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胰汤对SAP合并感染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汤鲁明;王林霞;孙来芳;龚裕强;孔万权;王志翊

关键词:清胰汤,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 单核细胞免疫功能,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33例SAP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成3组:SAP并发感染组(Ⅱ组)、GM-CSF治疗组(Ⅲ组)、清胰汤治疗组(Ⅳ组);选取7例SAP未并发感染患者为对照组(Ⅰ组);各组均予常规治疗,Ⅲ、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CSF或清胰汤治疗,一周后检测外周血WBC,血淀粉酶,ET,CRP,IL-6以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结果Ⅱ、Ⅲ、Ⅳ组患者在各项血清学指标均高于Ⅰ组,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低于Ⅰ组(P<0.05);而Ⅲ、Ⅳ组患者各项指标较Ⅱ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SAP并发感染患者存在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而清胰汤治疗能够改善这种免疫功能障碍以及过度炎症反应。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近期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Hs-CRP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Hs-CRP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1]。

    作者:罗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

    由于尺骨冠状突位于肘内侧,且周围有肌肉和韧带的保护,所以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只有肘关节屈曲位着地,尺骨冠状突与肱骨滑车撞击暴力较大才发生。2002年9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16例,现将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宇;李祯华;董根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自尊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提出“肝主情志”,表明肝病患者不仅存在躯体疾病,也会并发心理问题。自尊心受损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框架下,患者的心理因素与所处的环境越来越被重视。家庭为社会环境的基本单位,肝硬化患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自尊关系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以13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自尊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金玲;林霞;包巧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

    跌倒事件成为住院病人意外事故的主要、也是经常发生的严重问题。跌倒成为老年人意外伤害所致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既往研究结果显示,>75岁老人伤害性跌倒是该年龄段老人的主要死因之一[1]。骨质疏松的患者骨脆性增加,易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研究指出[2],目前对骨折的治疗应当从预防骨质疏松转移到预防跌倒。因此,为更好的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减少跌倒的发生,作者采用HendrichⅡ跌倒危险评估表对其进行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方碧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头位床在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患者需严格取强迫体位约2~3周,甚至更长时间,术后1周内每日采取俯卧位的时间应>18h[1]。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有些患者因难以忍受长时间强迫体位所致的不适而随意改变体位,导致并发症发生,影响了手术的疗效。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本科将改良头位床应用在硅油眼内填充术后的患者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苏凤;张王芳;严婉丽;陈俊;吕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的MIPPO手术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3例,女19例;年龄60~86岁,平均68岁。按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6例,ⅢA型14例,ⅢB型3例,Ⅳ型8例。3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8例、脑梗死12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所有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1个月。32例患者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手术时间(45±16)min;术中出血量为60~1l0ml,平均(80±10)ml;全部患者围手术期内无1例输血。开始负重时间4~8周,骨折愈合时间8~16周。全部病例都获得骨折愈合,无髋内翻、螺钉穿出或退钉等并发症发生。Harris髋关节经手术治疗后功能评分,优24例、良8例。结论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结合MIPPO技术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庆军;张善征;钱军;罗志军;方美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特点,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1],10%~20%的患者将发展成为尿毒症[2]。目前尚无特效措施[3]。本文采用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IgA肾病的效果。

    作者:张新苹;孙美娟;熊佩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老龄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电切治疗疗效分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一般而言,<50岁前列腺增生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不选择手术。临床上对该类患者手术治疗报告较少。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13例低龄前列腺中叶增生患者(≤50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慧玲;戴国平;杜小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首选激素治疗,激素无效采用二线治疗方案,如硫唑嘌呤、达那唑、长春新碱、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切脾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是特异性造血调控因子,具有刺激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巨核细胞成熟的活性,可增加血小板的生成。作者对国产注射用rhTPO治疗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报道如下。

    作者:苗文春;陈岳华;蒋志相;董晓燕;朱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MSCT及DSA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对比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因复杂,可能会造成短时间内的大量出血,主要涉及的部位是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但是操作复杂,有创伤,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于临床,其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准确性强,而且无创伤,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1]。作者对35例怀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MSCT和DSA诊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周光昱;杨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

    治未病思想早在战国时代的《内经》及《难经》已经提出,且贯穿于传统中医辨证施治及调摄养生的全过程[1]。中医体质辨识、体质养生教育是“治未病”工作的重点,作者自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社区健康教育中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工作,随机抽取气虚质、阳虚质人群各50例,对其作出健康状况个性化的评估,制定出详细、可行的个体化调护方案,经调理后的体质评分有了明显改善,说明具有中医“治未病”特色的辨体养生是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可借鉴的模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明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能力差,不会产生疼痛感,因此,对于新生儿的疼痛长期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相应的处理[1]。随着疼痛学的深入研究,疼痛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有报道称胎儿出生后就具有疼痛感知能力,反复长期的疼痛刺激会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和行为能力的发育[2]。作者从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其生命体征的影响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寅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73和Survivin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左右,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中占90%以上。据统计大约5%~10%的人在一生中可能会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甲状腺结节[1]。p73基因是抑癌基因p53家族成员之一,由Kaghad[2]等于1997年发现。由于其具有和p53相似的结构及诱导凋亡、活化转录、调控细胞周期等活性,因此该基因被发现后倍受人们的关注。Survivin蛋白为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新近发现的一种。作者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p73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着重探讨p73和Survivin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吴颖;周细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锁定加压与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损伤之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一致认为需行手术治疗[1]。作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LE)和锁骨钩钢板(CH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蒋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切除联合术中125I植入治疗36例深部小肝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深部小肝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36例深部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深部小肝癌术前确诊率低,术中定位困难,易残留,如行广泛切除,病死率及肝功能衰竭发生率高。结论(1)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深部小肝癌术前诊断阳性率。(2)术前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美蓝定位,使术中病变定位准确,可减少肝组织损伤及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风险。(3)在美蓝定位基础上,行不规则肝部分切除术,病变切除彻底,且在切除病灶基础上使更多的肝组织得以保留,进一步降低术后病死率及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实用价值很高。(4)术中对肿瘤切除创面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能进一步提高深部小肝癌治疗效果。

    作者:许世江;郑书伟;余发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例高龄患者行胃空肠短路术后的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又称为药学保健或药学服务,亦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优的药学服务,为一种全新的药学服务模式,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包括药物选择、药物使用知识和信息),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1,2]。本文通过对1例高龄患者行胃空肠短路手术后进行药学监护,对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用药方案进行评估,参与诊疗过程,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佳的用药方案,使患者获得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吴春美;梁晓美;吴明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发伤急诊早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评估重要性分析

    随着急诊服务体系(EMSS)的建立,现代急诊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医院急诊科与院前急救、急诊监护病房(EICU)成为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急诊室在应对突发性事件和多发伤中有重要意义。多发伤因受伤原因复杂,伤情变化快,休克出现早,易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应激反应重,易漏诊和误诊,对抢救流程要求特别高。早期积极急救处理和临床特点分析、有效应对,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意义重大[1]。作者对本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3例多发伤早期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钱飞;顾彬;于情;戴佳文;尤建权;汪丁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克拉霉素对CVA儿童诱导痰炎症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

    近年研究发现,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类似激素样的抗炎机制,而减轻哮喘的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道黏液分泌等非抗菌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哮喘的发作[1~4],但其机制不甚清楚。作者通过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llt asthma,CVA)患儿克拉霉素治疗前后诱导痰炎症指标嗜酸性粒细胞、IL-5、IL-13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克拉霉素治疗CVA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阮旦青;陈旭央;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腓骨多段骨折19例临床疗效分析

    腓骨多段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源于高能量的直接暴力损伤,以胫腓骨双骨折多见,也存在腓骨的单独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适用于腓骨A、B型骨折,对于C型骨折的固定缺乏稳定性,尤其在腓骨多段骨折固定中,且手术创伤大不利于胫腓骨骨折愈合。作者自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用AO弹性髓内钉(TEM)内固定治疗腓骨多段骨折1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胡海军;章中良;李宁建;范天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清胰汤对SAP合并感染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感染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33例SAP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成3组:SAP并发感染组(Ⅱ组)、GM-CSF治疗组(Ⅲ组)、清胰汤治疗组(Ⅳ组);选取7例SAP未并发感染患者为对照组(Ⅰ组);各组均予常规治疗,Ⅲ、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CSF或清胰汤治疗,一周后检测外周血WBC,血淀粉酶,ET,CRP,IL-6以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结果Ⅱ、Ⅲ、Ⅳ组患者在各项血清学指标均高于Ⅰ组,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低于Ⅰ组(P<0.05);而Ⅲ、Ⅳ组患者各项指标较Ⅱ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SAP并发感染患者存在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而清胰汤治疗能够改善这种免疫功能障碍以及过度炎症反应。

    作者:汤鲁明;王林霞;孙来芳;龚裕强;孔万权;王志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