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后外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

徐建军;王练英;李正

关键词:新生儿, 后外侧, 膈疝, 发病时间, 1992年, 体重
摘要:我科自1986年至1992年共收治新生儿膈疝9例,男6例,女3例.入院时年龄1~12天,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7例,12小时1例,24小时后发病1例,入院时体重2 500~3 500 g,左侧膈疝8例,右侧1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原发性肺癌二例

    例1 男,12个月.3个月前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在外院诊断为右侧脓胸行闭式引流术,引出脓汁500 ml,症状缓解.半个月来上述症状再现而入.

    作者:贾杜宕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小儿多发性浸润性脂肪瘤一例

    患儿:男,3岁5个月.因出生后8个月发现脐左侧腹壁有一乒乓球大小的肿块,质软无痛感而未予重视,近年来该肿块渐进性向胸、腹及下肢蔓延生长,尤以左下肢为甚,伴消瘦、肢体胀痛等症而入院.

    作者:韦福康;罗启成;刘敏;黄鲁刚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遗传性锁颅骨发育不全

    锁颅骨发育不全(congenital cleido-cranial dysistosis)是一种先天遗传性骨疾患,临床上少见.我们治疗两例,报告如下.例1:女,4.5岁.身材矮小,头大,囟门未闭,颅骨窄小.双锁骨处空虚,双肩可并拢于胸前.双肋弓突出.耻骨联合处柔软.

    作者:马松立;刘长礼;刘宗群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小儿头皮巨大胆脂瘤一例

    患儿:女,6个月.其家人述自出生后就发现枕部头皮有一约核桃大小的包块,随年龄增长包块逐渐增大,啼哭时包块无明显变化,无抽搐及四肢活动障碍.

    作者:李忠保;安西恩;邢东风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钝性伤致脾破裂、心室间隔穿孔及脊髓损伤一例

    患儿:男,5岁.因机动三轮车从胸腹部压过,伤后腹痛进行性加重,双下肢不能活动收小儿外科.腹部穿刺抽出鲜血,急诊剖腹探查发现脾脏多处破裂及脾蒂处撕裂行脾切除及自体脾移植术(将脾组织切成1.5 cm×1.0 cm×0.2 cm条状5块,埋在大网膜中).

    作者:翁一珍;张本固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先天性后尿道瓣膜10例

    先天性后尿道瓣膜是男孩较常见的先天性下尿道梗阻性畸形.我院自1989年1月~1993年6月共收治10例,均行经尿道电灼瓣膜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叶辉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除小儿巨大肝肿瘤

    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除4例巨大肝肿瘤.其中右三叶切除2例,左三叶切除1例,肝左叶切除加第Ⅷ肝段切除1例.全肝血流阻断时间为5~14min,术中输血200~600ml.无手术死亡.病理:肝母细胞瘤3例,肝细胞腺瘤1例.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可防止术中空气栓塞或致命性大出血,提高巨大肝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尤其适用于切除累及或邻近肝静脉或肝后下腔静脉的肝肿瘤.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是一项实用而有效的小儿肝外科技术.

    作者:耿小平;张宗耀;王成友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小儿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破裂的胸腔镜治疗

    介绍3例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破裂的胸腔镜治疗经过,手术平均时间为45 min,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3天.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6天.术后效果良好.2~3个月后复查,X线胸片均显示肺膨胀良好.对胸腔镜应用于小儿外科的适应证、禁忌证、胸腔镜处理肺大泡的方法、自发性气胸时胸膜固定术的处理法、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点和麻醉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钱雪丽;雷宇;刘桐林;王俊;陈宏毅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原因分析

    1987年以来,对10例足月引产儿至2岁小儿上肢尸体标本进行桡骨头、颈测量和前臂牵拉试验,同时对100例桡骨头半脱位的致伤原因进行观察.结果,桡骨头直径明显大于桡骨颈直径,94%的患儿是在前臂旋前的基础上受牵拉而发病.

    作者:房晓彬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儿童异位胰伴胰岛细胞瘤一例

    患儿:女,7岁.以腹痛、呕吐9天入院.患儿从生后8月开始有上腹痛伴呕吐,以后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未明确诊断,1年前曾手术,仅见十二指肠与胆囊有粘连,分离粘连后好转出院.

    作者:李恭才;顾建章;张宪生;徐泉;高亚;郭正团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见闻

    1990年8月至1994年1月,笔者在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外科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

    作者:骆征宇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气浪冲击致食管破裂一例

    患儿:女,2岁6个月.入院前4天用嘴啃人力车外露内胎,车胎爆炸,气浪冲入口腔.当时口腔出血,头颈部肿胀,呼吸困难.

    作者:王贤书;马文海;冯智英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婴儿胃小肠多发性血管瘤致反复便血一例

    患儿:男,5个月.出生后1周即发现大便反复带血,呈柏油样便,量较多,3~5次/d,有时呕吐咖啡样物,贫血貌.曾在其他医院按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结肠炎给予消炎、止血,并少量多次输血等对症处理.

    作者:谢祥兰;江伟富;邱晓红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钢针撬拨复位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

    我院7年来在X线下用钢针撬拨复位法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47例,复位成功率100%,经3月至4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针孔感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玉珠;任家祥;金明珠;王强;韩健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无肛畸形直肠尿道瘘根治术后泌尿系并发症

    27例无肛直肠尿道瘘根治术后随访结果:6例有尿道憩室.其中3例无症状;2例尿后滴尿;1例尿淋漓;1例尿道狭窄,但无症状.发生这些并发症的原因与根治术有关.主要是瘘管处理不当,Soave手术是形成尿道憩室的常见原因,另外损伤膀胱及前列腺后部的神经可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合理地选择术式和根治时机,手术时在尿道留置硬质或金属导管以判定瘘管和尿道关系,对防止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正;王练英;王伟;潘恩源;陈晓慨;刘颖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儿童颅内动脉瘤(附16例分析)

    16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经手术者13例.临床特点:男性多见;发生在后循环和周围动脉者较成人多;动脉瘤巨型比例大而破裂者少.对儿童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和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儿童手术效果好于成人,尤以动脉瘤瘤颈夹闭或切除术佳.

    作者:吕刚;李德泽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先天性返祖尾巴二例

    例1女,40天.生后3天家长发现长尾巴而求诊.孕1,产1,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体重3.5kg.患儿于1个多月前其母在更换尿布时发现骶尾部长尾巴,未治疗.

    作者:王阿金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儿童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伤中的诊断价值

    对50例儿童坐骨神经药物注射伤损伤部位以远的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及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在检查的50例腓神经中有27例引不出动作电位,41例胫神经中有6例引不出动作电位.余23条腓神经、35条胫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患侧均较健侧明显减慢和降低.同时对23例患儿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表明患侧潜伏期较健侧明显延长.实验结果证实在损伤早期动作电位波幅的改变比传导速度的改变更明显,更有诊断价值.

    作者:朱庆生;陆裕朴;黄耀添;徐新智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新生儿后外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

    我科自1986年至1992年共收治新生儿膈疝9例,男6例,女3例.入院时年龄1~12天,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7例,12小时1例,24小时后发病1例,入院时体重2 500~3 500 g,左侧膈疝8例,右侧1例.

    作者:徐建军;王练英;李正 刊期: 1995年第03期

  • 影响肾母细胞瘤预后的因素

    320例肾母细胞瘤获远期随访235例.依治疗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无化疗组、化疗组、规律化疗组.规律化疗组预后好的组织结构(FH)81例,四年无瘤生存Ⅰ期95.8%,Ⅱ期83.3%,Ⅲ期63.6%,Ⅳ期40.0%;预后差的组织结构(UH)12例,四年无瘤生存Ⅰ期50.0%,Ⅱ期16.7%.在病理组织分型和一定的临床分期情况下,合理的综合治疗特别是规律性化疗是影响肾母细胞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宁;黄澄如;白继武;梁若馨;张潍平 刊期: 1995年第03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