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仙鹤草治疗盗汗

郭辉雄

关键词:仙鹤草, 治疗, 盗汗, 收敛止血, 血汗同源, 临床运用, 大枣, 大补阴丸, 生地黄, 六黄汤, 柏子仁, 舌苔, 民间, 脉象, 麦冬, 敛汗, 江南, 煎服, 患者, 汗出
摘要: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功专收敛止血,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之证.余于临床运用治疗盗汗,颇收良效.如患者曾某,男,35岁.患盗汗已历半月,经用当归六黄汤、大补阴丸等治疗罔效.自诉寐则汗出,寤则觉汗湿衣襟,旋即汗已,深为所苦,伴咽干,心烦,二便尚调,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沉细数.此盗汗之证,投常药无效,当变通其法.窃思仙鹤草功专止血,但血汗同源,既能止血,当亦能敛汗.且江南民间,常用仙鹤草与大枣煎服,认为可医脱力劳伤,作为补益之品.于是以仙鹤草为主而疏一方:仙鹤草30g,白芍15g,甘草6g,生地黄12g,柏子仁15g,麦冬12g,茯苓10g,大枣10枚.嘱服3剂,盗汗减少,继进3剂而盗汗已,诸恙悉除.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纵擒宣摄法治疗难治病举隅

    纵擒宣摄法则是通过固摄与宣泄反向调节,调治病理势态相反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在不少难治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现就运用这一方法治疗难治病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舒文;宇文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施汉章治疗男科病经验撷英

    施汉章(1922~),男,江苏省镇江人,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中医男科学奠基人之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原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资班,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主编国家级教材5部,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名.

    作者:张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NK-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神经激肽-1(NK-1)表达的影响,从信号转导的角度研究电针镇痛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8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电针组、模型30分钟组、模型24小时组、模型48小时组及电针治疗30分钟组、电针治疗24小时组、电针治疗48小时组,每组10只.以完全弗氏佐剂注入大鼠左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炎性痛模型,电针大鼠双侧L3~L5夹脊穴,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痛阈及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与NK-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各组大鼠痛阈明显下降(均P<0.01),同时同侧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明显增多(P<0.01);电针治疗各组大鼠痛阈亦下降,但与同时段模型组比较痛阈明显提高,同侧脊髓背角内ERK磷酸化水平亦较同时段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24小时组与电针治疗24小时组大鼠同侧脊髓背角内NK-1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缓解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提高痛阈,而ERK可能作为电针镇痛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通过脊髓背角的磷酸化激活及其对NK-1表达的调控在炎症痛敏形成及电针镇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春雷;王升旭;许幸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8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DGP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和贝络纳口服,原来的控制血糖方案不变,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及胃电图(EGG)等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肠舒组的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1.67%;贝络纳组分别为60.42%和89.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C明显改善,Ⅱ相持续时间、Ⅲ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GG主频率比增加、主功率比增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胃肠舒组还可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结论:胃肠舒能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MMC及胃电活动,同时又能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是治疗DGP的有效方剂.

    作者:周红;钟灵;钟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冰黄五苓液直肠滴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冰黄五苓液直肠滴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38例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2例,另设正常组3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的血浆ET值.结果:治疗组高峰期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7天ET值与正常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第14天ET值则低于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冰黄五苓液直肠滴注的疗效机理可能与降低急性脑出血高峰期以及整个病程的ET水平、缩短ET值降低到低于正常值的时间有关.

    作者:余尚贞;石青;艾立新;郑国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保元强肾Ⅰ号胶囊联合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保元强肾Ⅰ号胶囊联合六君子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CRF3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α-酮酸片及爱西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保元强肾Ⅰ号胶囊及六君子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均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仅BUN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Alb及Hb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元强肾Ⅰ号胶囊联合六君子汤可明显改善CRF晚期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及营养状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为治疗晚期CRF的有效方案.

    作者:朱辟疆;韦先进;周逊;赵华;刘永平;邱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叶天士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及其研究概况

    叶天士擅长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理法方药.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选用了<伤寒论>方42张及<金匮要略>方27张.而在<未刻本叶氏医案>的1154例处方中,运用仲景方的有239例,占五分之一[1].因此,研究叶天士运用<伤寒杂病论>的经验,将有助于对叶氏学术思想的理解和对张仲景学说的掌握与应用.

    作者:李凯平;连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仙鹤草治疗泌尿系统肿瘤

    近几年来,笔者在祖父陶柱才的指导下,用重剂仙鹤草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疗效显著,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作者:陶文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怎样辨证治疗酒精性弱视?

    答:酒精性弱视又称营养性弱视,是慢性酒精中毒者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视力障碍,其原因可能是一种或数种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视神经病变.病理改变可见两侧对称性视神经中心纤维髓鞘脱失,视网膜节细胞消失,且以黄斑区为重,严重者视神经纤维可被胶原结缔组织所替代.进行性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患者初期症状是读小字和辨色困难,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发展成双眼视觉敏感度下降,视物模糊不清,伴以两侧对称性中心暗点,但周边视野常不受累,一般不发展至全盲,眼底检查正常.晚期可见轻度视神经萎缩,并可伴有其他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四肢轻瘫和震颤等.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肾两亏,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精气不能上荣所致.

    作者:胡献国;黄成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胆汤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胆汤治疗或协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以实验Ⅰ组给予温胆汤,实验Ⅱ组给予温胆汤加氯氮平,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各30例作对照研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实验Ⅱ组显效率70%,有效率30%;实验Ⅰ组显效率36.6%,有效率50%;对照组显效率43.6%,有效率56.4%;两实验组的药物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温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在协同治疗时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对症状的改善更好,并可明显减少抗精神药物的用量及EPS发生率.

    作者:谭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型及相关生化指标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本虚证、标实证所占比例以及相兼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46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统计.结果:(1)本虚证中以脾肾气阴两虚证多,标实证中以湿热证多;(2)标实证中湿浊证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高于湿热证和血瘀证;(3)血瘀证患者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湿热、湿浊两证.结论:CRF的发生、发展与湿证关系密切,多表现为湿浊、湿热、血瘀、湿瘀等标实证型,在生化指标上主要与肾功能、血液动力学等异常有关.

    作者:钟建;何立群;丁小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仙鹤草善治血精症

    仙鹤草性味苦涩,功效收效止血、止痢、杀虫.临床上广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妇女崩漏、月经过多等症.笔者根据仙鹤草味涩收敛,止血作用较佳的特点,在临证中治疗血精证时,在辨证的基础上配用仙鹤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时建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关于腧穴学教学方式的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中医教学,必须把握好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书本与经验的有机结合,掌握好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传授知识与兴趣培养的并重,获取知识与获取知识技巧的并存,授课艺术的提高与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合理应用等等.在教学工作中,笔者有如下的体会.

    作者:何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宜采用何种方法治疗?

    答: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乃指以张口运动异常、颞颌关节局部疼痛或肿胀的一种颞颌关节疾患.病因不甚明确,可能与口腔、颌面部感染或外伤、咀嚼疲劳等有关.

    作者:雍履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2例

    2001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正确认识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的现状阐述如下观点.

    作者:朱伟;阮新民;陈可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梁冰治疗血液病经验

    梁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血液病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有幸成为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师从梁老二载,兹将跟师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周红;刘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仙鹤草治疗细菌性痢疾

    仙鹤草,味苦、涩,其性凉,入肝、脾、肺经.功具收敛止血,解毒疗疮,杀虫.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以及疖疮痛肿,滴虫等病症.10年前,笔者在基层工作期间,喜用鲜仙鹤草配伍鲜马齿苋,治疗细菌性痢疾,获满意疗效.此二药药源广,在乡村沟边及山区林间地带可随地采集,既经济,又服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帮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复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50例

    我们于2001年5月~2004年5月应用肝复乐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80例.观察其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黏蛋白(LN)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以探讨肝复乐抗肝纤维化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友;江元森;谢俊强;李学俊;黄桂梅;姚集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仙鹤草治疗心律失常

    仙鹤草性味苦、涩、平,归心、肝、肺经,本品收涩作用较强,止血效果较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在辨证基础上加仙鹤草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疗效显著.

    作者:王庆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