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斯亮;冷江涌;黎勤;王伟东;张顺
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死亡原因,肝细胞癌居第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每年约有750000例新增病例[1]。肝细胞癌的死亡率接近发病率[2]。肝癌的治疗已受到全球的极大关注。现对肝癌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1 肝脏移植肝脏移植被认为是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癌症和肝脏潜在疾病有效的方法。肝脏移植的准则是基于肿瘤的大小和数量,且建立如下标准使具体的肝脏移植治疗肝癌达到优化。全世界常用的标准是Milan标准:3个病灶<3cm或单个<5cm肝癌患者符合肝移植的标准[3]。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75%)与没有接受移植的肝癌患者相近。一些研究中心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拓宽了标准一个肿瘤<6.5cm或2~3肿瘤,单个肿瘤不>4.5cm的,总肿瘤直径<8cm,而其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有严格的肝脏移植入组标准对整体的生存率影响不大[4]。随着治疗肝癌方法的改善,依据Milan或者UCSF标准争取对患者进行降期,已成为选择患者的一种合理方法。显而易见的是,尽管对于肝脏有直接的治疗,但是疾病进展期患者的肝脏移植后复发风险高。在行肝移植前对肝脏直接保护治疗并监测其疗效有助于筛选更适合肝移植的患者,减少排斥反应发生和降低肝脏负荷,能够提高肝移植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威;闫龑;李任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s)伴或不伴裂隙征(IV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BKP治疗的OVCFs患者,按术前是否存在IVC分成两组,测量其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及伤椎局部后凸角,观测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分布形态及渗漏情况;采用VAS及ODI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IVC组与非IVC组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及伤椎局部后凸角均优于术前,IVC组伤椎前缘高度纠正、伤椎中部高度纠正及伤椎局部后凸角纠正均优于非IVC组。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分布形态IVC组团块型占65.0%,非IVC组团块型占13.3%。IVC组椎间盘内渗漏3例,椎前渗漏1例;非IVC组椎前渗漏1例。结论 BKP对伴或不伴IVC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安全有效;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及局部后凸角纠正,IVC组优于非IVC组;IVC组骨水泥分布以团块型为主,骨水泥渗漏以椎间盘内为主。
作者:李石岩;钮俊杰;宋达玮;周峰;杨惠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据我国卫生部Mohnarin所属89所三等甲级医院2008年度报告,鲍氏不动杆菌在ICU的临床标本分离率居第一位[1]。2010年中国美罗培南敏感性监测系统(CMSS)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中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出铜绿假单胞菌1倍[2]。为了解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A)喹诺酮类耐药的遗传学背景,作者对20株分离自本院ICU的PDR-ABA进行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病原因较多,其中为常见的病因就是肾动脉狭窄,对其作出明确诊断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对肾动脉相关性疾病进行直观准确的评价[1]。现对本院50例疑似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采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探讨对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旨在评价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查价值。
作者:黄昌辉;李文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毒蛇咬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毒蛇咬伤后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就是其中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一旦形成OCS,可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和骨科患者,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作者将VSD技术应用于治疗毒蛇咬伤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兰频;吴凌峰;潘锋;陈朝晖;洪溪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可以避免切开胆道从而防止术后胆道狭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成功率低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在于经胆囊管进入胆道较困难[1]。本科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胆总管胆道方法,探查并治疗肝外胆道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俊;张永涛;梅小平;徐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男科门诊患者的1/3,全球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为4%~9%[1]。CP的治疗比较棘手,且容易反复发作,常规用西药治疗难以治愈[2]。近些年来,超声治疗技术的发展较快,为CP的治疗开辟了另一途径,国内有人用特制的超声直肠辐射器透入药物治疗CP,明显提高了疗效[3]。本院采用口服左氧氟沙星联合会阴部移动式超声波治疗,不但避免了肛区不适,而且效果明显。现将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应用超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12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智南;朱均;周全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的优点,但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时却存在复位不良、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Krettek等[1]早提出阻挡钉的概念,即在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结合阻挡钉技术,以促进骨折复位和维持复位。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科采用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1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项大业;何少波;连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由于功能锻炼特殊性、高龄患者增多及个体理解能力的差异,传统健康教育内容不系统、不全面,教育过程缺乏连续性[1],康复锻炼不到位,影响术后功能恢复。本科自行制作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康复教育视频光盘,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卫;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通常以原发性痛经居多,其中又以气滞血瘀型为常见,给妇女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严重困扰。作者2010年以来采用针、药结合疗法医治痛经,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南浔人民医院和湖州市中心医院的痛经患者共96例。中医证侯的诊断标准按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经期或经前、经后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气滞血瘀型:主症为经前或者经期时小腹部胀痛拒按;次症为月经血量少,经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轻,行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适;舌质紫黯或者有瘀点,脉弦。痛经轻重分级标准及痛经症状评分标准也按此原则。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第5版)和《实用妇产科学》(第5版)制定[2]:(1)行经前后或者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涨,伴腰酸或其他不适;(2)体格检查及经阴道彩超检查、CA-125测定,排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等。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针、药联合治疗组,各48例。西药组,患者年龄(21.70±4.02)岁,病程(5.79±3.23);针、药联合组,患者年龄(21.25±4.37)岁,病程(5.69±2.52)年。两组患者年龄、痛经程度、痛经症状积分、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海清;陈理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效果。方法64例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己酮可可碱)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分别比较两组的GGT、AST、TBIL、PTA、MDF及总有效率。结果经过4周治疗,两组GGT、AST、TBIL、MDF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T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变化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1.8%,对照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疗效确切。
作者:申苏建;蔡振寨;林李淼;郑波;徐昌隆;薛战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地佐辛是新型桥环氨基四氢萘,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由于镇痛效应强、安全性高和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近年来已用于临床麻醉与镇痛。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有不同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作用特点,为脂微球载体靶向镇痛静脉注射液,目前已用于癌痛、超前镇痛及单次术后镇痛[1]。本文比较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与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在脊柱矫形术后的镇痛效果。
作者:沈志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又因为多发于50岁左右,俗城“五十肩”,临床症状为单侧或者双侧肩关节渐进性疼痛。研究表明,微循环较差所导致供血不足是此类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微循环进行干预是治疗的主要方向[1]。针刺和运动疗法对肩周炎有较好疗效,而透明质酸钠对关节及组织有润滑作用[2],但对微循环及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尚少。本文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及炎症状态相关指标,从微循环及炎症状态角度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吴发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乙肝后的肝硬化和肝癌是细胞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肝细胞外基质(ECM)过量的纤维蛋白沉积及正常的肝脏组织结构畸变。ECM的降解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作用,MMPs包括MMP-1、MMP-2、MMP-3和MMP-9等多种酶,MMP-3为基质溶解素-1。uPA与纤维蛋白亲和力低,主要通过细胞膜上uPAR的协同作用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后者能激活MMPs(如MMP-3),引起ECM的降解。MMPs的主要调节因子是TIMP-1[1]。本文探讨测定MMP-3、TIMP-1、uPA和uPAR水平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史忠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应用玉屏风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复发率。方法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咪唑斯汀10mg 1次/d,联合玉屏风胶囊2粒3次/d;对照组仅口服咪唑斯汀,用法用量同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服药6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29/30),停药1个月后随访半年内复发2例,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0%(24/30),停药1个月后随访半年内复发7例,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例。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且能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梅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任何有神经纤维的组织和器官,好发部位依次为头颈(44.8%)、肢体(32.6%)、纵隔(9.2%),躯干和剩余混杂部位如胸腔或腹膜后8.5%,胃0.5%~1.2%[1],胸壁、胃肠、肝、肾上腺等部位少见,术前误诊率高。现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9例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病理和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任红娜;张伟强;王立章;王延春;陆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手术多用局部麻醉,需要患者密切配合,由于局麻作用常不完善,患者因疼痛、紧张、恐惧,导致血压、心率升高,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的概率也增加,因此充分的镇静、镇痛非常重要。选择降低此类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药物,近年来已受到关注密切。盐酸右美托咪啶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作用,且无呼吸抑制,在全身麻醉中复合使用报道较多,局麻下手术中使用报道少见。本文旨在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局麻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镇静作用及其安全性。
作者:袁海军;乐新会;杜光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T2DM)又称成人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人群高发,T2DM占糖尿病(DM)的90%以上。T2DM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部分患者体内胰岛素存在过多的情况,只是胰岛素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的有效性差,故而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相对缺乏,能够借助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作者采用加味温胆汤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T2DM,效果较好。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春;牛红梅;郑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蛋白尿≥3.5g/d)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符合条件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入组环孢素联合激素治疗组(观察组,18例)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1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及eGF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两组均无因发生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结论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杜红秀;白寿军;朱迎春;查芳芳;吴莲叶;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liverabscess)是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引起的化脓性病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肝区叩击痛、畏寒发热、白细胞升高,如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据统计,肝脓肿死亡率6%~14%[1],死亡原因主要是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2,3]。脓肿较小或尚未局限液化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脓肿较大、脓肿壁增厚者需脓液引流[4]。近年来,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发展,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已成功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治疗方法[5]。本文分析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脓肿的临床疗效。
作者:钱军;姜明;吴显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