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赵俊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后, 精神障碍患者, 住院期间, 智力低下, 治疗报告, 精神残疾, 常见原因, 症状, 特点, 神志, 模糊, 昏迷, 本科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精神障碍时有发生,表现为当患者神志由昏迷转模糊、清醒时出现烦躁、易激惹、不安、伤人、智力低下等症状,是造成精神残疾的常见原因.作者收集本科自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患者28例,现就其住院期间的特点及治疗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足底部小型皮片打包移植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失

    手指损伤中,经常出现无法行离断部分再植或病人拒绝行断指再植的情况,此时可运用全厚皮片移植覆盖创面.

    作者:董建华;叶再元;谢庆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抑郁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而老年抑郁症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的常见老年精神障碍,有报道其发病率已超过10%[1],同时老年抑郁症面临诸多挑战;如老年人并发躯体疾病多,耐受性差,代谢功能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等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而艾司西酞普兰是一较新的抗抑郁药物,关于其治疗老年抑郁的研究相对较少.作者自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研究用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对照治疗老年抑郁症病人,观察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糜屈;沈仲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刀配合施沛特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炎症性骨质增生.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与老化、炎症及代谢有关.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加速,发病率亦随之增高,在中老年中现已达7.8%,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虽对OA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够理想,不能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针刀配合施沛特注射对OA的临床疗效,作者将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230例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辽宁省地区老干部群体血脂异常症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在我国城市地区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急剧增长,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35~59岁高胆固醇的患病率在1982至1984.年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7%及9%,1993至1994年分别为24%和27%,2002至2003年则分别为33%和32%,10余年时间升高>3倍,因此了解和研究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的分布现状,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辽宁省老干部血脂水平,对辽宁省近5000例老干部的血脂及与之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王昕;陈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先天性梅毒患儿52例诊治分析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育龄妇女梅毒发病率的增加,先天性梅毒发病率也明显上升.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52例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林应荣;江金彪;陈弘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笑气米索前列醇间苯三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为使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减轻痛苦,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笑气、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笑气、米索前列醇、间苯三酚联合应用实施人工流产术.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勤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冷冻单采血小板冷沉淀联合输注治疗产后大出血病人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产后2h内,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除尽快检查引起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输液、输血等一系列措施是抢救的重要手段.但短期内输入大量晶体盐、人造胶体及库存红细胞,会引起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而难于达到止血的目的 .作者自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采用冷冻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小红;周彩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护理分析

    持续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但引流时间越长,脑室内感染及颅内感染发生机会越高[1].作者将本科1998年8月至2008年2月,16例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防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何碧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门诊病人处方用药调查分析

    调查本院老年门诊病人处方用药情况,门诊处方共2358张(西药1930张、中成药428张).调杏发现本组老年门诊病人,使用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频率高,其次为抗生素与呼吸系统类约物,再次是消化系统类药物,联合用药十分普遍,多约并用.同时使用4种药物为18.52%、5种药物为4.44%、6种药物为1.59%、>6种药物为0.77%,多种用药可能引起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因此,主张老年人应尽量减少用药,一般合用药物以<3~4种为宜.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3/4.医生在用药问题中应以科学与伦理为基础,按优化原则慎重选择,用药既要看到近期效果,也要注意远期不良影响.

    作者:张向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中间综合征患者的观察

    中间综合征(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7%左右,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患者常出现呼吸肌麻痹,迅速发展至呼吸衰竭,如不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辅以机械通气,患者常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本院自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对收治的部分IMS患者实施气管切开,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和社会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志明;戴金权;钟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外剥内扎侧切术加消痔灵注射环状混合痔145例的临床报告

    作者自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外剥内扎皮桥切断吻合肛门、侧切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作者:林胜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复习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00例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资料,分析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手术印例,死亡10例,病死率16.7%,40例保守治疗,死亡4例,病死率10%.结论 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病情重,变化快,预后较差.对于血肿大、中线移位明显、昏迷和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颅内压过高或已有脑疝表现者应及时手术,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实施颅内压监测,动态CT检查,同时必须注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熊明;朱海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精神障碍时有发生,表现为当患者神志由昏迷转模糊、清醒时出现烦躁、易激惹、不安、伤人、智力低下等症状,是造成精神残疾的常见原因.作者收集本科自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患者28例,现就其住院期间的特点及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赵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伴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

    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伴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临床上较少见,本院曾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淳;倪海祥;朱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小肺癌的临床诊治.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手术治疗33例肺部小结节患者,术前患者均进行X线摄片、胸部增强CT、纤维支气管镜、腹腔B超及脑CT检查.25例患者行肺叶切除(其中22例肺癌患者均行隆突下和纵隔淋巴结清扫)、8例良性病变行肺局部切除.结果 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检查提示;22例肺癌和11例肺内良性病变.术后随访28例,随访6~40个月,平均26个月,无一例死亡.结论 小肺癌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预后.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柃测7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 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6%、10.00%,两者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甲状腺癌中骨桥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1%、58.8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为过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金冲;张启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作者自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对152例良恶性肿瘤的高频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传统的医学教学仍是先基础、后临床,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一味接受信息,自己独立思维的时间过少,因此医学生擅长理论考试,缺乏临床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不突出、缺乏独立思考、学习主动性差、参与程度低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受到严峻挑战.

    作者:范越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对剖宫产率影响分析

    为了解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3年余剖宫产率变化情况,作者对平湖市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剖宫产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从2004至2007年依次为;75.85%、63.9r7%、60.60%、51.01%.市级医院和乡镇医院的剖宫产率分别为70.11%、51.03%,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剖宫产率分别为74.46%、32.91%.故剖宫产问题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行政干预和社会支持,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途径.

    作者:金雅娟;黄正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临床分析

    面部皱纹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体衰老的外、在表现,面部皱纹出现的早晚和程度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面部老化的皮肤皱纹分为动力性、自然性、重力性及混合性皱纹等[1].A型肉毒素主要对动力性和混合性皱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其它类型的皱纹效果甚微.作者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A型肉毒素治疗动力性和混合性皮肤老化皱纹126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建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