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勇;孙立中;苏荣刚
面颈部中小型皮肤缺损,选用色泽、质地、厚度等方面与缺损区相近的局部皮瓣修复,常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外形及功能效果.局部皮瓣种类较多,按皮瓣转移的方式以旋转和推进两种类型的皮瓣常为临床所采用.1946年Limberg根据几何学的原理首先提出了菱形瓣,以后又得到了改善和发展.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菱形瓣在修复面颈部中小型皮肤缺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优越性.
作者:卢紫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医院,1998~2000年间共收治损伤和中毒患者5382例,占出院病人数的16.65%.现就损伤和中毒患者的年龄、疾病分类以及引起损伤和中毒的外因进行分析,为医院管理和有关部门制定计划提供参考.
作者:杨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myelinolysis C.P.M)临床少见,且报道不多.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脑桥基底部髓鞘对称性破坏,本文结合3例报道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张希庆;张丽艳;秦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LN biopsy,SLNB)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以指导cN0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倒,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美蓝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时全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4倒患者有53倒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82.8%.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中49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92.5%).假阴性率13.8%,敏感性8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5.7%.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作者:骆勇;孙立中;苏荣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殖的影响.试图为临床静脉移植修复血管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大鼠自体颈静脉外侧分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移植于股动脉,术前1周开始给口服药卡托普利100 mg/(kg@d)至术后1周和2周.应用组织形态学、透射电镜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观察其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卡托普利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移植静脉内膜增厚程度术后1周无显著差异,术后2周治疗组卡托普利对移植静脉内膜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两组差异显著;PCNA阳性细胞指数术后1周、2周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卡托普利对移植静脉内膜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我们认为可以在临床显微外科血管移植术中早期应用,以提高血管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黄东辉;刘春志;徐先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临床上用滚轴式取皮刀削痂时,常有个别处不易削干净,现介绍两种削痂小技巧,多能帮助解决问题.
作者:卢长虹;李连贵;苏晓利;徐和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前,伤寒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发热病.自1970年以来国内外均有耐氯霉素株爆发流行的报告,给伤寒的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本地区近年来伤寒杆菌耐药谱的变化情况以指导治疗,本文对66例伤寒的耐药谱作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平;彭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抗栓方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用普通肝素组(A组)与低分子量肝素组(B组)治疗期间心绞囊发作次数,硝酸酯类应用,出血与否及其程度、心肌梗死倒数、血小板(Plt)变化.结果:两组用药期间,B组较A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且需服用硝酸甘油以缓解胸痛者少,心梗发生率明显下降,仅A组有1例Plt减少,B组轻度出血较A组明显低,两组均没有大出血及致死性出血.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抗凝抗栓作用肯定,效果稍优于普通肝素,且更少发生出血,应用简便、安全.
作者:刘丽;柴伟丽;高广民;刘德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通过观察ACEI类制剂对糖尿病尿蛋白的影响,观察其在防治糖尿病中的作用.
作者:刘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女性,37岁,于1996年1月22 日收入院.2年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持续声音嘶哑,近2个月症状加重,伴有异物感及呼吸阻塞,无咳嗽、咯血.既往无支气管炎哮喘史及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检查: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专科情况:间接喉镜下声门区可见一巨大粉红色新生物,约1.5cm×1.5cm大小,表面光滑可见血管纹,遮盖声门,仅杓间区处可见很小通气间隙,约3mm,不伴随呼吸运动,基底似在右侧喉室,基底较广.初诊:声门新生物.
作者:陈伟;武军梅;赵苏霞;于莉;何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发性扁桃体出血临床罕见,因1天内可暂时停止,又会反复出血,且累计出血量较大,应引起临床重视.作者经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柏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肺动静脉瘘或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y-venous malformation,PAVM),是比较少见的肺动脉-静脉直接沟通的疾患,大部分为先天性,少数为胸部损伤所致.无任何临床症状者多因胸部X线检查发现,也可有咯血,呼吸困难,紫绀,杵状指及红细胞增多.肺动静脉瘘靠近胸壁时,吸气时可听到心外杂音.肺动静脉瘘可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或导管栓塞方法进行治疗.现将我院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琳;孙学军;李大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许多肝癌患者一经证实便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作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6年开展肝癌的介入治疗以来,已对数10例肝癌患者进行了治疗.本文总结了对30例中晚期肝癌行TACE治疗的体会,结合文献,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杜志泉;刘小琨;马跃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Miller Fisher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病因颇为复杂.我科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有;黄维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经临床观察,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我急诊科对3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诊后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于2天内进行检验,以观察其改变并探讨了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君;彭伟;王振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不适伴胸闷气短、轻度咳嗽一周于1997年4月5日入院.查体:T 36.4℃,R 18次/分,P72次/分,BP 18/10 kPa;发育正常,胸廓无畸形,听诊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脏听诊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4×109/L,红细胞4.24×1012/L、血红蛋白134 g/L、中性0.624、酸性0.054、淋巴0.322、血沉6 mm/h,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查胸片示左侧横膈局限性膨出,左横膈良性肿瘤不除外.进一步查肺CT报告:左侧肺底包裹性积液.住院经青链霉素静脉点滴,口服祛痰药物2周,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胸闷消失.复查胸片示:左横局限膨出.与人院相比较无明显变化.胸片意见:(1)肺底包裹性积液;(2)良性肿瘤;(3)膈肌囊肿.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见左肺下叶与膈肌之间大小约10 cm×10 cm×8 cm肿物,质硬,表面光滑,与左肺下叶及隔肌明显粘连.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
作者:胡凯;王建军;侯治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肺炎链球菌是寄生在上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在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等的感染中占有一定比例.青霉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近年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特别是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我院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变迁,本文分析了1994~1999年从临床上分离出的485株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实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宪祥;许向峰;李建华;郎庆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病倒报告患者女,31岁,因反复咳嗽、咯痰、间断咯血8年,饮食后有时症状加重就诊,X线平片:右肺下野大片状阴影,抗炎无效,CT: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不张.食道钡透:食管中段右后壁钡剂外溢,并注入右肺下叶,考虑:食道支气管瘘.手术所见:右肺下叶缩小,坚硬,紫红色,与胸壁,脊柱粘连,血运丰富.经探查见气管-端与食管相通,一端达肺内.管径2.2cm×1.5 cm,壁光滑,遂行食道修补和右肺下叶并瘘管切除.术后良好,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患者健康.
作者:李景;王蕊;董志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1996~1999年我们对经内科治疗无效的6例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彦树;姜云福;兰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自1996年9月~2000年12月采用关节镜诊断及治疗膝关节疾病131例,由于关节镜具有诊断率高,损伤小、痛苦少、合并症少等优点,131例患者疗效较满意.但临床中我们体会到术后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病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汪辉;张春英;毛蕴曼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