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广
笔者从事皮肤病的中医治疗多年,用防风冲服治疗白癜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冯云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病毒性肝炎181例的临床发病及病变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其中医痰瘀互结证与肝纤维化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病例进行证候分类,统计各证候出现的例数.同时运用放免法检测初诊患者肝纤维化的指标.结果:患者中涉及痰瘀互结证者64例,构成比占35.35%,其发生频数高为312次,说明痰瘀互结证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证候,并且痰瘀证积分与血清HA、LN、PCⅢ水平及甘油三酯(TG)水平呈正相关(r=0.85、0.78、0.82、0.64);TG与HA、LN、PCⅢ呈正相关(r=0.54、0.62、0.58).结论:提示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痰瘀互结证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为痰瘀互结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中医病理实质之说提供了临床及实验依据.
作者:陶翠玲;李延;赵艳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 治分三期,辨证选方郑绍周教授认为面神经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3期病因不同,病机有异,治疗亦应有所不同.
作者:金杰;陈海燕;赵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中重用滋阴补肾类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RA遗传、免疫学因素及阴虚证候存在的事实,在传统复方中重用滋阴补肾类药物生地黄、女贞子、菟丝子等以提高免疫能力,治疗RA30例,并与用传统方药治疗35例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56.7%,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显效率23%,总有效率74%.关节疼痛总数和积分指数、关节肿胀数和积分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等观测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郭瑞林;赵宁侠;任秦有;史恒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PDR)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病程和视网膜缺血发展而出现的血管变化,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与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硬化致冠心病的机理是相同的,因而我们采用该方案治疗PDR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自1997年6月~2000年6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超英;陈朝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1号口服液治疗口腔白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口腔白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1号口服液,对照组30例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 无1例治愈, 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常规治疗方法不能治愈口腔白斑, 中药1号口服液治疗口腔白斑疗效显著.
作者:朱群强;翦新春;凌天牖;肖坚;周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阿霉素(ADR)诱导一种类似人类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用温阳活血方(治疗组)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病理对照组(造模组),观测尿蛋白、血清蛋白、血脂水平及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变化.结果:温阳活血方组尿蛋白、血脂较病理对照组降低;血清白蛋白较病理对照组升高;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融合及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丢失均有明显的修复.结论:温阳活血方减轻肾病模型尿蛋白的作用可能与其修复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丢失有关.
作者:鲁艳芳;袁军;陈陶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结核病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对结核病监管力度的加强,结核病管治人数逐年增加.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抗结核药有一定耐药性,结核病伴发的咯血占结核病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我们针对结核病咯血,在常规使用抗结核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仙柏汤这一协定处方进行短期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克希;张建敏;曾进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王惟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中医辨证与血脂及微量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型及兼血瘀证和无血瘀证两组,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观察血脂4项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随着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及血瘀证的出现,尿UAER、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1).
作者:丰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其传染性强,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缺乏特效治疗.中医药的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开展势在必行,也是中医药学术与时俱进所必需.为使中医药辨证有据可依并总结其证型规律,我们摄取了30例SARS患者的舌象,结合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一定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融冰;刘军民;江宇泳;孙凤霞;池频频;王晓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收治的16例新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进行单纯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评价,探讨中医治疗的临床思路以及单纯中医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12个主要中医处方和相应静脉用中药对16例新发病的SARS患者进行治疗,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西医常规用药,在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前,不使用抗生素.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生化指标等,通过退热时间、影像学改变时间、病情转归等来评价疗效.结论:平均退热时间为4.44±1.46天,X线胸片显示肺部斑片状阴影平均吸收时间为10.87±2.92天,治疗期间,无一病例病情发生恶化.结论:以中医药为主导的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缓解症状,阻断病情恶化.
作者:仝小林;李爱国;张志远;段军;陈晓光;华传金;赵东;徐远;石效平;李平;田心;林凡;曹永彤;陆进;常明;王云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脾虚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中与HP感染及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菌株SS1灌喂利血平致脾虚沙土鼠,建立脾虚沙土鼠感染HP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HP定植量、炎症程度,并与脾虚沙土鼠组、感染HP沙土鼠组及正常沙土鼠组对照.结果:脾虚沙土鼠感染HP后胃粘膜NO含量(6.91±1.17μmol/g)和NOS活性(2.77±0.54U/mg)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胃粘膜HP的定植量也显著增加,炎症程度随之加重(P<0.01);脾虚沙土鼠胃粘膜NO含量(2.88±1.20μmol/g)和NOS活性(1.26±0.45U/mg)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炎症程度无显著加重.结论:利血平所致脾虚沙土鼠胃粘膜HP定植量及炎症程度均有显著增加,提示脾胃虚弱可能是HP感染的病理基础.
作者:杨俊;王亚东;何剑平;李俊;喻方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2003年4月10~30日,即在上级指示对本病定点治疗之前,我院隔离病区共收治本病4例,在常规应用西药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及激素治疗外,均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给予中药治疗.现将这4例SARS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苗青;张燕萍;冯德华;张文江;王书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慧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防风一药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我们以防风为主自拟防风蝉蜕汤内服及外洗治疗外阴瘙痒常获显效.现简介如下.
作者:兰友明;鲍雪娇;兰义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重用防风治疗耳鸣,系刘强副主任医师的经验.笔者随师应诊,每用多获佳效.
作者:魏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防风辛温发散,气味俱升,功善疗风.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自拟防风退热汤治疗高热惊搐28例.处方:防风9g,大黄6g,栀子9g,黄芩6g,连翘6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大便泄下停服.曾治28例,其中15例服1剂6小时内热退搐止,10例服1剂12小时内热退搐止,3例无效.
作者:董飞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