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

李美娟

关键词:原发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 围手术期, 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激素, 内分泌疾病, 治疗措施,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就诊人数, 发病率, 总结, 肿瘤, 症状, 增生, 血钙, 体内, 筛查, 欧美
摘要:任何原因导致体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分泌过多,即可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因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和增生)引起者,称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PHPT是欧美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自采用血钙筛查以来,我国PHPT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为就诊人数的0.1%~0.25%[1],但目前报道的仍以症状型PHPT为主,外科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2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与护理痊愈出院.现总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抗凝溶栓和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 糖尿病足患者72例,一组40例予以介入治疗加对症治疗,另一组32例仅予以对症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踝肱指数、感觉改变、足的分级等.结果 介入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创伤性小,对糖尿病足治疗的有效性高,溃疡的愈合时间缩短,是微创治疗的新发展.

    作者:谢雪;黄斌;罗先策;任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损伤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 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LC术21640例中损伤十二指肠8例(0.037%)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损伤8例病例中,术中发现6例(中转开腹修补术3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术后发现2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引流营养支持保守治疗1例).除1例因十二指肠瘘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术后7d死亡外,其余7例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LC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胆囊周围炎性粘连、暴露不充分,以及分离过程中造成胃肠撕裂和灼伤穿孔.及时有效恰当的处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奎;保红平;高瑞刚;刘天锡;冯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是发生在肝炎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它与何种肝炎病毒相关,至今尚未明确.HAAA是一组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的疾病.本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例HAAA,并进行临床、实验室、疗效及预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晶;林圣云;胡致平;武利强;戴铁颖;周郁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立体像素成像(CTA)对血管病变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CTA检查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2~94岁,平均43.98岁.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ml)经肘静脉注射,注射速率3.0ml/s,总剂量按体重1.2ml/kg计算.扫描参数:220mA,120kV,层厚5mm,进床速度8.75mm/s.回顾性重建1.25mm.检查后经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再现法(VR)重建.结果 出现1例假阴性病例,无假阳性病例.结论 基层医院DSA设备配置目前尚少,而CT机器已较普遍,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立体像素成像对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有其实用价值.

    作者:孙和峰;王洪生;李宗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试论在解剖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突出重点而又形象生动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其特点是内容繁杂、枯燥乏味、名词多、记忆难.作为解剖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记忆力,保证教学质量?作者认为,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而又形象生动十分重要.

    作者:蔡奇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DMA浓度外周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外周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停止服用降压药至少2周以上并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例,对照组25例为健康体检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血浆ADMA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循环EPCs.结果 EH组血浆ADMA浓度[(0.363±0.029)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0.319±0.022)μg/ml](P<0.01).EH组外周循环EPCs数量[(0.368±0.121)%]显著低于对照组[(0.588±0.139)%](P<0.01).血浆ADMA浓度与外周循环EPCs数量呈负相关关系(r=-0.706,P<0.01).结论 EH患者血浆ADMA浓度升高,外周循环EPCs数量减少,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EH患者循环EPCs数量下降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血浆ADMA水平升高所致.

    作者:伍新雷;张怀勤;苏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影响的近期临床观察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并有低免疫源性和免疫调理[1~3]的特点,其应用也避免了胚胎干细胞所带来的伦理问题[4],逐渐成为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的一种理想靶细胞,在生物学和组织工程中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

    作者:曹利红;朱剑平;史军;陶毅;马小秀;黄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口服Gd-DTPA在低场MRCP检查中的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为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在低场MRCP中胃肠道内的液体也可同时呈现高信号,从而对胰胆管的解剖形态和病变梗阻部位显示不佳,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作者应用口服3‰钆对比剂(Gd-DTPA),对低场MRCP图像质量有明显的改善.现作一报道.

    作者:王洪生;何佳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互动沟通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带教中的实践

    护理学是高度实践性的学科,临床实习带教对于培养合格的适应临床需要的护理工作者起关键作用.儿科门诊输液室与其它科室比较,专科性强,其护理工作具有特定的重点和难点.作者在实习护生的带教过程中,运用互动沟通模式,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舒复平;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

    任何原因导致体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分泌过多,即可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因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和增生)引起者,称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PHPT是欧美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自采用血钙筛查以来,我国PHPT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为就诊人数的0.1%~0.25%[1],但目前报道的仍以症状型PHPT为主,外科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2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与护理痊愈出院.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美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21例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临床分析

    作者对321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进行分析,探讨取器的时间、方法及器具等有关问题.对宫颈较紧,萎缩取环者术前2h血压正常可用米索前列醇600μg阴道后穹窿塞入;或术前1d口服米非司酮75mg,以软化宫颈;或术中于宫颈两侧注射2%利多可因5ml松弛子宫内口;或术前2h米索前列醇600μg阴道后穹窿塞入加术中宫颈两侧注射2%利多可因5ml松弛子宫内口;321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320例成功、1例失败.

    作者:何仙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3例诊治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腹部手术后一种特殊类型肠梗阻,多发生于腹腔污染重,创伤大的手术.多数学者认为它既有肠梗阻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以往对其认识不足,处理不当,易发生肠坏死、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后果.作者对本院2003年10至2008年9月诊治的1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强;陈侃松;陈伦宽;周福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SSD鼻骨重组图像在实践中的应用

    是否存在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临床治疗中较关键的问题,但是,经常遇到漏诊、误诊和过度诊断使急诊中肇事者和伤者不认可等问题.作者采用SSD(表面遮盖技术)鼻骨重组图像准确直观地显示鼻骨,使双方当事人均认可我们的诊断,较好地解决了实践中的诊断问题.

    作者:党栓涛;杜纯利;陈明华;敖其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西安地区110例自杀未遂者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自杀未遂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自杀行为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和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急诊科、病房新发生的110例的自杀未遂者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自杀未遂者中,居住在农村、年轻人、文化程度低、已婚、女性、内向性格所占比例较高;大多数采用农药方式自杀(70.9%);中、重度抑郁者所占比例41.8%.从自杀想法到自杀行为间隔时间<5min者占28.2%,<30min者占50.9%.结论 加强农药管理,改善周围不良环境条件,早期发现,对自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莹;师建国;陈元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皮素心钠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 比较糖尿病肾病(DN)患者阿伐他汀治疗前后心钠素(ANP)、内皮素(ET-1)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阿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抽血检测血浆ET-1和ANP浓度的变化.ET-1、ANP的检测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阿伐他汀治疗组血浆ET-1、A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且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伐他汀能够降低ET-1,ANP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赵秀芳;司一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复方石韦片联合治疗尿路感染分析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为DNA回旋酶的抑制剂,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与其他抗菌药联用未见交叉耐药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作用迅速等特点[1~3];复方石韦片为中成药制剂,有清热解毒利尿作用,即清热燥湿,又利尿[4~6].本文着重分析左氧氟沙星与复方石韦片联用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

    作者:李文红;于沛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宁海城关地区老年人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对于身体状况趋于衰弱,生理机能均在减退的老年人而言,良好的咀嚼能力将更好地保证其生活质量并促进其身体健康.当自然牙列有缺损时,应及时有效的义齿修复.作者自2007年6至12月对宁海城关地区200例老年人牙列、义齿修复情况,修复场所选择以及影响老年人义齿修复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当前老年人在义齿修复方面的现实状况以及他们的想法与期望,为临床实践中处理老年人义齿修复事宜提供参考与帮助.

    作者:诸有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必净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病理改变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血必净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肺病理学改变的作用,探讨血必净对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中毒组、血必净组、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及血必净组用百草枯120mg/kg灌胃,一次性染毒;血必净组从染毒后2小时开始,腹腔内注射血必净10ml/kg,每日一次,至处死前;中毒组及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每日一次,至处死前.分3个不同时间点(6、24、72小时)处死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8只)并取肺组织.制备标本后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中毒组大鼠肺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损伤,表现为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Ⅰ型和Ⅱ型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血必净组的病理学改变为局灶性肺泡隔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而Ⅰ型上皮细胞完整,Ⅱ型上皮细胞也无明显损伤,未见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从病理学角度观察,血必净对PQ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徐晓玲;陈安宝;胡强;王刚;赵群远;陈嘉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局部麻醉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日间腹股沟疝手术局部麻醉的方法 .方法 对2007年6至10月48例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日间疝修补术.结果 48例腹股沟疝患者局部麻醉下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对麻醉耐受性好,无不适感,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局部麻醉是成年人行可复性腹股沟疝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此方法 具有安全、简便、有效和经济的特点,且无麻醉后不良反应.

    作者:姜长滨;宋传健;李伟;侯延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并发颅内再出血的概率及预后.方法 对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静脉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对颅内局部止血和冲洗,个别再出血者,可行紧急开颅手术或再次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 治疗组再出血率为17.8%,基本接近对照组的15.4%(P>0.05);治疗组再出血病人的总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与内科保守方法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相比,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未明显增加颅内再出血率;相反,对并发颅内再出血病例的有效率有明显增加.

    作者:夏成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