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薛海燕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 治疗依从性, 系统化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仅采用以针灸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干预组在采用以针灸治疗为主的基础上,由专科护士通过门诊瞬间健康教育讲座方式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依从性及颈椎病颈椎功能.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戴颈托、科学用枕、合理饮食、日常生活方式、运动疗法和正确服药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预防了其他类型颈椎病的进一步发生.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射干抗病毒片免疫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射干抗病毒片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血清溶血素和碳粒廓清试验,观察其免疫作用.结果:射干抗病毒片能降低小鼠溶血素水平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结论:射干抗病毒片具有免疫调节的药理作用.

    作者:乔敏;甘雨;张宏;邹德俊;李国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阳灸法结合针刺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灸法结合针刺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灸法针刺组(温阳灸法结合针刺)和针刺组,每组30例.灸法针刺组采用温和灸关元、大椎、命门、肾俞,针刺大椎、膈俞、夹脊穴、阿是穴.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操作、疗程同灸法针刺组中的针刺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及体征评分.结果:灸法针刺组显愈率为83.3% (25/30),明显优于针刺组的53.3% (16/30) (P <0.01).灸法针刺组和针刺组疼痛及体征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灸法针刺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温阳灸法结合针刺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较好.

    作者:易光强;韦书中;黄荣宁;李增贺;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偏头痛疼痛强度量表的选择

    针刺治疗偏头痛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量表在评价疼痛时是比较直观的,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价量表共有5种,每种量表都有其适用性,比如,Wong - 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虽然很直观,但是可能更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理解程度低者.选择合适的量表得出对疼痛强度的正确评价可以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提供依据,也可以使针灸科研更加规范、严谨和科学.

    作者:董明凯;梁繁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汤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4例哮喘惠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平喘汤随症加减.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平喘汤对治疗小儿哮喘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郑利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黄泻心汤三种制备方式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含量比较

    目的:考察三黄泻心汤传统汤剂、复方浸膏和配方浸膏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配方浸膏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含量远远大于传统汤荆和复方浸膏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结论: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配方浸膏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含量较传统汤剂和复方浸膏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蒋品;高言明;梁光义;贺祝英;李健;聂雨霁;刘莉;梁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具有“汗出、背凉、易感冒”三联征的CO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目的:探讨存在“汗出、背凉、易感冒”三联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发病机理.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门诊及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1名,调查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等一般资料及症状特点、肺功能指标,总结分析存在“三联征”的慢阻肺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在281例慢阻肺患者中,存在“三联征”的患者146例,占调查总人数的52%,其中男82例占56.2%,女64例占43.8%;年龄分布中,<45岁的患者12例,占8.2%,45~65岁的患者52例,占35.6%,>65岁的患者82例,56.2%;证型分布中,属实证的37(25.3%)例,属虚证的79(54.1%)例,虚实夹杂的30(20.6%)例,其中存在肺气虚的80例,肺阴虚的20例,存在脾气虚的8例,存在肾阴虚或肾阳虚的33例;慢阻肺分级中,慢阻肺1级的患者32例,慢阻肺2级的患者58例,慢阻肺3级的患者39例,慢阻肺4级的患者17例.结论:存在“汗出、背凉、易感冒”三联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各年龄段分组中,以>65岁组患者显著多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中医辨证分型以虚证多见,虚证中又以肺、脾、肾三脏虚证多见,以肺气虚证为主.故而治疗当以益气固表法为基础,兼顾肺脾肾三脏并贯穿病程始终.

    作者:李风森;徐丹;高振;杨剑;杨春华;荆晶;李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乌拉尔甘草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

    目的:为了在乌拉尔甘草中开发功能性EST - SSR分子标记,分析乌拉尔甘草EST - SSRs特征.方法: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下载乌拉尔甘草EST序列,运用DNAstar软件中的Seqman Pro程序,对下载序列进行拼接和聚类,去除冗余序列,利用SSRIT软件筛选重复序列长度≥20 bp的二、三、四、五核苷酸4种类型的SSR,统计分析乌拉尔甘草EST - SSR的特征.结果: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下载50666条乌拉尔甘草EST序列,剔除冗余序列,得到全长为9.28×106 bp的无冗余EST序列11100条.在这些序列中搜索出752条EST序列含有963个SSR,占无冗余EST序列的8.68%,平均每9.64 kb EST出现1个SSR位点.二核苷酸重复基元SSR出现频率高(43.41%),其次是三核苷酸(41.95%),AG/TC、GA/CT和CTT/GAA是二、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基元.乌拉尔甘草EST - SSR以4~ 10次重复为主,基序长度主要集中于20~30bp.结论:乌拉尔甘草EST - SSR的出现频率高,重复类型丰富,理论上表明这些EST-SSR具有较高的可用性.本文通过对乌拉尔甘草EST资源的SSR信息的研究,为分子水平和生物信息学角度上开发乌拉尔甘草的SSR功能性标记提供了候选序列.

    作者:刘越;黄怡鹤;孙洪波;冯金朝;张水仙;王真;戴景峰;黄璐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周仲瑛从癌毒论治肺癌学术思想举要

    文章介绍了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论治肺癌的学术思想.周老认为癌毒阻肺是肺癌发生、发展及加重的关键;癌毒阻肺可进一步生痰、化瘀、郁热、耗伤气阴,导致肺癌的各种病理变化;认为抗癌解毒法应贯穿肺癌治疗的始终;介绍了周老常用抗癌解毒药物.

    作者:郭建辉;王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药按药效成分排列组合后对乙肝病毒耐药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各单味中药杀灭病毒的主要有效成分,将其成分大致相同者组成一组,本研究选出3小组药作为治疗组用药,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3例用3组中药随机交替排列使用,进行序贯治疗,对照组62例用拉米呋啶.结果:治疗组93例,显效66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9%;对照组62例,显效6例,有效5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肝病毒耐药性有较明显疗效.

    作者:万春;彭翠波;熊学敏;唐晓玲;李慎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冬病夏治疗法治疗咳喘病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评价冬病夏治贴敷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方法:将近3年就诊的10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0例.两组均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来治疗,治疗组于每年三九及三伏天同时贴敷,而对照组只在每年的三九进行贴敷,疗程3年,3年贴完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6%)明显优于对照组(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冬病夏治贴敷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忠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必要性与设想

    “病证结合”模式论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为东汉张仲景所继承,并开创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时期,辨证论治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疾病诊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近代西医东渐,既冲击了中医传统辨病论治的地位,也启发了中医辨病思维,汇通各派医家由此而创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参西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本文就临床中病证结合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问题作以探讨,以期构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模式新体系,并引起中医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

    作者:杜武勋;朱明丹;袁宏伟;冯利民;朱林平;刘岩;周莹;魏聪聪;张少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骨节病早、中、晚期舌象特点分析

    目的:对大骨节病患者早、中、晚期舌象特点进行分析,为研究不同时期证候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确诊为大骨节病的患者进行舌诊检查,记录舌象,对不同分期的舌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患者舌色以淡红、淡白、淡紫舌出现比率高,舌形以正常舌形、苍老舌出现比率高,舌苔以薄白苔、白腻苔出现比率高.中期患者舌色以淡红舌、红舌,舌形以正常舌形、裂纹舌,舌苔以燥苔、黄腻苔出现比率高.晚期患者舌色以绛紫舌、淡紫舌,舌形以裂纹舌、淡嫩舌,舌苔以燥苔、剥苔出现比率高.结论:大骨节病早、中、晚期的舌象具有不同证候特征.

    作者:王浩中;严石林;罗建;李川;张冲;朱德良;温元强;钱俊辉;罗才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及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80mg· kg-1·d-1,腹腔注射,连续8周;中药组:滋阴潜阳活血汤剂浓缩后40g·kg-1·d-1,连续灌胃给药8周.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平均颈动脉压(mCA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以及左心室压力变化大速率(LV±dp/dtmax)、左心重与体重比值( LVMI=LVM/BW),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局部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形态学的变化.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CAP、LVEDP和LVMI均明显升高(P<0.01),LV+ dp/dtmax降低(P<0.05),血浆及心肌AngⅡ显著升高(p<0.01),左室肥厚形成,左室重构发生,心功能下降.②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LV+ dp/dtmax和LV - dp/dtmax则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mCAP、LVEDP和LVMI则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浆及心肌AngⅡ亦显著降低(P<0.01),表明中药组能够降低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③电镜观察:模型组大鼠心室肌丝松散,部分溶解断裂,闰盘增宽;基膜下轻度水肿.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假手术组未见上述病变.结论:滋阴潜阳活血汤能有效地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及心肌局部AngⅡ、抑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代谢有关.

    作者:张海婴;景治涛;常艳鹏;张明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医案的证素与检索研究

    中医证候数据的处理,是临床研究、数理统计、经验挖掘以及文献检索等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因其存在大量词形不规范现象,因而也往往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一大瓶颈.研究以“中医医案数据库”5万余条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良的证素数据处理方法,对证素出现频次进行统计与分析,补充一定数量的其他证素及其常见异构形式,并探索了中医证候数据的检索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于证候内在含义的跨词形检索.

    作者:李敬华;蔡顺利;赵林冰;付衍;陈国勇;吕晓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法在慢性疾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探讨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在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常用临床研究方案进行分析,在传统方案的基础上,引进重复测量设计的方法.该设计方法既遵循了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思想,同时又考虑到某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关联性或该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为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更为合理和客观的方法.

    作者:陈静;邵明义;魏明;赵文;邱建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脑络—脏腑理论探讨胃痛病机

    回族医学注重脑与五脏的关系,认为五脏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脑有密切的关系,且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在内多由禀性衰败和外部致病因素所造成,强调五脏“各有所司”和“脑总司”的生理活动.胃痛为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已多为现代医学所阐释,回族医学将脏腑病变与脑的生理和病理紧密联系,认为胃痛是内外治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从而造成大脑调控与四液分布的异常,从而表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回族医学继承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对脑的研究成果,从脏腑-脑络的病理生理解释胃病发病机理,这为临床探讨胃病病机从脑论治提出新的诊断依据.

    作者:杨森;乔建荣;靳萱;高如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症证病结合”理论临床实践验案举隅

    “症证病结合”理论是仝小林教授提出的以“抓主症”为临床辨治依据的创新理论[1-2].仝小林教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仝小林教授从医30载,临证无数,学验俱丰,著作等身,提出过“糖络病”“肺毒疫”等新论,在面对证因复杂或无证可辨等慢性复杂疾病时,提出应用“症证病结合”理论,“抓主症”执简驭繁,组方用药.笔者随导师侍诊多年,屡见导师依主症遣方用药,精准稳狠,效如桴鼓.

    作者:赵昱;王霞;毕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方法:电子检索CNKI(1979至今)、VIP(1989至今)、WF( 1994年至今)和CBM(1979年至今),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收集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原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55篇随机对照试验.省市级研究机构共有138个(88.9.0%);有96篇(61.9%)报告了疾病诊断标准;有151篇文献(97.4%)叙述疗效判定标准;有45篇(29.03%)研究报告了具体随机方法,4篇(2.5%)采用半随机方法,106篇(68.3%)提到了随机字样;采用盲法的有8(5.1%)篇,其中采用单盲法的有6篇(3.8%),双盲法有2篇(1.3%);报告随访的有31篇(20%);描述具体基线统计学资料及其可比性的有96篇(61.9%).有3例(1.9%)描述病例脱落;2篇(1.2%)提到不良反应;5篇(3.2%)描述样本估算;有4篇(2.5%)使用了空白对照;纳入试验均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试验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者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亦存在不足,有待提高.

    作者:朱士娜;陈日新;张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骨脂复方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和生存期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补骨脂复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实体瘤抑制作用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①抑瘤作用观察:小鼠接种H22腹水瘤后,造成移植性小鼠肝癌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S组)、阳性对照组(5- FU组)、补骨脂复方组、补骨脂组、蔻仁组,分别观察荷瘤小鼠的抑瘤率.②生存期观察:造模方法同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S组)、阳性对照组(5 - FU组)、补骨脂复方组,观察其对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补骨脂复方组、补骨脂组、蔻仁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3.73% (P <0.05)、35.82% (P <0.05)、3.54%.阳性对照组(5-FU组)、补骨脂复方组生命延长时间分别为-15%、16% (P <0.05).结论:补骨脂组有一定的抑制实体瘤生长的作用,蔻仁组对抑制肿瘤生长无明显作用.补骨脂与蔻仁有协同抑瘤作用,补骨脂复方组可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作者:邹玺;刘沈林;吴坚;王瑞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体质学说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探讨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具影响和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一直以来被国际社会评价为“先进超前的预防医学”.现将中医体质学说的内容与“治未病”的思想有机结合,责之于体质与疾病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质决定着发病与不发病,体质决定病情的转变与预后,所以辨易感人群,辨各类不同体质变化,调整改善体质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中医体质学说必将达到的高境界.

    作者:周少林;戴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