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英;陈朝俊
目的:报道广东省中医院出院后随访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相关的检测指标结果,为制订该人群康复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访问卷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肺功能、胸部螺旋CT、心脏彩色B超检测,运用描述性分析及推断性分析进行处理.结果:69例随访对象中,5例有肝功能损害,18例显示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降低;肺功能检测提示该病对患者的大气道通气功能影响不大,而15例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40例残气容积增加,14例轻度肺弥散功能障碍,24例患者遗留肺炎吸收不全、局灶或多发性间质病变、肺间质纤维化、胸膜粘连等,34例出现肺循环阻力升高,或轻度肺动脉高压,或左心室心肌节段性缺血.2例视力下降.中医证候分类:气阴两虚证24例,心脾两虚证8例,肝郁脾虚证37例;夹湿热证18例,夹血瘀证7例.部分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影响.结论:部分SARS患者出院后仍见心、肺、肝功能损害,免疫功能降低,精神心理影响.随访结果提示对已治愈出院的SARS患者应结合中医证候类型进行必要的康复治疗.
作者:韩云;庾慧;冯维斌;汤湘江;欧爱华;老膺荣;许银姬;林浩;刘惠;李咏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防风辛温发散,气味俱升,功善疗风.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自拟防风退热汤治疗高热惊搐28例.处方:防风9g,大黄6g,栀子9g,黄芩6g,连翘6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大便泄下停服.曾治28例,其中15例服1剂6小时内热退搐止,10例服1剂12小时内热退搐止,3例无效.
作者:董飞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防风一药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我们以防风为主自拟防风蝉蜕汤内服及外洗治疗外阴瘙痒常获显效.现简介如下.
作者:兰友明;鲍雪娇;兰义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大鼠机体褐色脂肪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肥胖指标和褐色脂肪组织β-AR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肥胖大鼠肥胖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而褐色脂肪组织β-A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相关指标显示,肥胖指标与褐色脂肪组织β-AR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针刺可使肥胖大鼠褐色脂肪组织β-A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回升.结论:褐色脂肪组织β-AR基因表达异常低下可能是产生肥胖的重要因素.针刺促进褐色脂肪组织β-AR基因表达可能是针刺减肥的细胞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刘志诚;孙凤岷;赵东红;张中成;孙志;吴海涛;洪承鈗;朱苗花;李朝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阿霉素(ADR)诱导一种类似人类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用温阳活血方(治疗组)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病理对照组(造模组),观测尿蛋白、血清蛋白、血脂水平及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变化.结果:温阳活血方组尿蛋白、血脂较病理对照组降低;血清白蛋白较病理对照组升高;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融合及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丢失均有明显的修复.结论:温阳活血方减轻肾病模型尿蛋白的作用可能与其修复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丢失有关.
作者:鲁艳芳;袁军;陈陶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中重用滋阴补肾类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RA遗传、免疫学因素及阴虚证候存在的事实,在传统复方中重用滋阴补肾类药物生地黄、女贞子、菟丝子等以提高免疫能力,治疗RA30例,并与用传统方药治疗35例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56.7%,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显效率23%,总有效率74%.关节疼痛总数和积分指数、关节肿胀数和积分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等观测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郭瑞林;赵宁侠;任秦有;史恒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PDR)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病程和视网膜缺血发展而出现的血管变化,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与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硬化致冠心病的机理是相同的,因而我们采用该方案治疗PDR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自1997年6月~2000年6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超英;陈朝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2003年4月10~30日,即在上级指示对本病定点治疗之前,我院隔离病区共收治本病4例,在常规应用西药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及激素治疗外,均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给予中药治疗.现将这4例SARS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苗青;张燕萍;冯德华;张文江;王书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们曾用自拟生脉稳压汤治疗Shy-Drager综合征(SDS)取得一定疗效.自1988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18例SDS患者,在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针灸疗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海虹;韩咏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慧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受体学说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为生命研究各学科所接受.尤其是10多年来,从受体水平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或以之阐明部分中医基础理论业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及其对相关受体的影响,亦散见于文献报道,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张建伟;隋广馨;连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法包括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内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Stenting)等,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治疗方法,但AMI后心室重构(VR)以及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后并发症如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无血液复流现象(No-reflow)、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等,仍是目前急性心肌梗塞防治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医学尚无真正令人满意的预防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对其发病机理和中医药可能干预的病理环节加以评述.认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结合中医药干预,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史大卓;徐丽林;徐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原广州市越秀区中医杂病医院黄振鸣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对治疗疑难杂病有独到的经验,而且擅长使用虫类药,现将其运用虫类药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徐永禄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者从事皮肤病的中医治疗多年,用防风冲服治疗白癜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冯云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4次血浆胃动素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且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各中医证型中痰热腑实,风痰瘀阻型和痰湿蒙神型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意义显著(P<0.01),随着病情好转胃动素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初步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的辨证分型,特别是痰热腑实等证型的确定及通腑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个客观指标,将充实和完善中风的辨治理论.
作者:刘泰;曾祥发;陆晖;吕晶;苏毅强;顾国龙;陈晓峰;张永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脾虚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中与HP感染及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菌株SS1灌喂利血平致脾虚沙土鼠,建立脾虚沙土鼠感染HP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HP定植量、炎症程度,并与脾虚沙土鼠组、感染HP沙土鼠组及正常沙土鼠组对照.结果:脾虚沙土鼠感染HP后胃粘膜NO含量(6.91±1.17μmol/g)和NOS活性(2.77±0.54U/mg)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胃粘膜HP的定植量也显著增加,炎症程度随之加重(P<0.01);脾虚沙土鼠胃粘膜NO含量(2.88±1.20μmol/g)和NOS活性(1.26±0.45U/mg)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炎症程度无显著加重.结论:利血平所致脾虚沙土鼠胃粘膜HP定植量及炎症程度均有显著增加,提示脾胃虚弱可能是HP感染的病理基础.
作者:杨俊;王亚东;何剑平;李俊;喻方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重用防风治疗耳鸣,系刘强副主任医师的经验.笔者随师应诊,每用多获佳效.
作者:魏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标与本是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或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矛盾或矛质次要方面的综合概括.明辨标本,对于确立治疗原则,指导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糖尿病是多因素导致多脏腑功能的损害,脏腑气血失调又可导致多种并发症,本标相传,病情复杂,变化多端,故须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并发症,辨明标本,按法治之.
作者:梁广和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