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腔紧固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观察

汪东升

关键词:盆腔, 紧固, 术治疗, 完全性直肠脱垂, 乙状结肠, 便秘, 肠黏膜, 疾病, 肛门, 肛管
摘要:直肠脱垂是由于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所致的一种疾病,有研究表明:15%~65%的直肠脱垂会合并便秘,且脱垂治疗后便秘常无改善[1].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移位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不同移位下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差异.方法 将12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在移位0mm、4mm(低度移位组)、8mm、12mm(高度移位组)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压力下测量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垂直和水平移位.结果 在不同移位下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行前后环内固定,低度移位组骶髂关节垂直稳定性显著高于高度移位组.结论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尽量取得解剖复位固定,确保骶髂关节移位<4mm,以提高骨盆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利于功能康复.

    作者:金建华;郭晓山;万曲桥;王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好发于老年人,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较好,其中分隔型CSDH术后血肿复发率相对偏高.

    作者:罗立峰;董晓巧;俞文华;杜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博思清和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阿立哌唑是1988年开发的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2002年11月上市.阿立哌唑在国外临床应用较早且已有大量研究[1~3],但国产阿立哌唑(博思清)在国内使用时间不长,临床医生对该药的临床特点尚不熟悉.

    作者:周芬芳;朱长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

    目的 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51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人实施换瓣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34例,双瓣置换术17例;同时行左房折叠术12例,三尖瓣成形术17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8例(占15.7%),晚期死亡6例(占11.8%).影响瓣膜置换术早期疗效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舒张末直径(LVEDD)>8.5cm;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EF)<0.40;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低心排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室颤和术前严重室扩大伴收缩功能下降也是导致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心脏左室功能的正确评估、手术适应证和时机的选择、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治疗关键.

    作者:罗凡砚;蒋海河;林国强;雷凯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除了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外,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众多的口服降糖药物中,诺和龙(瑞格列奈)作为一种全新的餐时血糖调节剂,近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

    作者:施勇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双固定在浮肩损伤中的应用

    肩胛骨骨折比较少见,文献报告为0.2%~1%[1].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者被称为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iy,FSI),可导致肩关节功能紊乱[2].

    作者:高志朝;郑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UARE不同分为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N组,51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Mi组,25例),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Ma组,14例),并且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C组,30例),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HRV,检测其自主神经功能.结果 (1)糖尿病各组的全程内相邻正常窦性心率R-R问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内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sDAN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Mi组显著低于N组,Ma组明显低于Mi组(P<0.05).(2)N组和Mi组的全程内每5mi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但Ma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自主神经损害加重.

    作者:陈越;潘文志;钟一红;丁小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CT诊断

    作者对2004年10月至2007年7月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12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肿瘤良、恶性CT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报道如下.

    作者:单嫣娜;陈文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老年脑中风患者脑性盐耗综合征分析

    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为描述一组由颅内疾病引起的,以低钠血症、尿钠增高和低血容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作者:曹春宇;汤武亨;单友娟;金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儿童Marfan综合征双眼晶状体半脱位1例

    作者应用后房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儿童Marfan综合征双眼晶状体半脱位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14岁.在外院眼科被诊为双眼弱视,治疗1年无效于2005年1月24日就诊.

    作者:王育文;张大矛;金亚明;杨梁燕;王鹏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地西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器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多的一种安全、长效、便捷、可逆而经济的避孕工具,在我国推广使用已30余年,70~80年代选用的妇女,现均已步入绝经期,在取IUD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作者:杨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前,虽然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及广泛应用,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仍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其所致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日益增高.

    作者:蒋虹;童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比较

    本院自2000年3至7月将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孕产妇280例,年龄21~39岁;体重54~90k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40例,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体重等相关因素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戴罗勇;程爱花;张先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iNOS和HIF1α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 从酶蛋白水平研究骨肉瘤组织缺氧代谢过程中iNOS、HIF1α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筛选不含硬骨组织,未经脱钙处理的骨肉瘤标本59例,依据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组,并行术后随访.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NOS、HIF1α表达,应用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肉瘤中iN-OS、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4%、38.98%,对照组中分别为9.9%和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HIF1α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年龄有关(P<0.01),iNOS则无关(P>0.05).HIF1α和iNOS的表达均与骨肉瘤组织学类型有关,iNOS、HIF1α在髓内高分化型和骨旁型骨肉瘤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和0,分别低于其余各组总和阳性率91.30%和41.30%,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0.05).HIF1α与iNOS表达正相关,两者共阳率38.98%,共阴率13.56%.iNOS阳性与阴性组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10%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iNOS与HIF1α在骨肉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协同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作者:耿艳华;王昌兴;陈培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Ⅰ期吻合手术5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65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其中57例进行了选择性的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8例患者因一般情况不佳,行横结肠造瘘Ⅱ期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6%(14例),Ⅰ期吻合手术成功率89.5%(51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术中结肠减压灌洗、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手术处理方式.

    作者:洪远疆;王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

    本院引进高频电波刀(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治疗宫颈疾病已数年,疗效肯定.作者对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430例宫颈疾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闵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下颌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附6例报告)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而发生于下颌骨者较少见[1].作者收集1964至2007年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下颌骨巨细胞瘤6例,对其影像学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张伟强;李方利;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型中间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MS)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重型IMS常出现呼吸肌麻痹和/或上气道通气障碍,导致呼吸衰竭,若不及时处理,常成为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作者:毛敏杰;方堃;周爱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血清胃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23.0%[1],作者用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199(CA199)4项肿瘤标志物及组合分析,了解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毅;陈炼;曾彤琴;刘毅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外伤后易引起软组织缺损,骨骼、肌腱等深部组织外露,是基层医院骨科治疗较为棘手的问题.

    作者:杨华;朱跃明;沈伦强;姚志宏;王君;李青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