定4mg(每晚睡前服用)治疗;疗程均为4周.以中医症状疗效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分别在治疗结束后及3个月随访后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匹兹堡总评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等4个亚项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尽管3个月随访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匹兹堡评分中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日间功能等3个亚项评分,两组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与第二代抗失眠药物比较,传统滚针疗法能够通过调整人体内环境平衡,治疗慢性失眠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莉莎;王丹琳;王成伟;胡幼平;周建伟;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用冠状动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常规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 定心方干预后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减轻(P<0.01),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 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贾钰华;周玉平;陈育尧;张云仙;孙学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辅助T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辅助T细胞(Th1/Th2)的影响.方法 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RA患者及健康人血清标本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 RA患者组血清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痹痛定胶囊治疗后RA患者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痹痛定胶囊可通过抑制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而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示痹痛定胶囊可调节RA患者体内Th1/Th2细胞的激活状况.

    作者:张荒生;王进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杨少山治疗老年病经验

    杨少山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6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老年杂病、脾胃病等.笔者有幸随杨师侍诊多年,现将其论治老年病临床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李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减知柏地黄汤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激素水平的影响

    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其中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占女童性早熟的80%~90%,男孩性早熟的40%.

    作者:徐雯;邱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黄迪君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黄迪君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40载,知识渊博,学验俱丰.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证,临证屡起沉疴.

    作者:张全爱;刁灿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七皂苷单体不同配伍对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三七皂苷不同单体及单体间两两配伍对人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三七皂苷单体及不同单体配伍处理内皮细胞后,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孟加拉玫瑰红活细胞染色法测定人单核细胞系THP-1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黏附,并用ELISA法测定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在HUVECs的表达水平.结果 ox-LDL显著增强THP-1与HUVECs的黏附,内皮细胞经单体Rg1、Rb1处理后,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及ICAM-1在HUVECs的表达(P<0.05),Rg1:Rb1、Rg1:R1、Rb1:R1配伍组对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能显著下调ICAM-1的表达(P<0.01).结论 (1)三七皂苷单体Rg1、Rb1为抑制黏附的有效单体,单体Rg1、Rb1、R1之间存在某种协同作用,对ox-LDL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发挥更显著抑制作用.(2)单体Rg1、Rb1及有效单体配伍组合可能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抑制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翠瑶;李晓辉;何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怎样内外合治胆囊炎、胆石症

    答:慢性胆囊炎约70%有胆囊结石存在.由于感染炎症反复发作,轻者在胆囊壁有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重者瘢痕形成,胆囊萎缩,正常结构破坏,并与肝床紧密粘连,失去了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

    作者:胡献国;黄成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矽肺慢炎灵中药液治疗煤工尘肺病合并慢性迁延性肺炎21例

    煤工尘肺病是煤矿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造成的以肺纤维化为病理损害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

    作者:陈玉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周围性面瘫的辨证选穴与辨病分期治疗

    从科学的层面来看,针灸及早地介入治疗,更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面神经在面部分布浅表,发病后面神经水肿且脆性增高,急性期患侧面部深刺激、强刺激均不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反而会造成面神经的断裂.

    作者:许荣正;王美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定量辨证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汤证系统分析与综合,说明《伤寒论》中定量辨证思想贯穿于伤寒辨治体系的各个方面,张仲景不仅对同一经的证候作了量的区分,而且对不同经的证候间进行了量的分析,同时还对处方用药、服药方法、人体正气强弱等进行了量化辨证.

    作者:温淑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当飞利肝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3例

    随着酒精性饮品消费的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的早期表现,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我们采用当飞利肝宁治疗33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荣珍;耿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