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效师;代松魁;葛智平;刘丹;陈晓春
目的:研究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LN biopsy,SLNB)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以指导cN0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倒,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美蓝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时全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4倒患者有53倒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82.8%.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中49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92.5%).假阴性率13.8%,敏感性8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5.7%.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作者:骆勇;孙立中;苏荣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探讨和提高鼻窦巨大血管瘤诊疗技术,现将1992~1999年我院收治的4例鼻窦巨大血管瘤报告如下.
作者:赵奇民;胡彦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抗栓方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用普通肝素组(A组)与低分子量肝素组(B组)治疗期间心绞囊发作次数,硝酸酯类应用,出血与否及其程度、心肌梗死倒数、血小板(Plt)变化.结果:两组用药期间,B组较A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且需服用硝酸甘油以缓解胸痛者少,心梗发生率明显下降,仅A组有1例Plt减少,B组轻度出血较A组明显低,两组均没有大出血及致死性出血.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抗凝抗栓作用肯定,效果稍优于普通肝素,且更少发生出血,应用简便、安全.
作者:刘丽;柴伟丽;高广民;刘德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1996~1999年我们对经内科治疗无效的6例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彦树;姜云福;兰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月,采用泪道探通术加注入透明质酸钠置留的方法对30例泪道阻塞、8例慢性泪囊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青;平俐;赵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2000年6月~2001年1月,以红花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对照,疗效满意.
作者:栾尉荃;温紫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大白鼠分成100、102、105和108组,分别用电刀和普通手术刀(冷刀)制造腹部手术切口的动物模型,用生理盐水,以及102、105和108浓度的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定量混合液0.2ml分别注入皮下,以观察电刀和冷刀在不同浓度细菌的条件下对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除100组外,其他各组使用电刀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102组、105组和108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100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刀可降低切口对细菌感染的闺值,而增加手术感染率.
作者:纪光伟;祁志;王旭;潘华雄;李聘;张丽;吴远志;杜万英;徐晖;袁爱华;贺小萍;梅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996年10月~2000年10月我们应用CHOP-E方案(Vp 16、CTX、VCR、ADM、Pred)治疗25例NHL患者,以观察本方案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怀秀;牛小青;刘晓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Miller Fisher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病因颇为复杂.我科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有;黄维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带状疱疹为常见皮肤病,本病显著特点是局部灼热疼痛,皮疹消退后多遗留长期神经痛后遗症.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36例,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耿庆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许多肝癌患者一经证实便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作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6年开展肝癌的介入治疗以来,已对数10例肝癌患者进行了治疗.本文总结了对30例中晚期肝癌行TACE治疗的体会,结合文献,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杜志泉;刘小琨;马跃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女患,28岁,以咽部异物感半年求治我院.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咽部异物感,同时吞咽受限,自已发现咽部有一肿块.将悬雍垂推向左侧.曾到当地医院耳鼻喉科求治,未得到明确诊断及治疗.入院后查体:腮腺未触及阳性体征,颈部颌后窝可触及中等硬度包块,活动度可,约2.0 cm× 3.0 cm大小.腮腺造影:未能显示肿块与腮腺之间关第.MR:包块约4.5 cm×3.5 cm大小,与腮腺无低密度间隙分隔.咽旁间隙脂肪向后推移,茎突向内移,颈内动脉后移,肿块包膜不完整,边缘欠清晰,呈哑铃状,瘤内有低密度粘液变性.结合以上几点,决定手术切除.全麻显效后,取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面神经解剖常规切口,联合入路.解剖并保护颈鞘和舌下神经,拉起二胶肌和下颌骨进入咽旁间隙,摘除肿物.面神经解剖常规切口:解剖面神经,摘除腮腺浅、深叶.术后病理回报:右腮腺多形性腺瘤(侵入咽旁间隙),3个月后随诊,愈合良好,未见复发.
作者:马丽;马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临床上,常遇到久治不愈的顽固性根尖周炎病,造成病人反复复诊,增加病人负担.本文介绍了对此类病例采取碘仿糊剂长期封药,待无阳性症状之后进行根充的方法,观察50例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病倒报告患者女,31岁,因反复咳嗽、咯痰、间断咯血8年,饮食后有时症状加重就诊,X线平片:右肺下野大片状阴影,抗炎无效,CT: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不张.食道钡透:食管中段右后壁钡剂外溢,并注入右肺下叶,考虑:食道支气管瘘.手术所见:右肺下叶缩小,坚硬,紫红色,与胸壁,脊柱粘连,血运丰富.经探查见气管-端与食管相通,一端达肺内.管径2.2cm×1.5 cm,壁光滑,遂行食道修补和右肺下叶并瘘管切除.术后良好,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患者健康.
作者:李景;王蕊;董志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发性扁桃体出血临床罕见,因1天内可暂时停止,又会反复出血,且累计出血量较大,应引起临床重视.作者经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柏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学护理中常用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减少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而留置针封管液的选择直接影响了留置针的应用范围.我院采用生理盐水与肝素进行封管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静;周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5年至今共收治重度肾损伤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信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开展不同平面肢体毁损性离断伤行异位再植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2例双下肢不同平面毁损性离断伤、2倒上肢不同平面毁损性离断伤进行异位再植及功能重建.结果:4例异位再植功能重建均获成功,并恢复了一定的功能,患者可生活自理,效果满意.结论:不同平面毁损伤离断伤可以进行异位再植,重建功能,能大限度降低伤残程度.
作者:刘玉臣;张昆;于镜贺;张贵阳;刘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通过观察ACEI类制剂对糖尿病尿蛋白的影响,观察其在防治糖尿病中的作用.
作者:刘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自1996年9月~2000年12月采用关节镜诊断及治疗膝关节疾病131例,由于关节镜具有诊断率高,损伤小、痛苦少、合并症少等优点,131例患者疗效较满意.但临床中我们体会到术后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病人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汪辉;张春英;毛蕴曼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