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体会

汪辉;张春英;毛蕴曼

关键词:膝关节镜, 术后护理, 诊断及治疗, 膝关节疾病, 治疗过程, 诊断率, 合并症, 损伤, 临床, 疗效, 康复, 患者, 病人
摘要:我科自1996年9月~2000年12月采用关节镜诊断及治疗膝关节疾病131例,由于关节镜具有诊断率高,损伤小、痛苦少、合并症少等优点,131例患者疗效较满意.但临床中我们体会到术后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病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治疗顽固性根尖周炎的一种方法

    临床上,常遇到久治不愈的顽固性根尖周炎病,造成病人反复复诊,增加病人负担.本文介绍了对此类病例采取碘仿糊剂长期封药,待无阳性症状之后进行根充的方法,观察50例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哨兵淋巴结活检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LN biopsy,SLNB)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以指导cN0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倒,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美蓝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时全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4倒患者有53倒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82.8%.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中49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92.5%).假阴性率13.8%,敏感性8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5.7%.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作者:骆勇;孙立中;苏荣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9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显著增加,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我院1995年12月~2000年8月共收治特殊部位异位妊娠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瑶;顾洪妍;袁迎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炎链球菌分布及耐药变迁

    肺炎链球菌是寄生在上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在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等的感染中占有一定比例.青霉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近年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特别是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我院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变迁,本文分析了1994~1999年从临床上分离出的485株肺炎链球菌的药物敏感实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宪祥;许向峰;李建华;郎庆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羊皮作为烧伤创面覆盖物的临床应用

    大面积烧伤的救治必须具备有创面覆盖物,临床应用效果好的是异体皮,但是异体皮来源困难,储存条件要求较高,价格昂贵,不利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我院1994~2000年探讨羊皮作为烧伤创面覆盖物,共移植3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巴特;王凌峰;倪宏伟;路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术后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6年9月~2000年12月采用关节镜诊断及治疗膝关节疾病131例,由于关节镜具有诊断率高,损伤小、痛苦少、合并症少等优点,131例患者疗效较满意.但临床中我们体会到术后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病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汪辉;张春英;毛蕴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金纳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极高,并且常伴发其它疾病,目前,许多专家学者主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个体化治疗.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采用金纳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8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轩;文华;张洪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Miller-Fisher综合征2例病因分析

    Miller Fisher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病因颇为复杂.我科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有;黄维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支撑显微喉镜下摘除巨大喉室纤维血管瘤1例

    患者,女性,37岁,于1996年1月22 日收入院.2年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持续声音嘶哑,近2个月症状加重,伴有异物感及呼吸阻塞,无咳嗽、咯血.既往无支气管炎哮喘史及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检查: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专科情况:间接喉镜下声门区可见一巨大粉红色新生物,约1.5cm×1.5cm大小,表面光滑可见血管纹,遮盖声门,仅杓间区处可见很小通气间隙,约3mm,不伴随呼吸运动,基底似在右侧喉室,基底较广.初诊:声门新生物.

    作者:陈伟;武军梅;赵苏霞;于莉;何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生理盐水与肝素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学护理中常用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减少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而留置针封管液的选择直接影响了留置针的应用范围.我院采用生理盐水与肝素进行封管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静;周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肝素联用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出血、部分性血栓形成以及冠状动脉持续性痉挛缺氧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及管腔阻塞等因素有关[1].我们用肝素抗凝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岐梅;张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症低创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

    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过去采用胸穿排气或闭式引流,虽可暂缓呼吸困难,但常因漏气、拨管困难或合并感染、呼衰而后果不佳.我们于1997年10月以来偿试对该症行急症低创肺减容术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臧建洲;王成杰;王一心;张志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38例诊治体会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在腰部的急性疼痛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大型工业企业较为常见.此征是由于腰椎小关节的扭动而处于嵌顿状态,或滑膜嵌插于关节内,从而产生剧痛,使脊柱活动受限.我急救中心在1998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对38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跃光;江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所致并发症的预防

    临床上常用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腱鞘炎、单纯性软组织急慢性劳损、肌肉附着点及筋膜疼痛、炎症等.常用药物为醋酸泼尼松龙或醋酸氢化可地松.现将所致并发症及预防介绍如下.

    作者:倪国香;王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不同平面肢体离断异位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

    目的:开展不同平面肢体毁损性离断伤行异位再植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2例双下肢不同平面毁损性离断伤、2倒上肢不同平面毁损性离断伤进行异位再植及功能重建.结果:4例异位再植功能重建均获成功,并恢复了一定的功能,患者可生活自理,效果满意.结论:不同平面毁损伤离断伤可以进行异位再植,重建功能,能大限度降低伤残程度.

    作者:刘玉臣;张昆;于镜贺;张贵阳;刘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提示有内出血的特殊临床症状9例分析

    腹腔出血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提高对腹腔出血的诊断技术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一环.判断典型的腹腔出血困难不大,但如果出血量较少,血液动力学稳定,不足引起全身失血征象和腹部典型体征者,易延误诊断.我院从1986~2001年共收治此症9例,都有特殊的临床症状提示有内出血,现将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宋金仁;戴志;高天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感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大白鼠分成100、102、105和108组,分别用电刀和普通手术刀(冷刀)制造腹部手术切口的动物模型,用生理盐水,以及102、105和108浓度的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定量混合液0.2ml分别注入皮下,以观察电刀和冷刀在不同浓度细菌的条件下对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除100组外,其他各组使用电刀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102组、105组和108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100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刀可降低切口对细菌感染的闺值,而增加手术感染率.

    作者:纪光伟;祁志;王旭;潘华雄;李聘;张丽;吴远志;杜万英;徐晖;袁爱华;贺小萍;梅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肌酶谱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

    经临床观察,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我急诊科对3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诊后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于2天内进行检验,以观察其改变并探讨了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君;彭伟;王振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发性扁桃体出血2例分析

    自发性扁桃体出血临床罕见,因1天内可暂时停止,又会反复出血,且累计出血量较大,应引起临床重视.作者经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柏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叶外型肺隔离症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部不适伴胸闷气短、轻度咳嗽一周于1997年4月5日入院.查体:T 36.4℃,R 18次/分,P72次/分,BP 18/10 kPa;发育正常,胸廓无畸形,听诊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心脏听诊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4×109/L,红细胞4.24×1012/L、血红蛋白134 g/L、中性0.624、酸性0.054、淋巴0.322、血沉6 mm/h,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查胸片示左侧横膈局限性膨出,左横膈良性肿瘤不除外.进一步查肺CT报告:左侧肺底包裹性积液.住院经青链霉素静脉点滴,口服祛痰药物2周,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胸闷消失.复查胸片示:左横局限膨出.与人院相比较无明显变化.胸片意见:(1)肺底包裹性积液;(2)良性肿瘤;(3)膈肌囊肿.转外科手术治疗,手术见左肺下叶与膈肌之间大小约10 cm×10 cm×8 cm肿物,质硬,表面光滑,与左肺下叶及隔肌明显粘连.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

    作者:胡凯;王建军;侯治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