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倩;傅骞;楼雅芳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ASA)分级Ⅱ~Ⅲ级,2017年1月至9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组(I组),每组各30例.F组患者入室前30min,以0.45%甲磺酸罗哌卡因30ml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I组患者入室前5min,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25μg/kg.记录患者入室后(T1)、过床时(T2)、麻醉体位摆放(T3)时的VAS评分,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F组T1、T2、T3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17±0.59)分、(3.03±0.72)分、(4.47±0.86)分,明显低于I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P=0.00.F组患者无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出现,I组患者有头晕3例(10%),恶心2例(6.7%).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比静脉用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且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李宗师;康志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并验证母婴分离方法制备的产后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与海马病理学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16只大鼠进行为期14d的母婴分离,另4只产后母鼠作为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分离.造模结束后对母鼠行旷场实验评价,根据其评分应用K-聚类分析进行分类,造模1周后对20只大鼠行为学评价,造模5周后取大脑海马观察HE染色结果.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得出正常组9只(包括4只空白对照大鼠),产后抑郁组11只.与正常组比较,造模1周后产后抑郁组大鼠体重变化程度明显增加,水平及垂直分数明显降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增加,十字迷宫开臂停留时间及进入开闭臂总次数明显降低,并且闭臂停留时间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产后抑郁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 经过2周母婴分离的母鼠有抑郁表现的概率为68.75%,此模型有必要进一步的探索实验.
作者:李净娅;章正祥;戚观树;杨歆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为胆囊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76例胆囊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14个可能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学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Kaplan-meier分析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率的描述,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变量分析显示,根治性切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化程度、术中失血和术前黄疸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在胆囊中所处位置是导致胆囊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唯一有效方法;黄疸是影响胆囊癌预后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史永平;许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收治的癌症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接受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61例,单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NRS评分、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近期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RR)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RR 6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红梅;董良;李海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表现分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收治下肢穿静脉功能不全患者32例,采用彩超及静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IPV的临床价值差异.结果 穿静脉主要位于小腿下段;静脉造影检查后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静脉炎等并发症,而彩超则无并发症发生,且在过敏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以反流时间0.5s为界值,灵敏度差(35.2%),特异度好(100.0%),一致性较差(Kappa=0.37);以反流时间0.35s为界值时,灵敏度升高(88.2%),但特异度降低(82.6%),一致性较好(Kappa=0.69).而以直径3mm为界值时,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3.3%,一致性较好(Kappa=0.73);后联合应用反流时间0.35和直径3mm两个界值一致性高(Kappa=0.78),敏感度虽有所下降(86.0%),但显著高于单纯以反流时间0.5s为界值,且特异度强(94.6%);IPV的内径、血流速度和反流时间与临床表现分级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3,0.826,0.849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彩超较静脉造影而言,诊断IPV具有无创性,且检出率较高,并与X线静脉造影一致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颖超;杨章慧;邵倩;项秉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的透析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及依从性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使患者知识和技能提高、依从性提高,减少了患者因护理不当引发的并发症发生,故在临床实践中可广泛推广.
作者:潘敏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29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BDI-Ⅱ)进行自评,根据评分分为并发抑郁综合征组和不并发组;此外本研究还自制人口学及健康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健康状况,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时间、是否吸烟、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情况(≤1/≥2)、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种类(≤1/≥2)、是否使用胰岛素,同时嘱患者在此期间定期(每隔3个月)回医院随访,抽血了解血糖控制情况(HbA1c%<7/≥7)和血皮质醇情况(8:00、16:00和00:00),用服药依从量表(MMAS-8<6/≥6)了解患者药物依从水平.结果 29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120例(40.82%)患者并发了抑郁综合征.经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女性、教育程度低、家庭每月经济收入、工作状态、是否有抑郁症家族史、人际关系状态、有≥2个的并发症、服药依从性低和肥胖(BMI≥30kg/m2)的老年2型糖尿病容易并发抑郁综合征,而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病程及其它因素与并发抑郁综合征相关性不大;且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得教育水平低、从不运动、有≥2个的并发症和服药依从性低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综合征患者的相关程度高.并发抑郁症组患者皮质醇在8:00、16:00和00:00均显著高于不并发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早期重点关注教育水平低、有≥2个的并发症和服药依从性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提倡多运动,以降低其并发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霁;俞娉;李利;于冰;宣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综合方案治疗老年人压疮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应用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对99例老年IV期压疮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创床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O2)等方法,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影响愈合主要危险因素有低蛋白血症、血细菌培养阳性、心肺功能障碍和周围血管血运障碍,且心肺功能障碍和周围血管血运障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rSO2检测数据显著提升组的患者与其创面愈合率呈正相关.结论 血细菌培养阳性、心肺功能障碍、周围血管血运障碍、低蛋白血症是导致治疗老年人压疮失败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同时压疮创床rSO2检测可作为临床疗效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邱芳晖;田耿家;陈宁;孙多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EAP)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有打鼾习惯的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正常组(12例)、轻度异常组(20例)、中度异常组(31例)、重度异常组(17例)共四组,每例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记录其双耳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比较各组结果差异.结果 各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波间期、Ⅰ~Ⅴ波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波潜伏期各组比较,正常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波间期比较,正常组与轻、中度异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异常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夜间缺氧对听觉传导通路外周及中枢均有影响,早中期以耳蜗听神经段为主,晚期以上橄榄核至四叠体下丘核损害为主,而脑干耳蜗核至上橄榄核之间对缺氧相对耐受.
作者:金满意;李红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50岁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分数(FEUA)与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及FEU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35例,入院第2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等.然后低嘌呤饮食5d后测定其24h尿尿酸、尿白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并计算FEUA和eGFR.按FEUA值分为尿酸排泄不良型、混合型、尿酸排泄过多型三组,比较各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协方差检验显示三组间血尿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eGFR及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和血糖,FEUA和eGFR呈负相关(r=-0.501,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是FEUA的影响因素(t=-8.800,P<0.01).结论 >50岁2型糖尿病患者FEUA和eGFR呈负相关.FEUA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
作者:王保法;傅莉萍;洪郁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肝硬化肝癌行经皮微波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PALPP)的围术期心理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应用PALPP技术治疗剩余肝体积(FLR)不足的8例肝硬化肝癌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资料,评估心理护理在围术期的作用.结果8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明显抑郁症状4例,轻度抑郁症状4例中度焦虑3例,轻度焦虑5例社会支持存在一定问题3例经过心理护理后,8例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消失,3例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到改善,能接受手术并主动配合.入院时幸福指数评分5.7~10.7分,平均(9.0±1.7)分,出院时为11.8~13.3分,平均(12.6±0.6)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理障碍,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治疗.
作者:冯霞;卞红艳;夏燕;吴瑶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嘉兴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学类型及流行特征,为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确诊的HFMD患者743例,采用自建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对HFMD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EV71型和CA16进行检测,比较HFMD患儿不同肠道病毒感染类型与季节、患儿性别和年龄、临床分类等方面的关系.结果 743例HFMD患者标本肠道病毒EV/EV71/CA16检测,其中EV71(+)占23.7%(176/743),CA16(+)占20.9%(155/743),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感染占55.1%(410/743);混合感染2例.重症HFMD患者与普通HFMD患者之间肠道病毒株流行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939,P=0.000),HFMD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78.1%(89/114),明显高于普通病例13.8%(87/629).不同季节HFMD肠道病毒感染分布不一,二、三季度为全年发病高峰期.743例HFMD患儿发病年龄以0~5岁婴幼儿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88.6%;743例HFMD不同肠道病毒感染人数分布与患儿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结论 HFMD患者肠道病毒感染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流行特点不一,重症HFMD仍以EV71病毒株感染为主;2017年嘉兴地区HFMD肠道病毒感染以非EV71非CA16型肠道病毒株为主,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病毒类型并加强监控.
作者:沈伟锋;邵平扬;殷新光;邹洪兴;吕青山;杨清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风是世界上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缺血性中风更为常见,其发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中医学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之一是痰浊为患,加上肝阳暴亢、风火挟痰、上犯脑窍、蒙蔽清窍,遂成卒中[2].
作者:胡珏;施侠威;金竹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以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7.5%,并发症发生率为7.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2.5%、27.5%,差异明显(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沈丽芳;吴伯乐;胡夏云;张丽娜;腾荣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经三维CT扫描确诊为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5例,采用术中三维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全部病例均进行临床随访6个月左右,采用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优22例,良1例,优良率96%,末次随访膝关节关节功能达对侧>95%.患者膝关节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使用三维CT引导联合组织保护套管经皮微创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手术方法简便,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作者:吴生华;徐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病原谱的分布特征,可疑中毒食物范围和感染的季节分布为临床诊断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湖州地区2016年食源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0例食源性腹泻患者的粪便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10株,检出率21.57%,检出的病原菌包括致泻性大肠杆菌60株11.76%(60/510)、副溶血性弧菌41株8.04%(41/510)、沙门菌5株0.78%(5/510)、气单胞菌3株0.59%(3/510)、其它肠道病原菌2株0.40%(2/510),志贺氏菌未检出.510例食源性腹泻患者中主要可疑食物为肉类与肉制品24.2%,果蔬类占18.1%,混合多种食品占17.1%,水产品类占13.9%.结论 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感染高发期为8月份,病原菌前三位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同时肉类和肉制品、果蔬类、混合多种食品和水产品是可能的污染食品.
作者:周丽华;王萍;强鑫华;柳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荟萃分析评价下肢静脉泵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主题为下肢静脉泵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对纳入文献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下肢静脉泵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可明显改善下肢肿胀.结论 下肢静脉泵可明显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并促进下肢肿胀恢复,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建勤;俞霞;杨贺杰;葛国芬;吴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青年吸烟者吸烟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暂时性心功能改变.方法 选择100例健康吸烟男性,所有观察对象均于吸烟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其心功能指标.并在5min内吸完一支烟后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吸烟前后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Vs、Vd、Vs/Vd、加速时间;左室舒张功能:IVRT、E、A、E/A、EDT、Em、Am.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吸烟指数与心功能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观察对象吸烟前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右房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Vs、Vd均显著低于吸烟后,肺动脉Vs/Vd、加速时间显著高于吸烟后(P<0.05).吸烟前后IVR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前的E、E/A、Em均显著高于吸烟后,A、EDT、Am均显著低于吸烟后(P<0.05).吸烟指数与Vs、Vd均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与Vs/Vd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VRT、E、A、E/A、EDT、Em、Am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吸烟可能引起心功能改变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性心功能检测手段,可反复评定左右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张玲芳;虞忠东;柳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微创组与开放小切口组,每组各49例.开放小切口组患者采用Wiltse入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微创组则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渗血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伤椎Cobb's角恢复情况及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量均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小切口组手术时间优于经皮微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与开放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轻中度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等优势,开放小切口组操作较经皮微创组为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透视明显减少.
作者:江志强;徐德洪;吴巍巍;李之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对薄性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药组(A组)、中药+温针灸组(B组)、中药+温针灸+西药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容积及内膜下血流,随访妊娠率.结果 与A组比较,C组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Ⅱ+Ⅲ型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B组与A组比较A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Ⅱ+Ⅲ型所占的比例高于A组(P<0.05),但内膜厚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膜容积比较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的妊娠率分别为10%、33.3%、36.7%,B、C两组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能使子宫内膜增厚,A型子宫内膜比例升高,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上与戊酸雌二醇有相似的效果,能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有利于胚胎着床,从而提高了妊娠成功率,研究还发现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及提高妊娠率其疗效优于戊酸雌二醇.
作者:胡慧娟;陈浩波;蔡彬彬;王美霞;田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